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合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分析

2016-05-16毛雪卿

中国市场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毛雪卿

[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中国与中亚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使中国与中亚的商品与资本能够实现循环、资源能够得到最优的配置,从而使得双方在更多领域与更多国家能够进行广泛的合作,为实现共同发展、推动欧亚大陆经济的合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优化配置;资本循环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031

1 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他还提出,要通过五个方面来加强沟通与合作以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第一,加强政策沟通。第二,加强道路联通。第三,加强贸易畅通。第四,加强货币流通。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支持,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习总书记关于这个战略构想的提出,有利于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密切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进而推动欧亚大陆经济合作的深化。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拓展将使中亚国家便利地通往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同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相关区域更好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配置市场资源,推动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平衡发展。[2]

2 中国与中亚的合作现状

中亚五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该经济带范围内的国家,除中国以外,都属于内陆国家,相对封闭。这些国家经济还很落后,但是,中亚五国却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包括异常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也包括多种稀有金属块矿产等资源。中亚五国如果通过合理配置国内各种能源,必能使其经济实现腾飞。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吉尔吉斯斯坦在2012年的人口为5.61百万人,能源生产1.75Mtoe;[3]哈萨克斯坦在2012年的人口为16.79百万人,能源生产为164.64Mtoe;[3]乌兹别克斯坦人口为29.78百万人,能源生产为56.75Mtoe;[4]塔吉克斯坦人口为8.01百万人,能源生产1.67Mtoe;[5]土库曼斯坦人口为5.17百万人,能源生产68.03Mtoe。[6]而中国在2012年的人口为1350.70百万人,能源生产为2525.28Mtoe。[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中东五国始终进行着经济合作。比如:2013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承包工程营业额为291714万美元,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承包工程营业额为71188万美元,对塔吉克斯坦的承包工程营业额为44456万美元,对土库曼斯坦的承包工程营业额为209852万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承包工程营业额为70579万美元。[8]同时,中国也会在每年派出一定的人员与中亚五国进行劳务合作,2013年派往哈萨克斯坦31人,派往吉尔吉斯斯坦17人,派往塔吉克斯坦36人,派往乌兹别克斯坦8人。在年末留在这些国家的人有306人、24人、39人、29人。[9]但是这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劳务合作的总数比还相差较多,换言之,通过中国与中亚五国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中国能够为中亚各国提供更多的承包工程合作,并派遣更多的人员进行劳务合作,帮助中亚五国快速发展。另外,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与中亚五国几乎没有对外直接投资的项目,这也说明中国与中亚合作尚处于有待开发的阶段,双方需要进行更多方面的交流、开展更多领域的合作。

中亚五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地广人稀且自然资源丰富。以2012年的能源数据为例,这些国家的能源生产量远远高于他们国内的需求量,哈萨克斯坦的能源产量甚至高于其他四国的总和。如果这些能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么,不仅能够解决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使得能源进口国的需求得到满足,实现多区域的资源最优化配置。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对塔吉克斯坦的出口总额为1748.32百万美元,对土库曼斯坦出口总额为1699.74百万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总额为1783.94百万美元,对哈萨克斯坦出口总额为11001.44百万美元,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总额为5073.25百万美元。[10]不难看出,中亚五国每年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较大,每年都会从中国进口大量商品到自己国内。如果中国能够与中亚五国达成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那么不论是中亚五国进口商品,还是中国进口能源,都是双赢的效果。这对于双方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3 加强合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提出过资本循环理论,而资本的循环并不是局限在一国之内完成的,如果多个国家能够共同完成一个资本循环过程,不仅能够优化各国资源配置,而且能够促进各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中亚五国能源丰富、经济落后,而中国恰好相反。现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就像是进行一次国家间的资本循环。中国作为货币持有者,以货币的形式购买中亚五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中国的货币转化为商品。以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这一阶段就会形成货币与商品之间的运动,即:G-W。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商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劳动力,另一部分为生产资料。中国所购买的自然资源属于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也就是中亚各国出售的能源。但是这些能源需要中亚的工人通过劳动获得,这些劳动是需要支付给工人工资的,支付给工人工资的过程就可以满足当地工人对于货币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存。中国对于中亚能源的需求可以间接刺激当地的就业。

