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现状和发展路径
2016-05-24董梅,冯岑
董 梅 ,冯 岑
(1.苏州太纺服饰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21 ; 2.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现状和发展路径
董梅1,冯岑2
(1.苏州太纺服饰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21 ; 2.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在对我国服装加工行业特征属性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服装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原材料、人工成本、企业管理水平和宏观外围因素等效应影响,以此提出作为中小服装加工企业在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谋求发展上的具体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服装中小企业;行业特性;内外因素现状;企业竞争力
中国的服装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44.6%,服装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中国服装行业在世界上鲜有知名品牌,自主品牌仅占10%。贴牌加工贸易(简称OEM)是大部分中小服装加工企业的主要业务,由于其依赖在OEM贸易形式上的纺织服装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纺织品采购价值链中,处于生产环节,只能拿到10%左右的利润,而90%的利润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环节,这些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型企业的限定标准为需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这样看来我国中小型服装企业占比超过整个行业99%。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服装加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尤其以代工为主要业务的中小型加工企业如何应对当前形势取得生存与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我国服装行业的特有属性
我国的服装行业的特有属性如图1所示。
(1)中小型企业多,竞争激烈: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目前登记在册的服装生产性企业数量15万家,且以每年5千家的速度递增;在这些企业中99%都属于中小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知名大企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势均力敌,行业竞争十分激烈。
(2)产品品种多,更新快:由于服装的基本形态、品种、用途、制作方法、以及原材料等的不同,服装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与特色。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加速,服装潮流更迭加速,致使服装种类变化万千,无以计数。
(3)附加值高低不一:现在社会服装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御寒护身的工具,更多时候是一个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展示个人魅力的一种表现。不同地位不同场合的人对服装的要求不同,为了达到不同消费者的要求,服装生产者会针对不同的要求生产与之相对应的服装,由此产生不同档次的服装,各个服装所体现的品牌附加值也千差万别。
(4)信息化程度低:在信息化高度普及的当今社会,我国的服装行业作为一个大众产业其信息技术普及程度却远远落后于国际发展平均水平;虽然服装业近几年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服装CAD、CAM应用普及率已达到10%,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普及率也已达到2%;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这些比例很小。
图1 我国服装行业的特征属性
(5)对外依存度高:虽然近几年人民币升值,内销市场相较于出口比例有所增加,出口依存度有下降的趋势,但服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则依然高达70%以上[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一直以贴牌生产加工为主,处于服装产业链的低端,无论是在产品技术创新,还是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都处于被动的地位。技术核心,附加值高的环节都有品牌商和零售商把控,生产企业没有影响控制市场的主动权。
(6)低投资成本,短回报周期:如果单从加工角度看一个常规订单操作完成都在一个月之内,订单交货后通常3个月内可以结款,员工工资含在加工成本中。2条线的小型加工企业正常生产月营业额要达到15万以上,前期投资厂房设备服装加工行业20万左右,短期内即可回笼资金。
(7)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加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目前多数服装加工企业的产品产量一味依赖员工人数和加班时间长短;即使配备了现进的技术设备,也有可能因为员工的知识水平受限而无法操作。
(8)进入壁垒低:单纯依赖代工,面向国内市场的中低档服装加工企业由于不受国际技术标准和生态标准安全认证的制约,技术含量低,设备厂房投入少,行业门槛低[2]。
2服装行业发展面临的内外因素
(1)原料成本不断上涨:占据服装成本1/3的原材料由于全球资源环境约束导致刚性上涨,随着全球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追求自然,推崇天然环保材料;国内棉花政策近来有所改善,但国储棉的库存和质量问题仍十分突出,这导致主要的天然纺织原料棉麻丝毛原料价格逐年增高。而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很多中小印染厂整改倒闭,印染价格被垄断,印染成本的增加再一次提升了服装原料成本。
(2)人工成本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在整个服装加工过程中占据1/3以上的成本。我国服装加工行业目前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工人工资水平在逐年升高,加工成本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和社会就业选择的日渐多元化,从事服装一线加工的技术型工人数量日益缺乏,服装加工行业工人总量短缺,很多加工企业面临用工难,用工荒的困境,使部分有定单的工厂不能发挥出全部的产能。不少企业为追求低人工成本已经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地区。
(3)企业自身因素: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限制,无力购买进口设备;或即使引进高新设备由于操作人员水平不高无法应用花大代价购买来的设备。于此同时中小服装企业多数都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许多中小服装加工厂缺乏有经验的管理者,没有高效的管理系统。而服装生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管理技术,内容包括生产准备、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物料管理、产品制造和成本管理等,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中小型服装企业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走的长远。
