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秦之言(三):秦穆公的“听”
——读魏禧《兵谋》札记

2016-05-17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秦穆公秦国

徐 同 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 210039)



强秦之言(三):秦穆公的“听”
——读魏禧《兵谋》札记

徐 同 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 210039)

摘要:语言在强秦之路上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正如魏禧《兵谋》所说的“左氏之兵,为谋三十有二”,其中之一“曰听”。即倾听部众贤能的意见,集思广益,正确决策。秦穆公听于百里,险胜于韩,不听蹇叔,大败于崤,倾听由余,遂霸西戎。“国将兴,听于民”,“胜天下者用天下”,听天下。

关键词:秦国;秦穆公;崤(殽)之战;兵谋;听

秦穆公(前682—前621)在秦国(包括秦朝)700年(约前900—前207)的历史上,具有奠基的地位和指向的作用。在《史记·秦本纪》一万字的篇幅中,秦穆公一人的部分就有三千字之多,占十分之三,远远高于四十位秦国君主中任何一位。*除秦始皇之外,因另辟一本纪,即《秦始皇本纪》。而秦穆公的功过是非,知人善任,圣明盖世,皆在一个“听”字。

故魏禧《兵谋》曰:“左氏之兵,为谋三十有二:……十五曰听。”“何谓听?听,听也。或听于众,或听于贤,或听于能,或听于尊。不听则败,听于私则败。”“秦穆公不听蹇叔,僖三十二。”[1]117-146结果招致全军覆没的惨痛下场。纵观秦穆公跌宕起伏的霸业征程,就在于一个“听”字。秦穆公听于百里,险胜于韩,不听蹇叔,大败于崤,倾听由余,遂霸西戎。个中玄妙,值得聆听。

一、听于百里 险胜于韩

韩之战,又称韩原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在秦国与晋国之间的战役。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兵攻打忘恩负义的晋惠公,秦晋之兵在韩原(今山西河津东)交战。结果晋军失败,多行不义的晋惠公被俘。

1.扶持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大夫里克作乱,接连弑杀二君。逃亡在外来到秦国的公子之一夷吾,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求秦穆公发兵,助其回国继位。穆公从本国的利益考虑,考察晋公子“忌则多怨”的缺陷,认为扶持这样的人回国即位,必将有利于秦国,于是便答应其请求,发兵送其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惠公。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从之。[2]僖公九年

晋国的郤芮建议流亡在外的公子夷吾给秦国送上重礼,以求秦国帮助他回国谋求即位,说:“别人占有了国家,我们还有什么爱惜的呢?回国而得到百姓,土地有什么了不起?”夷吾听从了。齐国的隰朋率领军队会合秦国的军队护送夷吾,使其回国即位,为晋惠公。在此过程中,秦穆公是有自己的一番盘算的。秦伯(即秦穆公)先对郤芮询问说:“晋公子依靠谁呢?”郤芮回答说:“我听说逃亡的人没有朋党,有朋党必然有仇敌。夷吾年轻时不喜欢戏耍,能争斗但是不过分,长大了也没有改变。其他就不了解了。”秦伯再对其贤能的大夫公孙枝说:“夷吾可以安定国家吗?”回答说:“我听说,只有行为合乎准则才能安定国家。《诗》说:‘无知无识,顺应天帝的准则。’这说的是文王啊。又说:‘不虚假,不伤残,很少不能做典范的。’没有爱好,没有厌恶,这是说的既不会猜忌也不会好胜。现在他的言语却有很多的猜忌和好胜心,要他来安定国家,难啊!”秦伯说:“猜忌就多怨恨,又怎么能取胜?这是我们国家的利益啊!”之后,晋大夫丕郑图谋与秦穆公联合废除惠公,另立重耳,不料败露被杀。其子丕豹奔秦,言于秦伯曰:“晋侯背大主而忌小怨,民弗与也,伐之必出。”公曰:“失众,焉能杀。违祸,谁能出君?”2僖公十年秦穆公没有采纳丕豹伐晋逐君的建议,认为时机上不成熟,但是留下怀有杀父之仇的丕豹,并暗地里委以重任。

