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策略
2016-05-19陈哨震�オ�
陈哨震�オ�
[摘要]《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文字相对浅显的一篇古文,但是作者作为明朝遗老,写《湖心亭看雪》时清朝的文字狱已鸣锣开场,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文本的情感表达深沉、朦胧,给学生的情感解读带来很大障碍。另外,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擅长“细琐处见真情”,这同样造成情感解读的障碍。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解读《湖心亭看雪》的情感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情感解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20
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层含义,窥探《湖心亭看雪》蕴含的情感世界,这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课程标准引领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的标准解读,也不再单向还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在大力拓展学生解读空间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实现对文本内涵的重新建构。
当然,情感解读不是任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必然要立足于教学目标、时代背景,对《湖心亭看雪》的情感解读目标进行预设。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基础,教师可以把情感解读目标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本表层展现的“赏雪的痴迷”,二是文本深处流淌的“亡国遗民的苦楚”。
值得注意的是,《湖心亭看雪》粗看起来语言表述上有不少自相矛盾、不合常理之处,细读起来,会发现文本展现的不合理之处,恰恰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情感解读指南。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扒开文字间的缝隙,窥探文字背后流淌不息的真挚情感。
一、“赏雪的痴迷”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反常的赏雪时间”
“反常”指《湖心亭看雪》的文本表述与学生日常经验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反常”设计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下,借助教学片断进行具体论述。
师:船夫认为张岱“痴迷雪景”,你认同船夫的观点吗?
生:我认同船夫的观点。从“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可以看出雪后的西湖非常冷,没有游客,连鸟都冻得不叫了。张岱能冒着严寒欣赏西湖雪景,说明他痴迷雪景。
生:“是日更定矣”这一句说明赏雪时间为晚上八点左右。这么冷的天气,又是晚上,一般人不会出门赏雪,但张岱去了,这也体现出他对雪景的痴迷。
生:“拥毳衣炉火”这一句说明张岱穿着皮衣,抱着火炉。下雪天,张岱出门也怕冷,但天气再冷,他也要欣赏雪景,真是痴迷。
生:“余住西湖”这句话让人感到张岱的行为怪异。住在西湖边,经常能欣赏西湖美景,一般人可能看腻了,至少不会晚上去赏雪。这也体现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师:一般人喜欢西湖雪景,就是有空的时候欣赏一下,而张岱不顾严寒夜游西湖,的确称得上痴迷。
2.关注“不知道乘客人数的小船”
张岱对雪景的痴迷,不单体现在赏雪时间的特殊,还体现在他笔下的小船乘客人数自相矛盾。教师可以抛出“小船上到底有几个人”这样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拓展思维。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小船上有几个人?
生:一个人。“独往湖心亭看雪”说明船上就张岱一人。
生: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明船上还有一个船夫,总共两个人。
生: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可以看出不止两个人。
师:到底几个人?
生:小船上或许两个人,或许三个人。古代“三”可以表示数量多,就是说船上可能很多人。
生:至少三个人。“拥毳衣炉火”自然需要照顾炉火的仆人,船上或许还有其他仆人,像书童、丫鬟等。
师:张岱为什么不仔细交代小船上有几位乘客?
生:我想,张岱觉得这些人都不重要,他是去看雪景的,欣赏雪景的只有他一个人。舟子、仆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不是去赏雪的。
师:真正去欣赏雪景的只有张岱一个人,所以张岱认为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小船上乘客数量的自相矛盾,恰好突出张岱对雪景的痴迷。
二、“亡国遗民的苦楚”情感解读策略
1.关注“一句奇怪的对话”
《湖心亭看雪》中有一句奇怪的对话。张岱问偶然相遇的游客“你们叫什么名字”,游客居然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乍一看,张岱写得莫名其妙,答非所问,深入分析却发现这是引导学生触摸作者情感世界的有效途径。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这位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刘名轩。
师:同学们,我和刘子轩的对话正常吗?
生:正常。
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个对话正常吗?
