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利益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路径分析
2016-12-23王维然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自提出以来,对于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它能为沿线国家带来何种影响,在国内外还存在极大的认识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创造增量利益,并通过增量利益来承担各国调整资源分配、启动经济增长的成本。增量利益须在贸易发展、工业化水平提升、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增量利益;欧亚地区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6)05—0038—07
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仪以来,在国内外受到极大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于究竟什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怎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这说明需要深入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究竟能为沿线国家带来什么,或者说沿线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如何在中国和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之间找到利益重合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提出过不同的丝绸之路的项目与计划,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则使“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些学者的观点比较乐观。如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认为丝路带就是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并提出了不同领域的一体化路径和实施方式。霍建国判断中国与中亚国家有共同发展经历,文化相同、基础坚固,在已有的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进行丝路带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张建伦提出要制定规划,明确产业转移路径;在上合组织基础上成立常设机构,对丝路带的产业转移、贸易投资、旅游观光进行统筹。白永秀将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定义为世界范围内面积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经济总量位居第三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可以帮助世界摆脱经济低迷状态。
许多从事俄罗斯中亚研究的学者则较为谨慎,提出了在欧亚地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周明指出哈萨克斯坦的地缘政治想象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物质收益,为哈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提供了理由。与此同时,在哈民众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如何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合作之路而不是一条“荆棘之路”,是中国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过程中须仔细思考的问题。
孙壮志指出在不谋求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的前提下,各国差异明显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各国不可能始终从“带状合作”中受益,这就会产生利益上的疏离,如果再考虑更加复杂的政治和安全因素,不确定性又会大大增加。丝绸之路经济带虽然体现了多数国家的合作愿景,但短期内也很难获得巨大成功。冯玉军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不是人为强行推动的一体化方案,不是计划经济的结果,而是自然形成的进程,不设时间表。
在国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国政府都表达了欢迎和积极的态度,普京提出欧亚经济联盟和丝路经济带可对接、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光明之路”计划,也有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
Brugier认为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同时也含有要绕开俄罗斯的想法,以便直接与中亚和欧洲开展经济往来。努尔谢伊托夫认为,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补充,其核心是通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Hordk指出,在俄罗斯和中亚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只要欧亚经济联盟建立,就能够促进彼此经济发展。不过近年来中国在中亚拥有的经济软实力影响也越来越大。Gallo认为,由于中国与俄罗斯都对中亚地区各种资源存在需求,因此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会产生摩擦。
瑟拉耶什金认为北京未必能够理解“一带一路”构想会对希望保留自身在中亚区域地位国家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战略,还是地缘政治战略;目前,中方学者提出的所有论据只能证明他们理解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只不过是对未被接受的上合组织自贸区的精美包装;“一带一路”的发展并不是以沿线国家的工业发展为基础,其首要任务是促进中国西部发展;中国学者没有回应区域国家能够得到哪些好处,也没有回答如何看待俄罗斯的作用。
卢贾宁和萨佐诺夫认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关于利用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和发展条件,有时是以非常强硬的命令式的形式提出的,并且不希望伙伴国家做出其他反应(赞同与谢意除外)。拉林提出,中国也并不清楚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俄罗斯则担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影响俄罗斯的利益,采取了谨慎的合作态度。
须注意的是,中亚和俄罗斯学者对欧亚经济联盟的乐观正如中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乐观,双方都存在以自己的思维和观点来判断对方行为的思维模式,而且普遍不了解对方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总体而言,国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结论较为乐观,从舆论界、学术界到地方政府都有大量支持性的论证,且多从中国角度出发论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这与国外审慎甚至疑虑的反应形成鲜明对照。国外的研究结论则既有欢迎,也有疑虑和担心,如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会损害俄罗斯的利益和优势地位,以及中亚国家没有看到如何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获益,尤其是在提升本国工业化水平方面。这充分说明对于究竟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给沿线各国带来何种影响,并没有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使在中国学者之间,也是如此)。
一、增量利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顺利推进的关键