2.泛舟之役

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2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晋惠公四年,秦穆公十三年)冬,晋国连续两年发生饥荒,便派人到秦国请求购买粮食,以解燃眉之急。秦伯询问“五羖大夫”百里奚*关于百里奚,详参《课堂教学的旨归:阅读原著——以〈谏逐客书〉百里奚的注释教学为例》,见徐同林《史记的语文》,齐鲁书社2012年版第48-58页。,百里奚回答说:“天灾流行,总是在各个国家交替发生的。救援灾荒,抚恤邻邦,这是符合道义的。按道义办事,就会有福禄。”秦国于是把粮食输送给晋国。从雍秦都今(今陕西凤翔县南七里雍城)到晋都(今山西翼城县东南)绛沿渭河转黄河,入汾河转浍河,船只相连接,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秦穆公再次不听丕豹伐晋的建议,而是采纳贤臣子桑和百里从长计议的谋略,放长线,发起“泛舟之役”,争取天下人心。

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2僖公十四年

次年冬,秦国发生灾荒,派人向晋国请求买进粮食,晋国人却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就没有亲人;幸灾乐祸,这是不仁;贪图爱惜物资,就会不祥;使邻国愤怒,这是不义。四种道德都丢掉了,用什么来守卫国家?”虢射曰:“皮已经不存在,毛又依附在哪里?”庆郑说:“丢掉信用,背弃邻国,谁来抚恤患难?没有信用,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一定死亡。这件事就可以印证了。”虢射说:“给了粮食不会使怨恨减少,反而增加敌人的实力,不如不给。”庆郑说:“背弃恩惠,庆幸别人的灾祸,这是百姓唾弃的行为。亲近的人尚且仇视,何况怨恨的敌人呢?”惠公不听。庆郑退下来说:“国君将要为这件事后悔啊!”

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以下未注明者皆同上注。2僖公十五年

当初,晋侯回国即位的时候,秦穆姬把贾君嘱托给他,并且对他说:“让流浪在外的公子们全部回国。”晋侯竟与嫂贾君淫乱,又不接纳群公子回国,因此秦穆姬怨恨他。晋侯曾答应给中大夫赠送财礼,不久却背弃了诺言。答应送给秦伯黄河以西和以南的五座城,东边到虢略,南边到华山,黄河之内到解梁城,回来后违背诺言,又不给了。晋国发生饥荒,秦国输送粮食给晋国;秦国发生饥荒,晋国却拒绝援助,因此,秦晋之间的怨恨越发加深,于是爆发了韩原之战。秦伯发兵迎战晋军。

《史记》中也有其导因的简介:“(晋)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二年(前649),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礼倨,召公讥之。四年,晋饥,乞籴于秦。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3]晋世家双方的是非曲直,已经不言自明。

3.韩原激战

秦军三次击败晋军攻击,抵达韩地。晋侯对庆郑说:“敌人已经深入了,对他们怎么办?”庆郑回答说:“是您让他们深入的,能怎么办?”晋侯说:“放肆!”占卜车右的人选,庆郑得吉卦,但是晋侯不用他。让步扬驾驭战车,家仆徒作为车右。用小驷拉车,小驷是郑国献纳的。庆郑说:“自古以来打仗这种大事,一定要驾驭本国的马匹,因为它们适应水土,了解主人,训练有素,服从指挥,怎么操控都得心应手。现在临时驾了外国马来参战,一旦它们临阵胆怯,举止反常,不听号令,驭手就无法控制了。到时这些外来马匹气息急促,血流加速,脉管贲张,外表似强悍,内里很怯懦。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转弯也不行,您一定会后悔的。”晋侯不听从。

九月,晋侯迎战秦军,派韩简去侦察敌军虚实,韩简回来说:“秦国军队人数比我们少,斗志却高过我们一倍。”晋侯说:“什么缘故?”韩简回答说:“您逃亡的时候依靠他们的资助,回来时也凭借他们的庇护,发生饥荒时又吃人家的救济,他们三次给我们恩惠而我们却没有报答,因此他们才来。现在又要攻击他们,我们的士气懈怠,他们的士气振奋,斗志相差一倍还不止呢。”晋侯说:“一个人尚且不能被轻侮,何况我堂堂晋国呢?”于是让韩简去约战,对秦伯说:“我不才,能集合我的部下却不能使他们离散。您如果不回去,我们将没有地方逃避命令。”秦伯派公孙枝回应说:“晋君没有回国,我为他忧惧;回国了但是君位没有定下来,还是我的忧虑。现在君位定下来了,我哪里敢不接受您的战书呢。”韩简退回来说:“我如果能被俘虏就是幸运了。”