(4) 宏观外围因素的影响:①目前世界名牌服装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技术合作、合资、独资以及进口产品等方式进行品牌延伸,扩展市场[3]。他们遍布全球的工厂和品牌效应冲击着中国的服装加工企业和国内自由品牌。②服装产业链设计范围广,从原材料处理、纺织品生产和成衣织造一直到营销和零售其他相关产业.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与其他行业相比,上下游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分工明确,专业并且细致[4]。 ③当今消费群体都是最具活力和新鲜感以及颇具消费能力的青年,快速的新款上市和超低的价格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快速、时尚、个性、低价是快时尚品牌的三大特征,这也是快时尚品牌能抓住消费者的主要原因之一[5]。 ④纺织服装产业产能转移的大方向是在追逐更低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从地域性上来看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向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之现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已达成基本协议,TPP协议生效后,越南的纺织品出口到美国和日本将可享有零关税,中国即将失去世界服装加工基地的部分优势。
3中小服装加工企业发展路径
在现阶段人工和原料成本增加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不利的情况下,中国服装加工行业中原先的低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 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要想找到生存发展之路,必须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具体可以归纳到以下几点。
(1)引进先进配套设备和专业人才:服装企业要想长足深远的发展,首先,必须提高产品精准度,缩短产品的上市周期,有效整合产业链中的面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设备制造、服装销售、研发服装产品与服装面料的开发技术;其次,在原有企业规模基础上加强硬件条件,引进新型设备和高新技术,淘汰低产能,高能耗的设备,培养专业人才。由于服装生产95%的工作量集中在缝制加工,要加强对加工生产缝制流水线的研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的要求,对服装生产流水线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生产流水线进行服装的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将智能设备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形成无障碍的智能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中小型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的任务,是把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管好、用好,力争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最小的生产支出获得最大的生产收入;实行科学管理建立适宜的服装生产指挥系统,保证生产数据完整、准确,完善制度。让市场信息在产业链内贯通与分享,通过信息分享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踩准市场节拍,避免产销脱节,使各个环节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3)加强物流管理,做好进度安排:协调好时间定量与进度安排,库存与进度安排,库存与生产能力的关系,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控制服装生产全过程的材料用量,针对不同材料特点,制定生产工艺参数,组织生产,提高服装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环节中人为造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一个有机的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4)稳定客户,开发新市场:客户稳定的意义勿需多言,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到,总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老客户流失,因此如何稳定留住老客户是维持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而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客户。产销一体化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发展的趋势,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并不适用。对于专做外贸出口的企业,在外贸疲软的情况下应该考虑一下内销市场。尽管国内市场竞争也很激烈,但随着国人消费能力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服装消费档次逐渐从传统的廉价低档向中高档发展,近年国内也涌现出一些不错的服装品牌,国内服装品牌也开始走专业、高端与国际化接轨的路线。
(5)改变思路,谋求新发展:加工企业所处的生产环节注定了其只能拿到服装产业链的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中小企业要想争得更多的利润,只能寻找渠道往开发或者零售环节发展,可以引进外资合作共同开发品牌;或者抓住当今O2O/B2C电商迅猛发展的机遇,开发自己的销售渠道。当然独立运作服装品牌虽然有着巨大的利益前景,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企业有能力进行操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的生产企业来操作。当下国内品牌琳琅满目,想要从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后盾和品牌建设团队,即使这一切都准备充足,等品牌打出知名度也要准备3~5年时间,这是一个持久战。
(6)抓住产业转移的趋势: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现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吸引着各种产业进入;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还可以获得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享受到许多当地的优惠政策。一些注重核心技术发展的企业要适时考虑“反方向”转移,所谓“反方向”转移,主要指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公司总部,从不发达地区向相对发达地区甚至是向发达国家转移,这种转移能够迅速为企业打出知名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4结语
由于国内服装原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再加上全球经济局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服装行业将会面临一场行业洗牌,这将是对中国服装行业整体产业链的一种考验。传统加工型订单将逐渐不再进入中国,原有的服装加工企业会消退到只剩30%。中国服装行业必须从位于“国际产业链最低端被动加工”的地位转变到“主动研发,市场营销,开发中国,走向世界,提升产业链”的地位。中小型服装生产企业要想继续生存并发展,必须调整现有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尤其是思维模式,跟上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因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的同时,尤其要寻找和发挥各个中小服装生产企业自身特有的竞争力,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双燕.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外贸依存度研究[J].商业时代, 2010(17):38-39.
[2]谢秋琪.纺织服装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及趋势展望[J].质量与标准化 2009(2):32-35.
[3]任莺.世界名牌服装的设计与策划[J].四川丝绸,2004(4):35-37.
[4]云爱英.服装产业链各模块的分工与合作效率最大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