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默,夯基础
2016-05-19徐雪梅黄凯
徐雪梅 黄凯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当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改革政治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而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教师认真讲、满堂灌,学生认真听、认真抄,师生缺乏互动,课堂缺乏实效。只有通过考试,才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这些不利的客观条件和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观意望,迫使政治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高中英语、语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每天或者每周都采用朗读、默写、听写的方式来巩固单词、诗句、课文,学生记得牢,课堂效果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摸索过程中,我感觉在政治课堂中引入课堂诵读、课前默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课堂诵读
课前朗读。上课铃一响政治课代表就提醒同学,拿出政治课本,翻到所学内容,大声朗读重要原理。形成习惯以后,只要是政治课,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在上课后马上开始读书,等老师进入教室后,他们已经为上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课堂默读。教师每讲到一个重点知识时,都要求学生集体回答、反复默念;每讲完一个系统的重要知识时,留出1分钟让学生当堂记忆;在课堂结束时,概括一框知识结构,再给出3—5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消化。如此不断提醒学生反复回答、默念、背诵课本原理,加强课堂短时记忆,能达到提升课堂效率、减轻课外负担的效果。
二、课前默写
1.要做好前期铺垫和宣传动员工作。
要向学生说明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夯实基础的重要性、课前默写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并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落实执行。
2.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要求。
(1)准备专门本子。
默写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专门的默写本子,只用于政治学科的默写而不作他用。每次默写时写上当天的日期,写完一本再用另一本,一直坚持,直到高考。
(2)快速默写。
可以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把规定的内容默写出来。有了任务的督促和时间的限制,学生会在课堂上和上课前抓紧时间背诵相关内容,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默写的过程也是紧张高效的。
(3)默写内容精略。
因为默写的时间所限,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个知识点和每句话都默写出来。教师讲课时应该提醒学生本课有哪些重点和难点,新授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把繁杂的内容进行精简和概括,临近下课再进行课堂小结,顺带布置下节课学生要默写的重点内容。
(4)同桌批改修订。
默写完后,同桌之间交换批改,打出分数,签上名字和时间。这样做既可以帮助被批者更好地发现问题,也能使批改者得到借鉴和启示。
(5)分层、分类达标。
通过课堂和课前的认真准备和相互批改,大部分学生都能得80—100分。根据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层次,各班限定一个最低标准,一般来说,拔尖班应达到90分,普通班要达到80分,以达到分层教学、各有提升。
3.要恰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比一比谁默写得又好又快,同时,每个组全体同学也进行默写竞赛。这种默写竞争机制,奖罚分明,公平高效。
4.要分年级、分类别默写。
高一年级没分科之前,政治学科每周只有2节课,课时少,内容多,可以适当利用早读、晚读时间默写;高二分科后,课时量增加,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默写;高三进入一轮复习时,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和高二一样默写;二轮复习开始后,时间比较紧张,可以要求学生只默写主干知识,简洁明了;三轮复习时,因为学生经过三年的反复诵读和默写,对知识已经非常熟悉,可以要求学生默写框架和知识体系,以及考点、难点、易错易混点和经济生活的计算公式。
总之,课堂诵读和短短的5分钟课前默写既检测和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当然,再好的做法都贵在坚持,日久才能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