4.野人报恩

在此,《史记》补充了此战胶着之际发生逆转的细节。

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即秦穆公,下文同)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騺。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斋)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3]秦本纪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晋国发动军队攻打秦国。缪公也发兵,让丕豹率领大军,并亲自前往迎击。九日十四日,与晋惠公夷吾在韩地交战。晋君甩下自己的部队独自往前冲,跟秦军争夺财物,回来的时候,驾车的战马陷到深泥里。缪公与部下纵马驱车追赶,因为是孤军深入,不但没能抓到晋君,反而被晋军包围了。晋军攻击缪公,缪公受了伤。这时,曾在岐山下偷吃缪公良马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不顾危险驱马冲入晋军,晋军的包围被冲开,不仅使缪公得以脱险,反而还活捉了晋君。当初,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一块儿把它捉住宰杀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缪公却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骏马的肉,如果不喝洒,会伤人身体的。”于是就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现在,这三百人闻听秦国要攻击晋军,都要求跟着去冲锋陷阵。在作战时,他们发现缪公被敌围困,都高举兵器,争先恐后,奋力死战,以报答吃马肉被赦免的恩德。于是缪公俘虏了晋君回到秦国,向全国发布命令:“人人斋戒独宿,我将用晋君祭祀上帝。”周天子听说此事,忙说“晋君是我的同姓”,替晋君求情。夷吾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夫人,她听到消息,就穿上丧服,光着脚,说:“我不能挽救自己的兄弟,以致还得让君上下命令杀他,实在有辱于君上。”缪公说:“我俘获了晋君,以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现在天子来求情,夫人也为此事而忧愁。”于是跟晋君订立盟约,答应让他回国,并给他换了上等的房舍住宿,送给他牛羊猪各七头,以诸侯之礼相待。十一月,送晋君夷吾回国;夷吾献出晋国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同宗的女儿嫁给子圉。这时候,秦国的地盘向东已经扩展到黄河之滨。

5.饴甥有辞

在此期间,为了挽回面子,晋侯派郤乞向瑕吕饴甥请教,并且召见他。吕甥教郤乞怎样说话,说:“使国都的人在宫门朝见,用国君的名义给予赏赐。而且告诉他们说:孤虽然回来,已经给国家带来耻辱了,大家还是占卜辅佐太子登基的事情吧。”百姓听了一齐号哭。晋国于是作爰田,新的土地制度,以加惠于国人。吕甥说:“国君不担忧自己身在异国,反而担忧群臣,这真是仁惠到了极点。我们准备怎么对待国君?”大家说:“怎么办才行?”回答说:“征收赋税,修缮甲兵,以辅助继位的人。诸侯听说我们失去了国君,又有了新的国君,群臣和睦,甲兵比以前更多,喜欢我们的人就会勉励我们,厌恶我们的人就会惧怕我们,也许会有好处吧?”大家很高兴,晋国于是改革兵制。

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伯,在王城(今陕西大荔东)结盟。秦伯说:“晋国和睦吗?”阴饴甥回答说:“不和睦。小人以失掉国君为耻,并且哀悼战死的亲人,不惜征收赋税、修缮甲兵,来立太子圉为新的国君,说:‘宁愿侍奉戎狄,也一定要报仇雪恨。’君子爱护他们的国君,也知道他的罪过,因此不惜征收赋税、修缮甲兵来听候贵国的命令,说:‘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德,有必死之志而无二心。’因此不和。”秦伯说:“国人对国君惠公的命运怎么看?”阴饴甥回答说:“小人忧虑,认为他不会被赦免;君子宽恕,认为他一定会回来。小人说:‘我们伤害了秦国,秦国难道会让国君回来?’君子说:‘我们已经知罪了,秦国一定会让国君回来。惠公背信弃义就抓他,认罪服输就放他,没有比这更宽厚的仁德,没有比这更威严的刑罚。顺服的人感激你的仁德,背叛的人畏惧你的刑罚。这一回,秦国可以领导诸侯了。帮助人家回国做国君又不让他安定,甚至废掉他,又不立个新君,把恩德变成仇怨,想必秦国不会这样做的吧。’”秦伯说:“这正是我的心意啊!”于是让晋侯改住宾馆,按照招待诸侯的礼节标准馈送他牛、羊、猪各七头。

十一月,晋侯归。丁丑,杀庆郑而后入。

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

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就这样,秦穆公不仅征服了刚愎狂妄的晋惠公,占有了晋国的黄河东部的不少土地,而且占领了道德高地。