生:感觉不正常。张岱问游客姓名,游客们却回答“我们是来自金陵的游客”。
生:还有“客此”一词说明游客们强调自己客居杭州,就是不说自己的姓名。
师:这一句明显是答非所问,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我想张岱写文章时忘记了游客们的姓名,就随便敷衍了一下。
生:不可能。就算张岱忘了游客姓名,他可以表述为“我问游客哪里人,游客们回答金陵人”,这样文章就显得通顺了。
生:我想关键在“金陵”,我知道金陵是明朝国都。作者写这一句奇怪的对话,或许就是吸引读者去关注“金陵”这两个字。
师:金陵就是南京,明朝国都。张岱在“金陵”二字背后埋下了很深的情感,等待我们去挖掘。金陵象征明朝,当张岱写《湖心亭看雪》时,明朝已灭亡,所以他想通过“金陵”二字表达对明朝的思念,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至于“客此”二字,是因为张岱觉得自己如同游客,客居在清朝,他的家(明朝)早已经没有了。通过一句奇特的对话,张岱把亡国遗民的痛苦深沉地表达了出来。
2.解读“只有几个影子的雪景”
张岱非常喜欢西湖美景,但《湖心亭看雪》所描绘的西湖雪景非常特别,只有几个影子,这与他平常所描绘的西湖截然不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从解读情感的角度来讲,这段文字同样非常重要。以下,通过教学片断具体论述。
师:张岱主要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几个影子。
师:居然是几个影子?
生:这句话对影子的描写最详细,除了描绘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就剩下湖上的四个影子:长堤的影子、湖心亭的影子、小船的影子、乘客的影子。
师:我们知道张岱痴迷雪景,难道他痴迷的竟然是几个影子?
生:当时是晚上八点以后,估计什么也看不清,能看到的只有影子。
师:品味一下作者的心情。
生:孤独、寂寞。一眼望去,除了几个影子,天地间什么也没有。
师:静悄悄的夜,白茫茫的天地,只有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与作者为伴,的确让人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觉,景物描写与他“亡国遗民”的身份非常贴切。张岱写过一本《西湖寻梦》,为什么叫“西湖寻梦”?因为西湖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化为一片废墟,张岱只能在梦里寻找往日的美丽,寻找那些属于明朝的美好景色。想象一下,写这篇文章时,张岱描绘最多的是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从“亡国遗民”的角度来看,这是作者传递内心痛苦的方式。
3.关注“滴酒不沾却大杯喝酒的行为”
(1)张岱酒量与情感解读的关系
这样一来,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张岱的酒量好不好?这直接涉及学生对情感的解读结果。
如果张岱酒量好,那么面对知音(金陵人)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很不自然,无法有效展现他遇到知音时的内心喜悦;如果张岱酒量不好,那么面对知音时,尽力地一大杯一大杯喝酒就显得非常自然、合理,能让学生明显感到他内心的欣喜。
(2)梳理张岱酒量好的依据
不少语文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课程改革前)的影响,认为张岱酒量好。因为老版教材的“强”注释为“痛快”。另外,《湖心亭看雪》课文注释介绍张岱“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很容易造成错觉——张岱既然是富贵公子,总会喝点酒。
所以,当新教材变更“强”字的注释时,不少教师就认为不合理。有的教师依然延续长期以来的教学习惯,按老套路理解“强”字;还有的教师直接避开这个充满争议的注释,教学时一笔带过。
另外,许多教师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会引用张岱的自我介绍(选自张岱的《自为墓志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乍一看,这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张岱的嗜好很多。虽然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岱好酒,但许多人认为一个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会喝酒是正常的,不会喝酒反而不正常。于是,这段文字经常被教师拿来作为张岱能喝酒的依据。
(3)张岱其实滴酒不沾
新教材把“强”字注释为“尽力”是正确的,因为张岱酒量极差。《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
(4)张岱为什么要喝金陵人的酒
既然张岱平时滴酒不沾,他为什么要喝下金陵人递给他的几大杯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想要表达的情感。
浅层的情感解读,张岱把金陵人当做知音,内心欣喜万分,所以大杯喝酒。这样的解读不是很合理。张岱既然滴酒不沾,他面对任何人,包括知音,都可以不喝酒。
深层的情感解读,除了涉及张岱为什么要喝酒,还要思考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喝完几杯酒后,张岱马上和知音告别了。古人总说知音难求,张岱为什么要马上告别知音?
其实,张岱对自己的怪异行为作出了说明,就是接下的一句“金陵人,客此”。“金陵”“客此”是张岱永远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可以想象,张岱不是因为偶遇知音的喜悦而喝酒,他是为了如同游客匆匆而过的故国。那一刻,他是用酒祭奠早已远去的明朝。那一刻,国仇(明朝灭亡)、家恨(许多亲人死于抗清斗争)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于是,喝完酒后张岱马上离开了伤心之地湖心亭,结束西湖赏雪之旅。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掩映在《湖心亭看雪》浅显文字背后的复杂情感,值得细细解读、品味。
[参考文献]
[1]张岱.陶庵梦忆·西湖寻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2]张岱.夜航船[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