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能源产能过剩的对策

2016-05-17陈优

财税月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能过剩新能源对策

摘 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能源环境乃至经济长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借助国家利好政策,迅速膨胀式,然而由于长期盘踞于产业链下端、技术水平不过关、市场萎缩等等因素,面临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当下新能源发展困境产生原因及其对策,对相关市场参与者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新能源;产能过剩;对策

一、新能源产能过剩的产生原因

1.产业市场开发与产业发展不匹配

21世纪以来,化石能源耗用过度的危害不断显现,环境保护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重点关注的话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环保新能源特别是风能、光能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日益蓬勃。但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新能源相关产品海外市场严重萎缩。而欧美“双反”政策的出台更是使得我国新能源市场相关产品无法出口大量囤压,故而价格一降再降。对于一个即使是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规模无法于市场变化速度相匹配,自然会造成产能大幅度过剩。

2.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

我国当下的科学技术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普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更是如此。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新能源产业只能引进国外技术,而从事廉价低效益的应用加工环节。很多企业在在引入技术后,只能进行简单的应用,结合利用我国较为廉价的生产资源加大生产,以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试图增加规模效益。然而由于产品技术具有时效性,当发达国家在不断研发新技术时,我国新能源产业仍在采用过时的技术生产产品,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必然质量处于中下游,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

3.地方政府为求政绩盲目发展

地方政府观测到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为争取自身政绩利益,盲目推动新能源产业的扩张,最终也造成了如今产能过剩的窘境。许多地方政府打出了“全国第一”甚至“全球领先”的旗号,加大力度建设当地的新能源基地,例如江西的光伏企业赛维,在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快速成为了光伏产业的“巨人”。中央政策希望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程度根本不及地方政府的建设热情。此外,地方政府的绩效评定更偏向于数量和发展速度,故而全国范围内相同产业的发展层次容易被忽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了地方保护措施,盲目保护地方一些产能效率地下的项目,即便阻碍了市场优化也要达到自身政绩推动的目的。

二、新能源产能过剩的对策

1.建立新能源产业市场评价体系

新能源产业对全球经济的变动相当敏感,故而对其未来市场需求进行人为预测难度过大。为了调整产业发展和市场相匹配,应该建立合理的新能源产业市场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在完备的市场机制下借助市场这双无形的手进行调控,最终达到整个产业得以优化的效果。同时这项工作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市场披露机制和科学的市场准入机制。为了避免下一次经济周期循环时新能源产业的盲目扩张和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投资,产业动态分析和全球市场的研究亟待加强。让相关企业和投资者能够及时掌握有效讯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

2.政府推动技术研发

当下我国新能源产业众多企业虽然享受大量的政府补贴,但是这些补贴主要还是运用在基层生产环节例如生产消耗方面的补贴等。因此政府的投入不应只是传统的对生产环节例如水电等费用或是对企业扩大规模的工程进行融资,而是应对占据核心地位的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对科研能力强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更多优惠,完善对新技术的产权保护,支持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考虑到我国现有的科研水平,即便无法达到产业整体科研领先的格局,也可以采取“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即先重点培养几家研发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自身在技术以及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主导市场结构,整个新能源产业因此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故而政府应该尽快锁定一些技术领先、有创新能力同时拥有足够创新意愿的企业,给予他们大力度的支持,促使它们尽快成为行业中的技术层面的领头羊,从而带动后续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3.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评判标准

当下我国地方政府多以简单的数量和速度指标衡量工作绩效,这就导致某些地方政府过分追求短期性行为,许多见效快、短期效应显著的面子工程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迅速发展。然而短期效益未必能带来长久发展,反而往往会带来产业结构失衡的后续负面效果,因此我国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地方政绩评判标准体系。首先从制度设计出发,现行的制度必须能让地方政府清楚并且确切地观测到远期收益大于短期收益,避免非理性短期行为的发生。故而在地方政府的绩效评判标准中,政府活动长期效益的考核需要列入政绩考核的重点项目。只有摈弃传统单一、基础数量指标优先的考核方式,着手于系统、全面地对长期政绩进行考核,才能创造我国整体经济转型、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因此在考核指标方面,提高与经济发展以及成长能力相关的指标所占的权重,例如企业研创新力、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等。

三、结语

即便当下相关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对新能源产业不持乐观态度,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产能过剩是产业结构暂时不平衡带来的短期问题。新能源产业的建设和研发必须紧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仍具有巨大的发掘空间,从长远看这必将长久影响我国经济。同时从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近年来温室效应、城市雾霾现象不断加剧,使用化石能源的负外部性明显显现。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不能因为当下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放弃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丹.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的原因与解决途径[J].中国能源, 2012(9).

[2]杜继新.我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解决途径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

[3]蒙丹.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0(5).

作者简介:

陈优,男,(1995年6月)江西南昌人,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产能过剩新能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