二、不听蹇叔 大败于崤

韩之战(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后,秦穆公稳步向东推进,加快了争霸中原的步伐。但是,晋国本来就强于秦国,加之历经磨难的晋文公上台后,励精图治,韬光养晦,对秦国采取包容怀柔之策,维持了秦晋友好,秦国东进受阻。晋国于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1)在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国,一举成为中原霸主。秦穆公耿耿于怀,但他的争霸中原不得不止步不前。然而,秦穆公东进的欲望越压抑越强烈。

1.殽战简况

于是,韩之战后十八年,终于爆发了秦晋崤之战。这是在秦晋争霸战争中,发生于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的一场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全歼秦军的重要伏击歼灭战。它对春秋中后期诸侯尤其秦国的争霸走向,发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图霸中原,跃跃欲试。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认为有机可乘,遂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千里之外的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奔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国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报军情,便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着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2.烛武退师

当时,秦是春秋时的西方大国,穆公在位时又以贤名著称。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臣,国势渐强,从此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参与中原争霸斗争。他先后支持晋惠公、晋文公二位国君归国,其目的也正在于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在东方寻求盟国或立足点。晋在文公时,同秦国保持了一段良好的关系。在晋楚城濮之战中,秦又出兵助晋,帮助晋文公登上了霸主的宝座。

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晋文公七年,秦穆公三十年)九月甲午十日,晋文公会同秦穆公联合出兵围攻郑国,讨伐其对晋怀有二心。晋军驻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市北十三里),从东、北方面围郑;秦军驻在氾南(今河南中牟县南),从西面围郑。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2]僖公三十年

郑文公为挽救国家危机,派特使老臣烛之武劝说秦穆公:晋、秦围郑,郑国知道要灭亡了。但是郑国灭亡对于秦国来说并无好处,它只会增强晋国的力量。而晋国力量的增强则是秦国力量的削弱。如果不灭郑国,而留下它作为秦国的东道主,供奉秦国往来的使臣,这对于秦不是更好吗?何况,贵君曾有恩于晋君,晋君答应割给秦焦、瑕之地,但晋君早晨渡河归国,晚上就对秦国设防。晋如果向东并吞了郑国,那么向西不侵掠秦国,土地从哪里取得?所以灭郑其实是损害秦国以利于晋国的下策,请贵君考虑吧!烛之武这一席话使秦穆公如梦初醒,他不但不再助晋灭郑,反而与郑国单独结了盟,并留下杞子、逢孙、扬孙三位大夫助郑戍守,自己则率兵归国了。应该说,秦穆公在关键时刻,倾听敌方意见,并及时采纳,这是明智之举。但是,敌方的一席话,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背弃联盟,私下与敌结盟,将自己陷入背信弃义的境地。这是欠妥的。而且遗患不浅。

秦军撤退后,晋大夫狐偃等对穆公的背信弃义行径大为不满,主张攻击秦军。晋文公则从大处着眼,认为秦有恩于晋,攻击秦军是不仁。

同时,晋为保持中原霸权,认为失去秦国这样一个盟友也是不智。所以,晋也与郑国媾和,然后退了兵。晋、秦伐郑事件虽然这样结束了,但它却为后来的秦、晋交兵种下了远因。

3.蹇叔哭师

两年之后的周襄王二十四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谢世。戍郑的秦大夫杞子等向穆公密报,说他们掌握着郑国都城的城防,建议穆公派兵偷袭郑国,由他们做内应,则郑国可灭。秦穆公多年以来处心积虑谋求向东发展,这个建议正中下怀,如能袭取郑国,即可进入中原,分享晋国的霸权。

但是,正在服丧的晋国也已经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这年冬天,晋文公卒。十二月十日,准备停丧于曲沃。出了绛城,棺材里发出像牛叫的声音。卜偃让大夫下拜,说:“国君有大事命令我们:将有西方的部队经过我们,攻击他们,必定能大获全胜。”另一方面,秦穆公得到情报,认为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2]僖公三十二年

安插在郑国的秦将杞子从郑国派人告诉秦穆公说:“郑国人让我掌管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取郑国了。”秦穆公就这件事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辛苦地调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说过这样做的。军队疲劳,气力枯竭,远方的国家早有了防备,大概不行吧?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知道。辛苦劳累却没有所得,士兵就会产生叛逆之心。而且行程千里,哪一个不知道呢?”穆公拒绝了蹇叔的意见。召集孟明、西乞、白乙,命他们率领军队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他们哭泣,说:“孟子,我看见军队出去,却看不到军队回来了。”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如果只活到中寿,现在你的坟墓上的树木都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支部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抵御秦国的军队。殽有两座大山:南面的山头,是夏后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你必将死在那里,我在那里替你收拾尸骨吧。”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这次,秦穆公不听老谋深算料事如神的蹇叔哭谏,一意孤行,实在是违背常识,利令智昏。

