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初探
2016-05-19周慧婷
周慧婷
【摘 要】从本质上看校园文化主要是指校园里或校园周边师生员工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教化”是指心灵品质的转化,更侧重于涵养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优于传统的侧重传输外在知识的灌输教学法。文化具有“人文教化”之义,所以校园文化应该具有专门的教化功能,其过程包括“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并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发挥好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将对素质教育环境下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 教化 灌输 功能
虽然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各种定义非常多,具有一定影响的就达到300种以上。但从本质上看,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活动相区别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与此相对应,校园文化就是指校园里或校园周边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内容包括学校历史、校园风气、办学方向、道德风尚等。校园文化的形成,源于师生的校园生活实践,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够反过来推动校园生活的有序进行,能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进步,但是落后的校园文化却会误导或阻碍师生的校园活动。
在当前高考改革与中学素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个大舞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开展一系列的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塑造学生的情操,教化学生的德行,培养出自由、和谐、幸福、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人来,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品质教化与知识传输的对比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指学生或下级完全效仿老师或上级的一举一动。“化”字的甲骨文是一正一反两个正倒相对的人,这告诉我们:“化”即指“转化,变化”。“教化”是教育哲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哲学术语,其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灌输”教学法大不相同。
“灌输”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和记诵,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传授活动,认为知识来自老师,是老师把知识交给学生的,这与西方传统教育理念不同,古希腊经典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老师只是助产婆的角色,知识是由学生自己生成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由此可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单从这一点来看,很快就可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存在着一种本质上的弱点,那就是受众不一定能真正从内心信服、接受、内化老师所传输过来的知识。可能迫于老师的威严,受众能将各种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受众并不一定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如一个能将伦理道德知识倒背如流的人,其思想道德修养并不一定就高。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不高,标准不在于看他记住了多少道德知识,因为知识只是外在的规范,并不等同于人的内心情感。人内在的稳定的精神品质的优劣才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对此,金生鈜教授反对“灌输知识”的育人方法:“现代性教育试图用规训的技术、规训的道德、规训的知识为人们装备上最具有生产力的功能,教给我们获取各种利益的手段,但这些手段是无法燃起生命和精神之火的,只能像石头一样,砌成身体之间的墙,这墙无法为生命和精神展开一条可能性的路,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
而“教化”恰恰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一缺点。教化是指心灵品质的转化,更侧重于关注、涵养、夯实人的精神世界,如一个存在心理缺陷的人往往容易走向极端,从而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损害他人的行为来,但通过教化往往能弥补其心灵缺陷,促使其心灵得到完满,恢复良知与善的本性。在教化的过程中,双方往往是平等的,因而受众无须畏惧老师,反而可以与其进行心灵的交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受众从内心情感上积极主动地纳进知识,消化补充进自己的精神空间,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正如詹世友教授所言:“‘教化也指个人的心灵情感受到了某些有伦理关切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的引导和塑造,渐滋浸渍,潜移默化,性与习成,即获得了教化。”
在教育哲学看来,知识传输教学法属于规范论,是以外在知识规范作为追求的最高目的。而教化论主张以转化人的精神品质作为目的,记诵知识规范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路径,而且并非是唯一的路径,文盲也可能成为社会楷模,专家中也有锒铛入狱的例子。学习知识是人们进步的重要路径,但知识不等同于能力,不等同于智慧,不等同于人的内心世界。总之,以教化品质为目的的教化论,优于以传输知识为目的的规范论。
二、文化与教化之关系
《说文》把“文”解释为事物错综复杂的纹理、图案、形象。《易传》中言“黄裳元吉,文在中也”告诉我们,“文”从表面上看是指外在的服饰图案,其实反映的恰恰是人的内在精神,所以才称得上吉祥。《易传·彖传·贲卦》有言:“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指:“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季节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以教化天下。”这里点出了“文化”与“教化”之内在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指以人的精神、价值来对受众进行塑造、转化,因此“文化”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人文教化”。
“人文教化”现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产生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如人们在看完一场抗战电影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萌发出爱国主义情怀,在听完一场励志演讲后就会浑身充满斗志,在读过一本好书后就会情不自禁地与作者产生各种情感上的共鸣……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文化的教化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可以通过各种物质载体如各种雕塑、图画、音乐等使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反应,从而对受众的内心世界进行影响。人们如果积极主动地接受各种优秀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教化作用。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受众的情操,提高受众的各种修养,还能促使受众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从而抵达更高的境界,促进全面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
通过百度搜索发现,目前公认的校园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引导、启迪、陶冶、塑造、激励、凝聚、规范、管理等。由于文化具有“人文教化”之义,所以应提炼出单独的教化功能来,即校园文化应该具有专门的教化功能,对师生员工的精神品质有着陶冶情操、涵养精神、砥砺品质、转化德行的作用。
校园文化发挥教化功能的过程,包括“人化”和“化人”两个统一的方面,就是以“文”来“化”校园和人自身。一方面,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在各种校园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并不断发展的,如通过课间跑操活动慢慢形成了独特的跑操文化,通过一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形成了独具青春气息的体育精神,坚持开展学生道德讲堂活动则使得学校形成良好校风和浓厚的道德氛围。
另一方面,通过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涵养,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师生的精神力量,教化师生的情操,培育师生的优秀品质,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如学校的文化艺术节、走廊宣传图画、名人雕塑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都能为师生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都会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产生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化人”的过程,就是涵厚、融通、夯实、丰富、扩展、提升师生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过程,就是促使师生化成优秀品质的过程,并具体表现和外化为影响着师生的各种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师生的各种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指导师生将各种陋习、错误观念渐渐改正过来,形成良知良习。
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员工在各种校园生活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并不断地予以发展创新。校园文化不但有着丰富的内容,还有各种表现形式,如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师生的教学科研成果和科技文艺成果等。校园文化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教化的过程也就是内容和形式共同作用的过程。
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及其成果,属于学校的精神内涵,必须附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必须通过相应的物质活动和物质成果来承载、表达、传播和传承。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主要是指校园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物质环境,例如学校的土地建筑、校舍面积、实验设施、图书仪器、生态环境、规章制度和各种校园实践活动。先进的教学条件、丰富的校园活动有助于生成和沉淀出良好的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教化功能的发挥,既离不开物质载体的接触,更离不开内在精神的熏陶感染。
随着新一轮全国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校园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质量,发展自己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教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项特有功能,对身处校园内的师生员工具有重要功效。认识、掌握、发挥好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对于素质教育环境下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81.
[2]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64.
[3]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