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
2016-05-17谢宝富
谢宝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社会仍弥漫着相当浓厚的官本位意识。很多官员的人生追求依然是官位的高低,而非为人民谋福利的多少;不少学者的奋斗目标依然是社会地位的高低、学术权力的大小,而非学术水平的高低、社会贡献的大小;许多企事业单位依然难舍行政级别,乃至“正局级班主任”“副处级和尚”之类的趣闻仍时有发生;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当官便意味着拥有了一切”之类的现象仍广为存在,年轻人依然如过江之鲫般地争当公务员,公务员考试仍是时下我国淘汰率最高的考试之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社会仍弥漫着浓厚的官本位意识,但就社会发展大趋势而言,该意识正处于不断弱化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
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社会大众在敬官、拜官的同时,也纷纷敬商、崇学。不少经营工商业致富的人比官员生活得更滋润、更风光,不仅令普通民众艳羡不已,有时就连官员也自愧不如。同时,社会大众对学有所成、造福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一般也会投去尊敬的目光。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必然伴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必然意味着官本位意识的淡化与消解。
法治不断健全,权力运行渐趋规范。社会大众之所以敬官、拜官、怕官,首要原因在于现实中官员们手中权力过大、拥有的资源过多、权力运行不规范,以致民众的命运常被掌控在官员手中。随着我国法治不断健全、廉政建设不断深入,国家权力运行必将臻于规范。官员们虽仍有较多权力和资源,但其权力运行和资源分配势必越来越需要恪守法定程序,由此他们也必将越来越难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为自己谋私、为亲友谋利,越来越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内呼风唤雨、胡作非为。如此,社会大众盲目敬官、拜官、怕官的心理自然会逐渐消解。尽管该消解过程可能会曲折而漫长,但其消解趋势必定会势不可挡。
公民民主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总会扩大社会中经济地位较高的那部分人的比例,经济地位较高的人通常比较低的人更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民主素质总体上相对较高。不少著名政治学者都认为民主和经济、教育发展程度之间存在近乎正比的关系。例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就直言:“如果你想造就民主,就请促进经济增长。”公民民主素养越高,其平等观念就越强,官本位意识就会相应地减弱乃至消亡。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责编/刘瑞一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