所以,后人分析,为什么忠言真情逆耳不听呢?这是因为听者预先“意有所在也”,他自己已有成见,所以其他的意见就充耳不闻了。

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囿)。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方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4]有始览·去尤

秦军袭郑,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至郑都(河南新郑),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桃林、崤函、轘辕、虎牢等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性的军事行动。明眼人一看就清楚,但是,英明如穆公者,却因为“意有所在也”,在向东打开缺口,争霸中原,所以,任何其他与此相左的意见乃至常理,都一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4.弦高犒师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2]僖公三十三年

郑穆公获得弦高报告,立即派人去探察秦将所居的馆舍,见秦兵已“束载、厉兵、秣马”,准备作战了。于是,郑穆公派大夫皇武子辞谢秦将,秦将见机密已泄,杞子逃亡到齐国,逢孙、扬孙逃亡到宋国去了。

秦帅孟明见内应已逃遁,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顺手牵羊袭灭滑国,满载战利品而还。

5.崤山丧师

僖公三十二年冬十二月九日,晋侯重耳死。次日,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晋方早有“西师过轶我”的情报。现在秦师返回,乃天奉良机,岂容错失。

晋在举行文公的国丧之中,进一步证实了秦国不顾国丧过境偷袭郑国的情报,确有秦军无礼过境。中军帅先轸认为,秦穆公不听蹇叔忠告,而以贪婪兴师,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击敌的机会,天赐不可失掉,敌人不可放纵。放纵敌人,忧患就会产生,违背天意就会不祥。一定要攻打秦国的军队!大夫栾枝则认为没有报答秦穆公赐给的恩惠,反而攻击他的军队,这不是为先君着想。先轸说:“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又说:“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襄公采纳了先轸建议,发兵击秦,并联合姜戎一道行动。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做车右。晋与姜戎联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崤山之间设下埋伏。

公元前627年四月,秦军进入埋伏圈,在晋与姜戎夹击下,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三帅被俘。晋国然后举行国葬。

6.不替孟明

晋军全胜而归。文公的夫人文嬴,也就是当时晋国的太后,襄公嫡母,是秦穆公之女。她向襄公请求释放秦国三帅,她说:“秦晋有婚姻之好,孟明等贪功起衅,妄动干戈,以致两国结怨。对此三人,秦君必恨之入骨。我国杀之无益,徒增怨恨,不如放他们回秦,让秦君自去处罚,以释两国之怨。”襄公即释放了秦国三帅。先轸得知,责备襄公处置失当。襄公又命阳处父去追击,可是,秦三帅已登舟渡河。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丧服在郊外等候,对着军队哭泣,说:“我违背蹇叔的意见,因此使得二三子受到侮辱,这是我的罪过。”秦穆公没有撤掉孟明的职务。说:“是我的过错,大夫有什么罪呢?况且我不会因为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你们大的功德。”但是,朝廷内外严惩败军之将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殽之役,晋人既归秦帅,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败也,孟明之罪也,必杀之。”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2]文公元年

晋国放回了秦国主将,秦伯不予追究,但是,秦国大夫及左右侍臣不断地对秦伯说:“这次战败是孟明的罪,一定要杀死他。”秦伯却力排众议,说:“这是我的罪过。周朝芮良夫的诗说:‘旋风迅急万物摧,贪人逞欲善人危。听人说话喜答对,诵读诗书打瞌睡。贤良不用遭摒弃,使我行为背道义。’这是由于贪婪的缘故,说的就是我啊。我实际很贪婪,因而使士人受祸,他有什么罪呢?”于是让孟明他们继续执政。

孟明进一步修明政事,给百姓以优厚的好处。赵成子对大夫们说:“如果秦军再一次前来,我们一定要避开它。由于畏惧而更加修明德行,这是不可抵挡的。《诗·大雅》说:‘时时念着你的祖先,不断修明你的德行。’孟明念念不忘这首诗,想到德行而努力不懈,难道可以抵挡吗?”