对于究竟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观点将其界定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高铁等交通设施的构建,亦有观点认为其即为自由贸易区。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并未明确何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只是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推动沿线各国开展更高水平的区域合作,形成开放、包容、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本文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在于能够为沿线国家创造价值和利益,正如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是满足了当时各国的不同需求并创造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从而受到了欢迎,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会改变这一基本属性。丝绸之路经济带本质在于为沿线国家创造利益,但鉴于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力相差颇大,这些国家看不到中国如何能够将利益传递给其他国家的路径,因此产生怀疑态度也就在情理之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创造的利益首先体现为增量利益。这里的增量利益是指新创造的、沿线各国能够从中受益的新增利益,增量利益不仅仅是各国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利益,还包括能够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相互合作的制度性因素,当然经济利益的创造是增量利益的基础。增量利益须具有自生能力,即能够持续不断地创造新的利益并不断发展和扩展,从而真正使沿线各国从中受益。这意味着增量利益必须是基于市场经济与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具有自生能力。在实现增量利益机制形成过程中,要避免从中国自我的角度来认识看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位与作用,避免以中国的自我意识推进,上合组织自贸区已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
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改善国民生计,是沿线各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各国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由于各自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等不同,必会产生竞争,而由此引发不同的利益诉求乃至矛盾,都是正常的。沿线各国经济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国内现有资源分配格局和发展政策制约了经济发展,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增长会引发改变现有利益的问题,对不同利益群体会产生影响,而利益受损群体会成为各国推进变革的成本。因此,增量利益的作用在于可抵消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合作中所引发的成本,由于新创造的增量利益不会影响现有利益的分配,避免引起矛盾,通过增量利益使得各国不同利益群体均能受益,或者实现大部分群体受益,这样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获得各国不同利益群体的支持,有助于克服、抵消各国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成本。随着2015年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中亚各国也因俄经济状况恶化而受到严重影响。中亚国家再次深刻认识到本国经济的脆弱性,创造增量利益无疑是会得到支持和欢迎的。
怎样创造增量利益,成为丝路带在中亚地区推进的关键因素,须进行认真深入研究。须明确的是,增量利益绝非是只要中国大量投资就可以立即见效的,而是需要各方的持续付出和努力,形成利于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基础。由于对发展经济所需条件认识不足,许多沿线国家将其参与丝路带获益途径简单地视为中国向其源源不断地提供不计成本的巨额资金,使其经济实现增长。如果各国没有形成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链,而仅仅依靠中国的援助,则与当年苏联对中亚国家的财政支持方式并无差别,这不可能实现各国经济真正发展,而且中国也不具备如此的经济实力。
二、区域性贸易能够促进增量利益的创造
中亚各国主要向区外出口能源和原材料、进口工业制成品,而且在中亚业已形成区域性贸易网络,这为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只是贸易规模在官方统计数据中被极大地低估了。
在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中亚国家对与区外国家(主要是中国)的贸易逆差颇为不满,认为这导致本国企业在竞争中倒闭并造成失业。在看到进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各国对外贸易在解决就业、满足国内基本需求、引入市场经济制度、促进市场要素发育、逐步了解国际市场规则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外贸易的溢出效应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各国的要素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发育、完善,初步形成要素市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贸易的增长促进了区域性市场和中亚国家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形成,也带动了各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需求,并拉动对区域性公共产品的需求,这又会进一步带动外来投资进入各国。
中亚各国均从对外贸易中取得了巨大利益,如土库曼斯坦发展TAPI管线,就是通过对外贸易来进一步促进本国利益最大化。吉尔吉斯斯坦的服装业、乌兹别克斯坦的汽车业、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开采和塔吉克斯坦的铝业的发展,也都是通过与区外国家的贸易实现的。加工贸易已成为促进中亚国家工业发展的新动力,带动了各国加工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中亚国家通过贸易的发展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这会使各国在竞争中逐步具有利益创造能力,通过竞争才能使沿线国家融入世界市场,形成国际竞争力,当然这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丝绸之路还是其他国家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道路,中国的经济规模足以吸纳沿线国家所生产的产品,为其经济发展提供资本、技术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
三、工业化是增量利益形成的基础
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沿线国家均希望中国带动其经济增长,但中国庞大的经济规模和极强的竞争力使得只有极少发达国家能够与中国形成互利的分工体系,大部分沿线国家面临的现实是本国产业是否能够在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中国强大的制造业的竞争力是各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压力,这种压力也成为各国内部反对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苏联对哈萨克斯坦和中亚两个经济区的定位就是原材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地。在苏联时期这里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尽管也形成了如卡拉干达钢铁基地、拜科努尔航天基地以及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企业更多表现为工业飞地,中亚各共和国自身的工业体系并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苏联中央部的管理下,中亚各国还是主要把原材料运往欧洲地区,加工为制成品后再运回到中亚地区。这样尽管形成了紧密的分工关系,但却是违背经济规律、低效甚至负效率的,这也是苏联解体的经济原因。纳扎尔巴耶夫指出,尽管苏联时期的集中计划体制形成各地区间的经济专业化使得一个地区离开其他地区将无法生存,但这大多是经济上毫无意义的一体化,只是为了维护体制的稳定。
独立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也提出发展本国工业的规划,但实际上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并未改善,反而是“去工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能源价格下跌,困难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强化提升本国工业化的政策,只是当前各国多以进口替代作为实现工业化的指导战略,但其成效远未达到各国预期。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经历了部分制造业由欧美转移至日本,后又转移至亚洲“四小龙”,最后到中国的转移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离开中国的转移趋势,这对中亚各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历史性机遇。如果中亚国家能够基于本国优势吸纳一部分产业,将会为其创造出巨大增量利益。