在第二阶段,中国将购买来的能源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消费,经过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一系列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这一过程就会生产出一定量的商品,这种新生产出来的商品,不仅在物质形态上跟原来的生产要素不同,而且价值量也增大了,即商品的价值量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因而创造出剩余价值。用P代表生产资本,用虚线表示生产过程的进行,用W′表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那么这一阶段的公式是:…P…W′。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雇佣劳动力来进行生产资料的加工和生产,所以也可以间接带动中国当地人口的就业。

但是此时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并不能实现剩余价值,只有把劳动力生产出来,并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卖掉,才能完成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变化,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中国作为卖家,将这些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回到市场卖出,这些商品转化为货币,也就通过流通过程实现剩余价值,即实现了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实现了剩余价值。用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用G′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货币,则卖出商品这一阶段的公式表示为:W′-G′。这一阶段是关键性的阶段,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或者不能全部卖掉,那么商品资本就不能顺利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循环就会中断或受到阻碍,再生产过程便会因此遭到破坏。因为商品资本作为已经增值的资本承担者,只有全部完成形态变化,转化为货币资本,才能全部实现剩余价值。因此,可以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转化过程用以下公式表示:G-…P…W′-G′。但是,能源在中国作为稀缺资源,一般不会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而只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国家需要将最合理的能源配置给最需要的地方,以此来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物尽其用。

以上循环结束后,资本价值又回到原来的货币形态上,不过终点的货币资本G′大于预付的货币资本G,但是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保存自己并得到增值。只有通过不断的合作,才能实现对资源或货币的持有。

4 结 论

对于中亚的各国而言,他们的能源是供过于求的,国内不需要太多的能源,因此他们将能源进行出口,通过用商品换取货币的过程,来获得更多的货币,以满足国家在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如果中亚各国闲置过多的能源,一方面不利于他们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中亚各国内部来说,他们自己的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这无疑会推迟他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速度。

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一方面解决了中亚各国经济落后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打通这些内陆国家的不便利交通,给他们带去更多、更新的信息。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自己,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如果能够利用优势、避免劣势的与其他国家合作,那么每个国家都能够按照其最优势的发展方向进行发展,那么这个国际社会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国与中亚各国进行贸易合作,尽可能的消除和降低贸易壁垒,既减少了各国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能够提高合作的效率以及效益。中亚各国每年通过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高达几百亿美元,如果尽可能的消除和降低贸易壁垒,那么各种关税、各种费用都可以有大幅度的减免,对经济落后的中亚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和中亚各国合作的重点还在于能源合作。一方面,中亚各国需要出口本国消耗不完的多余能源换取货币,另一方面中国需要进口本国缺乏的能源来满足国内供给。能源合作对于双方来说,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优选择。这些合作给中国和中亚各国带来了各自需要的商品或货币,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国最迫切的需要,是双赢的最好结果。

不仅如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国与中东的互惠共通,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中国、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合作,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中国、中亚、欧洲,每一个国家既有其盛产的商品,也有其稀缺的资源,如果一个国家只是在本国内进行本国已有资源的配置,那么只能实现国内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如果多个国家共同将这些国家的所有资源整合起来,重新进行配置,那么这些国家都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每个国家都能够分配到自己最需要的资源,也能够将多余的资源转换为资产或者其他商品,因此,这些国家的资源既得到最有效利用,国家也能实现最合理的发展,这其中,参与的国家越多,可配置的资源就越多,那么受益的国家也就会越多,这些国家都会比不参与资源配置的情况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所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对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创新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丝绸之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
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中关系前景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潜力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