三、倾听由余 遂霸西戎

一心想东进争霸的秦穆公在崤之战中遭到全军覆没的惨败结局,事与愿违,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绝不甘心的。于是,他一面痛悔自责,一面寻机报复。

1.发誓听尊

崤之战不听蹇叔招致惨败之后,秦穆公随即发布《秦誓》,以表悔过听尊的决心与誓言。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第一节,以古语引出悔不当初的痛悔之情。)

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犹询之黄发,则罔所愆。(第二节,直陈错失良言的教训,发誓要遵询长老,避免罪过。)

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第三节,以勇夫和佞臣与长老对照,发誓要亲贤士远小人。)

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第四节,以梦呓般的语言,描绘那圣贤长老的宽阔胸怀,无私品德,和保利子民的功德,同时以偏狭小人作反衬。)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5]尚书·周书(第五节,再以正反对照,理论高度,阐发邦国兴衰,在于君主用人当否的道理。)

此誓言,从悔过心情,惨痛教训,真实心愿,梦想成真,理论阐发等不同角度,发出听尊任贤(包含求贤)的铮铮誓言。从修辞角度看,“人”字,共现十次。指贤人者凡四次,即“古之谋人”“今之谋人”“曰由一人”“一人之庆”。还不包括贤人的异称“黄发”“番番良士”“一介臣”“其”“其”“已”“其”“其”等八处。这里,反复加异称的结合使用,既突出强调了贤人,又全面立体地塑造了贤人的形象,白发苍苍,一介老臣,公而忘私。与此同时,在誓词中,作为君主的秦穆公,痛心疾首,低声下气,只是“番番良士”的陪衬。其谦卑诚恳,溢于言表。

2.东进受阻

崤之战二年后的周襄王二十八年春,秦穆公再命孟明视领兵攻晋,以雪崤战之耻。晋襄公率军迎战。两军遇于秦西部的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双方列阵后,被先轸罢免的车右将军狼曋率部下二百余人出其不意地冲入秦军阵地,杀得秦军惊慌失措,乱了阵脚。晋军主力随之发起猛烈攻击。秦军大败。同年冬,为进一步遏制秦国势力东进,以巩固晋之霸主地位,晋襄公命大夫先且居率军联合宋、陈、郑军再度攻秦,相继攻克秦邑汪(陕西澄城西)及彭衙,然后撤兵。是为彭衙之战。

在城濮之战中,晋国击败楚国,已是中原霸主。周襄王二十六年,晋为遏制秦军东进中原,两败秦将孟明视所率秦军(崤之战、彭衙之战)。秦军惨败,但秦穆公力排众议,依然对孟明视予以信任和重用。二十九年(前624)四月,穆公命孟明视率军再度攻晋。秦军东渡黄河后,孟明视为激发将士斗志,采用“济河焚舟”的战术,下令将乘船焚毁,以示与晋军决一死战。此即后来《孙子兵法》“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战术理论的经典战例。斗志旺盛的秦军攻占晋邑王官(山西闻喜南)[6]48-51,继而挥师北上攻破郊邑(闻喜西)。晋军见秦军来势凶猛,遂坚守城池,拒不出战。秦军求战不成,遂转而南下自茅津(又名陕津,大阳津,山西平陆西南黄河渡口)南渡黄河,进抵崤山,掩埋掉三年前战死于该地的秦军士兵的遗骨,并树立标志,以志纪念。尔后,秦军班师回国。

这是为了报复,秦伯攻打晋国,发动的王官之战。他任用孟明率兵渡过黄河后烧掉船只,攻取了晋的王官和郊地,晋军不敢出战。于是秦军就从茅津渡过黄河,埋葬完上次殽之战的尸骨才回国。秦伯就此而成了西戎的霸主,这都是由于任用了孟明。君子因此而知道秦穆公作为国君,提拔人才考虑全面,任用人才专一不疑;孟明作为臣子,能够努力不懈,戒惧多思;子桑忠心耿耿,他了解别人,能够推举贤能。《诗》说:“到哪里去采白蒿?到池塘里,到小洲上。在哪里使用它?在公侯的典礼上。”秦穆公就是这样的。“从早到晚不松懈,以侍奉天子一个人。”孟明做到了这些。“留给子孙好计谋,子孙安定受庇护。”子桑就是这样的。

彭衙、王官二役秦一负一胜,则是崤战之余波。

崤之战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秦、晋两国根本战略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秦在崤之战中轻启兵端,孤军深入,千里远袭,拒不接受老臣的哭谏,遭到全军覆没的失败。从此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崤之战标志晋、秦关系由友好转为世仇。此后秦采取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方的心腹大患。而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所以,楚虽未参加崤之战,但却是崤之战的最大受益者。这是秦晋两国始料未及的。

