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关于肌肉关节痛的认识初探
2016-05-24刘娇莹
刘娇莹
【摘要】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及从实地考察等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苗医中关于肌肉关节疼痛类疾病的发病原理、诊断及治疗原则。以期为今后苗医治疗肌肉关节类疼痛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苗医;肌肉关节痛;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01-01
Abstract:Western miao medicine about muscle joint pain with the national unique understanding.The author collect and analysis data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onographs, field trips.Analysised the emergence of medical diseases etio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s of the muscle and joint pain. Miao medicine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pain diseases to lay a theoretical basis.
Key words:Miao Medicine;Muscle Joint pain;Diagnosis;Treatment
近年来,苗医在治疗肌肉关节疼痛方面优势凸显,但其病名、发病机理,诊疗手段等还未被广大医者熟知,本文所述“肌肉关节痛”是指身体各部位的软组织及关节的骨性疼痛,不包括内科学所说的内脏性疼痛。现阐述如下。
1病名
肌肉关节痛的苗医病名主要根据疼痛的主要症状或伴随症状给肌肉关节痛类疾病命名是以疼痛性质、组织、症状、病因等加上“风”字的命名方式得来,在苗医里疼痛都归类为“风类疾病”,但“风类疾病”并不仅仅只包括疼痛为主的疾病。以下列出为收集到的关于疼痛症状为主的疾病[1-2]。骨痛症:指痛骨不痛皮,局部无肿块,皮肤有红色斑点,亦名“走瘤风症”;顺筋风:指主要症状为一条筋痛,自臀部延伸到脚下,活动受限(类似坐骨神经痛);冷骨风:指骨头、骨节冷痛,遇到寒冷更甚(类似中医痹症的寒痹);冷肉风:指局部肌肉疼痛发凉,遇到寒冷时更甚;湿热风:指手足心热,关节疼痛发热、红肿,不能盖被;眉毛风:指眉棱骨痛,午时痛盛,晴天痛盛,夜间或阴雨天减轻,可伴头昏头痛;海底风;指脚后跟部位硬痛,好像被石子梗伤或者脚心被火烧伤的感觉;蚂蚁风:指身刺痛如蚁行,经常发作,年久不愈;猫头风:指膝关节疼痛、肿胀,每因劳累或天气变化后而使症状复发或加重。又因膝关节红肿疼痛,膝部发亮如猫眼状,又名“猫头症”(鹤膝风);流动风:指为全身性游走性的疼痛;肩膀风:指肩部疼痛,手难以上抬平举,大部分见于中老年人;铁打风:指因受外伤而引起,日久不愈伤痛化风,蔓延至骨和六大关节。
综上,苗医所有关于肌肉关节疼痛的的病名除了“骨痛症”以外,都是以“风”字结尾,所以有关苗医治疗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般归属“风类疾病”。
2发病原理
2.1苗医认为[3],“毒为百病之源”,“毒”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但苗医中的“毒”,内容非常广泛,认为毒是多种多样的,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各种各样的“毒”侵入机体,阻滞筋脉,流注于各个关节,导致疼痛。
2.2“四大筋脉学说”[4]认为,筋与脉关系十分密切,筋以气推动、控制血脉在血管中的正常运行,而且补充体内各部位组织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污秽的毒物,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脉主要主行血,并且以其血液和精微物质濡养筋,使筋能够保持所需的基本物质并源源不断地输送人体惠气到达全身各处,不停的补充体内能量。筋脉的具有“以通为用,以畅为安,以塞为病,以绝而亡”的特点,外伤、内伤都会导致筋脉受损,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
3诊断
苗医肌肉关节痛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观疼痛为主诉,必要时结合望诊,摸诊进行诊断。
4治则及治法
苗医肌肉关节痛的治疗原则,一为祛毒,二为通气散血。治疗上分为“遇毒九法治”及“气要通,血要散”。
4.1遇毒九法治[2]“遇毒九法治”指的是表毒法、赶毒法、解毒法、清毒法、败毒法、攻毒法、克毒法、排毒法和拔毒法的九种方法。这些方法都为内治法,祛除“毒”,则病愈。苗医认为“百病都由毒生,毒为百病之源”,因而对毒的治疗是苗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应于不同性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毒邪,则采用不同的祛毒法。
4.2气要通、血要散[5]“气要通、血要散”,是指苗医在治疗疾病时通常以通散为主,注重通气法和散血法的联合使用,只要符合所谓的“壅塞为病,通达为康”的观念,都认为所有的肿胀、疼痛、包块均因为“壅塞不通”所导致。不同性质的壅塞是造成病痛的主要原因, 故苗医有“胃不通则积,肺不通则喘,肝不通则昏,脑不通则乱,肾不通则肿,心不通则憋,身不通则痛”的说法。通气法包括退气消肿法、通滞散结法和降气平逆法。散血法则包括了消肿散血法、通筋散血法和化滞散血法三种方法。由于“气受阻则胀,血受阻成瘀”和“瘀多因气塞而来”,气壅和血瘀往往相伴为病, 所以通气法和散血法也常联合应用,成为苗医治痛病的重要方法,合称为“通气散血法”。
4.3用药对于肌肉关节痛的治疗通常以内治法结合外治法为主,鉴于篇幅原因将不一一阐述,例如猫头风[2],主要的治疗方法为:①皂角5个煮透,加红糖一两共捣包外敷患处;②八角枫、松枝节、红牛膝、白牛膝各适量,切片于瓶中,以烧酒浸七日,每晚夜服,又用外擦局部,每日三次,以皮肤发红为度;③铺地龙(又名卤地菊)捣碎兑酒外敷,一日换一次药;④虎杖10g、野麻根15g、穿三甲6g、虎骨10g、麝香少许,雄黄、硫磺各适量。切片浸酒7天后服用,每日3次。
5小结
苗医对肌肉关节疼痛从病名、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都具有独特的认识。苗医认为肌肉关节痛归属于风类疾病,其病名多以“风”字结尾,其发病机理为“筋脉不通”,即外毒入侵、内伤等导致机体的筋脉壅塞不通,身不通则痛。诊断上,通常以患者主要症状结合望诊、摸诊来确诊。治疗上以祛毒、通气散血为原则,主张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方法。苗医对肌肉关节痛的发病机理与中医的理论“不通则痛”有很大相识之处,这可能与两者的文化背景、医学发展史、医学理论等有关。
参考文献
[1]杜江,赵能武,赵俊华.西部苗医对风湿类疾病的分类和诊疗方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6,06:3-4.
[2]杜江,张景梅.苗医基础[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234-243.
[3]符开春,何玉珍. 浅谈土家医、苗医之毒气说[A].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03:3.
[4]杜江.苗医“四大筋脉”学说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10:633-634.
[5]杜江.苗医治疗学的方法和特点[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07:483-485.
(收稿日期: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