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儿童的力量
——以主题餐厅游戏《 老货行》创设为例

2016-05-19陆丽丽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游戏

文 陆丽丽



发现儿童的力量
——以主题餐厅游戏《 老货行》创设为例

文陆丽丽

摘 要:主题餐厅游戏是教师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让孩子自主游戏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活动。教师观察孩子的游戏兴趣与学习需要,发现孩子的力量,相应地丰富游戏材料,不断地调整游戏内容,从而推进游戏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 需要 学习 游戏

游戏一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而区角游戏活动近年来成为了许多幼儿园的特色活动。然而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教学化轻游戏化。我们提倡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究竟怎样的游戏才是孩子真正的游戏?刘焱老师在其著作《儿童游戏通论》中指出,幼儿园能够使幼儿产生游戏性体验的情境具有以下特征: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幼儿自行决定;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对照刘焱老师所阐述的“真游戏”的这些特征,教师如何既让幼儿真正地游戏,又能推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那就需要老师用发现的眼光去发现儿童的力量,挖掘儿童的能力。

主题餐厅游戏就是创设自由自主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并大胆自主地进行创作活动,从而体验游戏中的愉悦。而老货行就是打破教室中原有的区域活动,创设一个能让孩子们快乐游戏的乐园。

一、“老货行”的主题诞生,发现儿童的兴趣

主题餐厅游戏里需要一种主体材料,那么选择什么材料呢?平时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对旧钟表一直充满着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工具满足他们的需求。正是这个小插曲,让我萌发了主题餐厅游戏的主题——家用电器。家用电器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圈,是孩子们生活中所接触过的、熟悉的材料,孩子们对于这些神奇的电器肯定也充满着探索的欲望。如果能够让幼儿直接感知并能实际操作,肯定能有助于幼儿积累有益的知识经验。并且家用电器的探索能涵盖五大领域,满足不同幼儿不同时期的需求,“老货行”就这么诞生了。

二、“老货行”的材料提供,看到儿童的需要

主题确定了,那么选择什么材料才是幼儿喜欢的、有兴趣探索的呢?必须让材料从儿童中走来。于是教师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如图):

调查表的内容基本如下:第一部分:你想探索以下的哪种材料?第二部分: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索?第三部分:你家中能收集到哪种家用电器?调查表向家长征询家中有哪些废弃或者多余的旧家电、旧玩具可以提供给孩子拆装。通过调查、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幼儿对家中的各种旧家电都充满了探索与研究的欲望,男孩子喜欢拆装组装游戏,女孩子们更偏向于装饰活动。通过统计,发现主题餐厅游戏的材料都能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其实让幼儿一起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有的爸爸拿来了自己儿童时的玩具;个别家长还奉献出自己收藏已久的小人书。让主题餐厅游戏的材料从儿童中走来,让孩子一起收集自己需要的游戏材料。

三、“老货行”的游戏推进,支持儿童的学习

主题餐厅游戏赋予了儿童极大的自由度,儿童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为儿童自主习得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主题餐厅游戏中,儿童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均由儿童自己做主。老师作为观察者在旁默默观察,观察儿童是怎样游戏、学习的?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成长需要是什么? 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儿童的学习与需要,进一步丰富游戏材料或调整游戏内容,从而不断支持儿童的学习。

(一)追随儿童的学习脚步,不断丰富游戏材料

十八世纪,卢梭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归于自然”,即以自然的教育为基准,才是良好有效的教育。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教师只须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而主题餐厅游戏正是给儿童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学习氛围,让儿童自主游戏、学习。教师所做的就是追随他们的脚步,丰富主题餐厅游戏材料。

孩子们对于拆装区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满足孩子们,需要更新拆装的游戏材料。增添哪些材料呢?首先在拆装区域投放部分安全的家用电器,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拆装探索。

孩子们拧下所有螺丝,发现暖风机总共只有8颗螺丝,一下子就失去了游戏的兴趣。孩子们又寻找下一个探索目标:电风扇,电风扇有很多螺丝,一下子吸引了拆装区所有的孩子,他们相互合作,一起探索,开心地说着自己的发现。一个电风扇不仅吸引了孩子们游戏的兴趣,还隐性地引导孩子进行合作游戏。当孩子们充满浓厚兴趣的时候,同种材料尽可能提供多一些,满足孩子的需要。

生成哪些主题餐厅游戏材料来满足儿童在游戏中的需求,这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而预设的,而是要走近儿童,听他们的心声,看他们的需要,追随儿童的学习脚步,然后增添、丰富游戏材料。

(二)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不断调整游戏内容

成长中的儿童有多方面的需要,正如马斯洛提出人的七种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只有深刻认识儿童需要才能读懂儿童,只有正确地认识儿童,才能给与儿童施以恰当的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在主题餐厅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分析,调整主题餐厅游戏内容,尽可能地满足儿童成长中的需要。

几个有主见的孩子走进拆装区,小紫拿着板凳和螺丝刀,说:“今天,我要把板凳上的螺丝全部拆下并组装好。”听了小紫的话,其他孩子纷纷表述着自己的游戏任务。大班孩子对于任务的意识较强,如果学会坚持完成任务,就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要让孩子任务完成得好,首先要让任务显性化,让孩子看得见任务。于是,教师挑选一些螺丝较少的材料进行拍照。并将材料上有多少螺丝进行了准确统计,将这些内容放在同一个表格中,制作成游戏任务卡。

游戏任务卡的出现让孩子们能具体知道哪个玩具上有几颗螺丝钉,知道组装时将所有螺丝拧好才是完成组装。教师在孩子整个游戏过程中没有干预或语言指导,让孩子在快乐游戏的同时满足其成长需要。

主题餐厅游戏就是通过实际的观察、记录,深入切实地发现儿童生命自然的需要,并且不断地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支持儿童的学习。发现儿童的力量,顺应儿童的成长需求,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自由地成长。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