3.倾听由余

秦穆公雄心勃勃的东进步履在崤之战中着着实实踢到了晋国这块铁板上。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于是,这位不世之君果断地调整战略方向,向西拓展。在此历史转折关头,西戎使臣由余的出现,以及他的一席话,让秦穆公振聋发聩,如梦初醒。由余,本为晋人,因逃避战乱而流落西戎,凭着高深的修养和治国的才干,深得戎王信任,得以辅佐戎王。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戎王闻听秦国强盛,就遣由余赴秦,探听虚实,以修和睦。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一席话,说得一心想强国称霸的秦穆公肃然起敬,敬而生畏,茅塞顿开,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由余来访之时,正是秦军多次败于晋军之后。现实的形势清楚地表明,晋文公虽亡,但晋势仍强,霸业甚固,秦再难与之争锋。秦穆公也已经意识到,秦国继续向东拓展,不仅不会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收益,反而会得不偿失,而向西发展却可能大有可为。所以,他决定将战略重点向西调整。可是,西戎方向情况复杂,习俗殊异,他需要有一个熟识西戎地形民情的贤士来辅佐他,以成大事。看来由余正是上天赐予的不二人选。秦穆公深知,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可眼下由余却是戎王的心腹之臣,怎能为秦国所用呢?这让穆公一筹莫展,忧虑不已,寝食不安。

于是缪公退而问内史廖曰:“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缪公曰:“善。”因与由余曲席而坐,传器而食,问其地形与其兵势尽察,而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于是秦乃归由余。由余数谏不听,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由余遂去降秦。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穆公向内史廖请教:“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能,将为寡人之害,如之奈何?”内史廖答道:“戎王地处偏僻,未闻中原之乐,君不妨送其美女歌舞,以夺其志;再留由余不遣,延误其归国之期。如此,戎王必怪之,而疑由余。政事怠废,上下相疑,其国且可取,况其臣乎?”好一个离间计加上美人计。

穆公依计而行,厚待由余,并趁机了解西戎的内部情况,又委派内史廖借给戎王歌女十六名。戎王得到歌姬后,终日沉湎享乐,不理政事。由余留秦多时才得以回归,见戎王日益荒淫,多次劝谏,可戎王不但不听,反而与他逐渐疏远。与此同时,秦穆公却几次三番派人邀请由余赴秦。最终,由余见规劝戎王无望,决定投秦。

4.遂霸西戎

秦穆公的离间计加上美人计果然奏效。既让戎王沉迷声色不能自拔,又使其君臣疏离隔膜形同水火。由此看来,要想让人纵情享乐很容易,但再要把他从中拉出来,就不容易了。同样,要信任一个人,很难,而要破坏这种信任却并不困难。

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公以金鼓。[3]秦本纪

由余投秦后,秦穆公待之甚厚。他深为秦穆公的诚意与胸襟所感动,倾力协助秦穆公成功收服西戎。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见时机成熟,秦穆公遂发兵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其都邑,又在酒樽之下活捉了戎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穆公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秦穆公也就成了继齐桓公,宋襄公和晋文公之后的春秋又一霸主。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从此,僻居一隅,不为诸侯正视的西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周天子承认秦的西方霸主地位,大大提高秦国在诸侯中的影响和地位。在《左传》等史书中,秦国的历史自秦文公开始见于《春秋》,但多不书国君事迹,而自穆公称霸,“秦伯”之号开始频繁出现,这也可见是由余对秦的功绩。最关键的是,秦穆公向西扩张,给尚处在发展阶段的秦国一个比较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发展空间,为四百年后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一般认为“仁义”一词出现于孔子之后。然而据有关由余的史料记载,春秋前期由余就提出这一治国论说,早于孔子和孟子。公元前623年,由余病殁,秦穆公悲痛万分,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又为他建造坟墓四座。秦穆公的霸业,不能不归功于倾听由余之谋。

四、结语

纵观秦穆公的三十九年执政经历,尤其是他争霸历程,成功与失败,大起与大落,坎坷与辉煌,莫不与听与不听,听谁与不听谁,听后怎么说怎么办等等息息相关。圣明者,即倾听之人也。“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2]庄公三十二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听贤任能,又有示范标榜作用。“献谋献策,则罔择人,偶然一见,一得一长,虽一卒徒,必亟上推,言有进而无退,虽不善而不诛,则英雄悉致。”[7]法篇·材“胜天下者用天下。”[7]法篇·恤用天下当然包括听天下。

