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2016-05-19张锦霞��
张锦霞��
[摘要]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仅教师言语而言,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沟通教与学,引导学生学习的语言,还需要教师具有通过非言语行为加以暗示与感染的辅助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适度结合语文教学及相关行为,论述非言语行为运用的艺术。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语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10
所谓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语调、语速、举止、神态等无声语言传递信息的方式。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是一种暗示艺术,它是教师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施加影响,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调节与控制。
一、手势言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人们的手势言语很丰富,甚至可以单独用它来交流一些简单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手势是辅助教师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有力方式,它具有形象鲜明、醒目和动作大的特点,巧妙地使用,可以起到组织课堂教学,调控学生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等作用。
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数千字之长,在初读时,如果由教师或某一学生一人来朗读,不仅朗读者感到吃力,而且听者因为形式单调、时间过长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现象,影响初读效果。所以,在遇到此类文章时,笔者多采用连接朗读的方式,即一个学生朗读一段课文后,再请另一个学生接着读。为了不中断课文朗读的连贯性,朗读的学生替换时,笔者直接用手势示意另一个学生。这样不预先指定哪些学生读,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注意听课文的朗读并注意其进度,从而避免了学生精力分散的现象。在课堂自主阅读学习时,每当发现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笔者就悄悄上前,用手势暗示他,这样不但能及时提醒他改正,又能使他因为教师没有在同学们面前直接用语言批评而心怀感激,更加努力学习,同时也保证了全班正常学习的氛围不受到干扰。
二、目光言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目光言语是师生间最常用、最有效的非言语信息传递,教师的目光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控制反馈信息,还可以表达个人信息。例如,为引起学生对《奇妙的克隆》一课中的“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一句的探讨,笔者在讲述到这一段课文时,有意识地加重语气朗读这句话,然后用目光向四周一扫似乎在向学生询问:“你们同意这一观点吗?”这时,认同这个观点或需陈述己见的学生的目光便立刻迎了过来,而一些不以为然的或持反对意见的则避开而顾左右,并随后举起了手进行质疑……
实践还表明,教师注视学生次数减少或目光扫视区域过窄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如有些教师上课时习惯目光总是盯着前几排或注意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完一节课,教师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对视三秒钟以上的不足一半。这样长期下去,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在课堂上漫不经心,甚至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态言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社会心理学家们发现人类有五十至六十种基本的体态言语,这些体态言语并不是孤立发生的,通常需要伴随其他一些姿势或言语来共同表达信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体态言语既可起到强化作用,又能使教学更形象,更丰富,更具有魅力。在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表现出无拘无束、落落大方的姿态,并且随着课堂节奏和意境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课堂气氛十分和谐活泼。
但运用体态言语必须适度。如有位教师在讲鲁迅的《孔乙己》时,模仿长衫主顾走路的形态,在讲台前仰着头来回踱步,或模仿喝酒的动作。这样的体态言语行为不仅显得多余,而且显得庸俗,有损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学生思索与信息的反馈,因而都是不足取的。
四、表情言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当人们表达一个信息给对方时,除了言语外,还包含很多的面部表情。根据美国语言学家马赫拉宾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人际沟通中,依靠面部表情解释信息占主要部分,而对言语影响则依赖较少。比如,教师在讲课文或讨论问题时,总是和颜悦色,必然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愉悦的情绪,而学生的肯定性情绪又会反过来感染教师,于是课堂上洋溢着欢快和谐的气氛。这样积极的心理气氛像催化剂一样,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于动脑思考,以至创造性完成学习活动。表情言语还能制止学生的一些不当行为,而不影响整个课堂气氛,从而到达“无声胜有声”的佳境。
五、空间言语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艺术
空间言语即教师与学生交流时的有效距离与位置。美国心理学家霍尔通过对各种人群的大量观察研究,提出了所谓距离区域(distance zones)的概念,区分出亲密型、私人型、社交型和公众型四种不同的相互关系类型。在人际沟通中,彼此越喜欢,通常人际距离也越小。如果两个关系较好的人,彼此交谈时却相距较远,双方就会感到不适。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一定将自己固定在讲台上,可以适时适度地走下讲台,甚至在学生中停留,踱步进行讲解。尤其分组讨论课文问题时,教师需要到各小组去倾听、点拨,这样既使学生感到更自然亲切,又可促进学生参与讨论活动。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