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破冷漠文化的包围在点滴中感受关爱

2016-05-19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关爱

文 王 莉



冲破冷漠文化的包围在点滴中感受关爱

文王莉

摘 要: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教育是幼儿品德教育的切入点。本文从争当小“孔融”、 玩具大家玩、培养同理心这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爱家人、学会分享爱、学会爱他人。

关键词:关爱 品德教育 爱家人 分享爱 爱他人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关爱也如此。“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为幼儿创设表达情感、与人交往、关爱他人的机会,使幼儿在点点滴滴的感受中学会关爱。

一、争当小“孔融”,学会爱家人

巴金说:“爱本身是分层次的,它像一根链条,而链条最初的环节则是爱妈妈,然后才能环环相扣,把爱的情感逐步扩展升华开去。”

孔融让梨传为美谈,让梨的孔融一直是家长要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教孩子们学习关爱家人,我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并发给每人两个香梨,启发他们自己吃一个,另一个送给来接自己的家长。孩子们非常高兴,有的一个都不吃,留着等家长来再吃;有的吃一个,留一个,嘴里不停地说:这一个是留给妈妈的。

家长终于来了,孩子们兴奋地扑到家长怀里,把香梨往家长嘴里塞。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没有欣然接受孩子的这份礼物,而是笑着说:“真乖,妈妈不吃,你吃吧。”只有豆豆的母亲很高兴地咬了一大口,大声说:“真好吃,真甜!”母子俩脸上笑成了花。我赶紧表扬:“豆豆今天当小孔融了!真乖!”良良的爷爷受宠若惊地接过梨吃了一口,良良却“哇”的一声哭了。为什么这样?其实,良良送梨给爷爷只是想得到夸奖,内心里则有强烈的“独占欲”。

独占的反面是付出,是给予。应该让幼儿体验到付出和给予的乐趣。当孩子为关怀别人做出努力时,应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不要让孩子只在接受中感到快乐,要让他懂得付出也能带来快乐。关爱就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滋生养成的。

二、玩具大家玩,学会分享爱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幼儿的本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占欲是由他们的年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一个什么都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如果不进行有目的、有意识地教育,将会影响以后的发展,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

众所周知,迷宫游戏是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的,严棋译也不例外。在别人玩的时候,趴上去就抢,用胖胖的小身体去推、去挤。为此,我急中生智,精心组织了一堂课。课的名字就叫“迷宫该谁走”。我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有礼貌地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贯穿始终的“礼貌版”走迷宫游戏场景,和类似于严棋译情况的场景。其他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唯独他自己,显得闷闷不乐。课后,我找到他,我们盘腿坐在草丛上,问他“宝贝,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开心吗?”我们就在那里谈着游戏过程中其他小朋友的表现,突然,他大声地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去和小朋友们争抢。”当时的我,看到他那双清澈的眼睛,心中一份自豪感洋溢在心间,那种如春风沐浴的感觉,在我的心头荡漾。

当孩子把东西分给别人时,我会在全班面前予以表扬,或私下里肯定他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孩子正确的行为。除了表扬外,还要创设一些环境,让孩子明白,独占是不好的。后来,我一般不再表扬,这时孩子和我一样都很平静,他们在彼此的“给我玩一下,行吗?”“好的。”“谢谢!”“不用谢。”等交流中已经达成了共识。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孩子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 ,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三、培养同理心,学会爱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孩子出生以来受到亲人的抚育照料,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孩子才能学会爱家人、爱同伴。

孩子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一对一的亲子关系转变为作为集体的一员与成人建立关系,情绪上往往会出现“失落感”,这是正常的。胡芮涵是个内向的小女孩,长久不适应,她不哭闹,只是不说话,不参与活动,每次到户外老师总要拉着她的手。一次户外活动时,彤彤主动把胡芮涵带出去,为了让这关爱之花开得更加持久,我抱起彤彤,亲吻她的脸颊说:“彤彤真棒,知道关心别人。”并在彤彤的胸前贴了一朵小红花。又一次魏涵宇和胡芮涵同时在盥洗室,魏涵宇问她:”今天是婆婆来接你还是奶奶来接你?”并安慰她说:“不要急,睡觉起来就会来接你的。”我赞赏地给了魏涵宇一个肯定的微笑,同理心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萌发,关爱之花必将绽放生命的绚丽。

经常还可以看到:户外活动时有孩子帮同伴拿玩具;桌面游戏时见到同伴的玩具掉地上会帮忙捡起来;看到玩具打翻在地上有的孩子会主动拾起来;集体收拾玩具时更是七手八脚大家动手等等。每当这时,我都会给孩子们一个赞赏的目光和肯定的微笑,希望他们在我的赞许中得到良好行为及情感的培养。对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能主动地做这些小事就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开端,在学会关心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引导孩子体验父母、祖辈为自己做了什么,在幼儿园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为自己做了什么,激发孩子对关心帮助自己的人们产生感激之情,使幼儿有机会去理解体验不同的心理状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境中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慢慢由自爱扩展到爱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而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因此,从身边小事、生活细节入手,对孩子进行关爱教育,就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江苏省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关爱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微博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途径探索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