当然,能不能倾听贤能,甚至听天下,这是有高下之分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8]第四十一章上中下三等人士闻道之后的反应层次分明。所以,圣人“六十而耳顺”[9]为政。你看,孔圣人尚且要到知天命的五十之后才能达致耳顺的境界,何况我们一般人呢。清焦循《论语补疏》曰:“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所谓善与人同,就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而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求取他人合理的部分。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不固执己见,而博采众长,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逆于耳、不违于心,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表扬,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欠妥的看法,甚至十分错误的说法不予计较,不斤斤萦怀于心,这样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10]近人钱穆对“耳顺”有精辟解说:“耳顺者,一切听入于耳,不复感其于我有不顺,于道有不顺。当知外界一切相反相异,违逆不顺,亦莫不各有其所以然。能明得此一切所以然,则不仅明于已,亦复明于人。不仅明其何以而为是,亦复明其何由而为非。一反一正,一彼一我,皆由天。”他还说:“目视由我及外,耳闻由外及我,论其自主之分量,微有区别。又目视偏于形物,耳听深入心意。目见近而耳闻远,即古人前言往行,亦可归入耳闻一类。故举耳可以概目。学至于知天命,则远近正反,古今顺逆,所见皆道,皆在天命中。”钱穆先生的这一解说,由外之言论到内之感觉,由知之进阶到知之境界,由明于己复明于人,由知其所当然到明其所以然,层层解析,直达天之命,所谓知命而有以处之,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照此行事。这对我们解读“六十而耳顺”的命题颇有启迪。对于不同的、反对的、难听的意见,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做出什么反应,这既是人生修养的检阅,也是成败得失的关键。其基本原则在于,魏禧所言:“或听于众,或听于贤,或听于能,或听于尊。”或听于敌,或听于古,或听于愚,或听于天下。同时,也要警惕的是,“不听则败,听于私则败”。

当然,在重大的战略决策阶段,务必兼听则明,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而在具体的战争行动之际,不可优柔寡断,莫衷一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11]九变。

听又与说密切相关。正如魏禧《兵谋》曰:“何谓辞?辞令也。……故有以辞全,有以辞败。……阴饴甥有辞,晋人哭且悦,而秦穆公归夷吾,僖十五……烛之武有辞而秦伯戌,僖三十。”辞与战,这又是另一话题了。

总之,秦穆公听于百里,取胜于韩,不听蹇叔,大败于崤,倾听由余,遂霸西戎。而秦国七百年兴盛强大的历史,也在更宽广的语境下验证了“胜天下者用天下”,“胜天下者听天下”的法则。听于古,听于今;听于远,听于近;听于敌,听于我;听于寡,听于众;听于老,听于幼;听于己,听于人;听于言,听于行;听于贤,听于愚;听于反,听于正;听于顺,听于逆;听于天,听于地;听于有,听于无……

诚如荀子所言:“仁人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敌之者削,反之者亡。”[12]秦纪一听者无敌。

胜决于听,圣取于听。

参考文献:

[1]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兵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 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 曾志雄.史记王官之役王官地理定位的思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9):48-51.

[7] [清]揭暄.兵经百篇[M].南京:南京提拔书店,1935.

[8] 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 金德万.六十而耳顺解[EB/OL].(2009-07-24)[2015-08-25].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373336/.

[11] 军事科学院注释小组.孙子兵法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责任编辑朱正平】

“Listening to” of Qin Mu Gong—After Reading Wei Xi’s Theory of War Strategies

XU Tong-lin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njing 210039, China)

Abstract:The language played a unique and important role on the road for Qin State to achieve its greatness. As Wei Xi said in his Theory of War Strategies, “One of Zuo’s thirty-two strategies of war is listening to”, which means putting all heads together and making correct decisions by listening to the subordinates, the crowd, the wise people and the capable people. Qin Mu Gong, listening to Baili, won a narrow victory in the war against Han, while suffered a crushing defeat in Mount Xiao because of refusing to listen to Jian Shu. He finally dominated Xi Rong after listening to You Yu. All the sayings like “Countries will become prosperous if they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their people”, and “Ones who won over the world should use the world by listening to the world” have profound meanings that really deserve listening to.

Key words:Qin State; Qin Mu Gong; Batter of Xiao; War Strategies; listening to

作者简介:徐同林(1960—),男,江苏东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8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01-0037-10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猜你喜欢

秦穆公秦国
穆公亡马
五张羊皮
爱马说
秦国的“拐点”
秦国的东进与东出
瞒天过海
鸡口牛后的故事
从石鼓文看秦国富国强兵思想与后勤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