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问题设计

2016-05-19罗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线曼德拉评析

罗丹��

[摘要]结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分析当前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阅读教学中要以文本解读为前提,问题设计要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凸显文本的核心主线,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等原则,从而提高阅读课堂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38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众所周知,阅读课中教师通常要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理解,对文本语言进行感知和运用,并对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和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因此,提问会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那么,如何在读前、读中、读后科学有效地设计问题,清楚梳理文本信息?笔者观察到,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问题的设计杂乱无章,问题间毫无联系,有些问题甚至脱离文本。②问题往往涉及文本表层信息,学生在文本中就可轻而易举地找到,不需要太多理解与分析,有些甚至根本不需要阅读文本,由于缺乏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不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③有深层次的问题,但是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联系,没有为深层次的问题做好铺垫,使得问题的提出非常突兀,超出学生的回答能力。

二、阅读问题设计原则

1.设问要围绕文本的主体信息

文本承载着语言知识,同时还兼有思想传递、情感表达、文化蕴含等功能。教师在解读文本和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本,要客观理解作者本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凭自己的思想主观臆断、曲解作者的本意,或者把未提及的内容强加上去,始终树立忠实于文本的意识。

2.设问要凸显文本的核心主线

任何语篇都是一个整体,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设计问题梳理文本时要从宏观上把握文本脉络,以一条贯穿始终的明晰的线索来串联文本信息,建立彼此的联系,避免出现毫无联系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体裁,从时间顺序、地点流程、情节发展、内容结构等角度进行设问,引导学生对文本主线进行提炼,有效梳理文本内容。

3.设问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与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导向,读前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思维活动的开始,教师重在设计问题来启动学生的先行认知,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的文本阅读做好语言、内容或结构认知上的准备;在读中环节,教师重在设计问题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在读后环节,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拓展、提升和评价,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以下是笔者根据上述提问原则设计的一堂公开课的教学案例:

三、以文本解读为前提的教学设计案例

1.教材解读

本节课为人教版《英语》必修1 Unit 5的reading部分Elias Story。课文以Elias自述的形式,讲述了他和前南非总统曼德拉的故事。课文主线是一位穷苦黑人Elias的经历,实际上折射的是曼德拉的高贵品质。文章有多处体现曼德拉优秀品质的内容,因此需要深度理解。以下是本人的教学设计过程,在本文解读的基础上,课堂上通过问题设计,理清文章主线,深挖隐含意思,欣赏文中的词句,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目的同时也得到了思维上的发展。

2.教学过程

Step 1:Prereading

Q1: How many character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o are they?

Q2: How did they meet each other? When and where?

【设计意图和评析】

Elias Story是一篇记叙文,围绕记叙文六要素设计问题,会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语篇体裁的知识,启动原有的记叙文题材的知识,有助于降低接下来的阅读难度。

Step2:Whilereading

(1)找出文本中的主线脉络

Q1: How difficult was that period of Elias life? And how did he feel?

Q2: What was Elias problem? Was his problem solved? How was it solved?

Q3: How did Elias feel after he knew he could stay in Johannesburg?

Q4: What did Elias think of Mandela?

【设计意图和评析】

本文的主线是Elias的经历,以上问题设计是围绕文本主线设置的细节归纳题,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认识曼德拉之前,Elias面临失业,悲观焦急,在认识曼德拉之后,Elias保住了工作,对生活充满希望。其中前三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第四个问题—分析曼德拉的人物性格提供事实依据,也为读后归纳文本主旨、分析Elias转变的原因做铺垫。

(2)发掘文本中的词语内涵

Q1: What did Elias do then?

Q2: Why did Elias join the ANC Youth League as soon as he could?

【设计意图和评析】

问题1继续围绕文本主线按照故事的进展设问,并自然引出深层问题2,发掘出as soon as的内涵,引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结合前面的提问,学生可以推断出是出于对曼德拉的感激和信任,才毫不犹豫地加入非国大。

(3)欣赏文本中的引用修辞

Q1: What was black people problem?

Q2: How did they solve the problem?

Q3: From Mandelas words, we can learn that he was.

【设计意图和评析】

设问继续围绕文本主线—Elias的经历展开。Elias加入非国大后,有更多机会聆听曼德拉的教诲,该环节的两个问题是针对曼德拉的两段直接引语。作者采用直接引语的写作手法是为了让读者感同身受,更加深信曼德拉等人是被逼无奈才最后采取暴力手段。问题1通过归纳细节将文本中多个种族歧视的事实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种族歧视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有整体的认识。通过此问题让学生了解曼德拉等人反抗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民族平等权利,这是一场正义之战。问题1是问题2的前提,同时也为下文评价炸政府大楼的行为做好铺垫。问题2是针对曼德拉的第二段引言,通过first...only then...的解读,特别是倒装结构的运用,体会英语中修辞的功能,意识到曼德拉等人采取暴力手段的无奈。同时曼德拉不屈服、不妥协,为争取民族平等权利而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跃然纸上。问题1是问题2的前提,同时问题1和2都是问题3的阶梯。

(4)评价文本中的人物事件

Q1: What did Elias do at that time?

Q2: Do you think it right for them to blow up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And why?

【设计意图和评析】

问题1是围绕文本主线设问,并自然引出深层问题2。问题2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文本信息的能力,由于前文的铺垫,学生能说出曼德拉等人最后采取暴力回击暴力的理由。此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独立看法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Step2:Postreading

Q1: Summarize Elias changes after he met Mandela.

Q2: Why did the writer describe Mandelas story through Elias?

Q3: Why did the writer choose Elias Story as the title? Do you think it is good or not? And why?

【设计意图和评析】

Q1的设计是对文本内容的总结和提炼,再一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主线,同时为Q2和Q3做好铺垫。Q2的问题设是针对作者的写作手段,作者没有正面介绍曼德拉,而是通过Elias自身境遇和观念的改变来体现曼德拉对黑人的影响,从侧面烘托出曼德拉的伟大人格。此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分析欣赏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同时为Q3提供内容上的铺垫。Q3的设计回归到标题的解读,设计比较开放,旨在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3.课后反思

由此我们发现在本堂课的设计中读前、读中、读后都有不同深度的问题设计,所有问题都围绕文章主线即Elias的经历展开。每一部分中的问题设计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前面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出后面的问题或是为后面的问题做好内容和语言上的铺垫。所有问题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布鲁姆所提出的认知规律,整堂课下来,学生被老师引领着阅读,不光了解表层的事件,而且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挖掘了字里行间的意思,并且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的探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本语言的魅力所在。

四、结束语

提问设计,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聚焦点,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只要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仔细研读文本,对阅读文本做深入解读,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把握住不同文本的体裁特点,设计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并且适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指导,必定能加强学生在阅读中对于不同文本的驾驭能力,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最终达到阅读能力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梁美珍,黄海丽,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林丹红.基于文本深层解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J].英语教师,2015(4).

(责任编辑李璐)

猜你喜欢

主线曼德拉评析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百年曼德拉(大家拍世界)
数字主线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