各国须认识到必须基于本国比较优势发展工业,建立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工业而不能单纯追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应中亚国家的工业化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使得各国从现在的利益竞争关系变为竞争与互补共存的关系。较为可行的方式是通过政府保护和出口导向政策的结合逐步转型为具有自生能力的工业体系,从而具备国际竞争力。出口导向可以促进各国建立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满足国内需求的工业体系,解决就业,形成产业内分工。吉尔吉斯斯坦服装业的发展就是基于本国劳动力优势而形成的具有自生能力的典型,当然要实现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形成产业集群,因为真正具有自生能力的工业化一定是以工业链的完整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基础的。提升各国工业化水平,建立起基于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才能使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与中国的产业内分工格局,从而实现各国经济发展。
只有中亚各国的工业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与中国形成产业内分工格局,才有助于形成能够创造新的增量利益的利益共同体,丝路带也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形成命运共同体。中国市场也为吸纳各国产品提供了良好机遇,当各国的工业化水平提升和中国市场相结合,对丝路带的建设会形成良好的促进。
四、地方政府须积极探索增量利益形成路径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多个省区的地方政府纷纷从各自角度论证本地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优势,试图通过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应该说,各个省区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混乱,而且因各地政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未形成清晰准确认识就发表的声明也在国外造成不良影响。各地政府行动中,既存在大量固守旧有思维的做法,如争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核心区等行为的实质就是争取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特殊政策以获取利益;也有对本地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积极探索,如重庆推动的“渝新欧”的成功是基于多年来重庆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一以贯之的政策,从而不但实现本地发展而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实质性的推动作用。重庆通过努力形成了电子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使得“渝新欧”有货可运,各参与方都能从中获益,形成了一个具有自生能力、良性循环的利益生态系统。
丝路带的顶层设计须以基层探索为基础,因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是双刃剑,既可以探索为各国创造利益的合作方式与机制(如重庆发展的“渝新欧”运输),也会因为只考虑地方利益(而且寄希望于中央政府给政策、给资金)的随意作为而引发其他国家的反感。尽管存在诸多不足,在各界对何为丝路带,怎样建设丝路带并未形成共识的背景下,各地的探索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各方面积极探索适合的方式和路径,才能逐步形成对丝路带的准确认识。
地方政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关键在于各地仅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其索要相关利益的招牌还是真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确定经济发展方向与路径。
五、区域性公共产品是产生增量利益的保障
中亚国家之所以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区域性公共产品,这制约了各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独立后,中亚国家一直致力于建立与参与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实就是对区域性公共产品需求的表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满足本国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俄罗斯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之所以被接受也源于此。
实现各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的前提之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当前中亚国家大力推进的工作。区域性公共产品不仅是铁路、公路和电力设施等物质性公共产品,同时也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或经验的需求,可称之为知识性公共产品。从世界范围内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即使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如果未形成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制度体系,依然无法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成熟市场经济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形成,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瓶颈因素,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与政策,如“500天计划”和华盛顿共识,已被证明是不可行的。
市场化和工业化是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工业化要在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中逐步实现。作为转型国家,中亚各国在实现经济发展时,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物质性公共产品,还需要了解如何提升工业化水平、开展国际经济合作,要具备优良的政府治理能力,界定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及制定的制度,这些也是中亚国家迫切需要得到的区域性公共产品。工业化过程中,政府的治理作用颇为关键,正如日、韩和中国的经验所表明的,其中中国的转型经验对中亚国家无疑更具有借鉴价值,即政府创造条件实现经济转型与增长并提供制度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与转型的跨国经济学越来越看重政治组织、政府治理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特别是将俄与中国对比,政府治理与政策优先选择引发了更多思考。应该说,俄罗斯、中亚国家虽然偏好政府主导的政策选择,但在政府如何制定恰当政策并有效实施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当前,中亚国家普遍建立各种经济开发区和工业特区就是对中国经验和路径的一种借鉴,哈萨克斯坦设立了9个不同类型和定位的工业园区,却规定这些经济特区一般为25年的运营期,这个时间限制对其所希望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治理在经济增长中如何有效发挥作用是一个复杂且难以把握的问题。张军指出,中国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一个具有长远目标和中性的强势政府才有足够的组织上的激励去执行和维护经济发展的战略。
中亚国家在推进经济转型与改革时,也需要政府能够制定恰当的政策并有效实施。渐进型改革中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提升,政府如何定位自身作用,这是中亚国家迫切需要了解的。俄罗斯安全类公共产品具有供给能力,也掌握着欧亚地区的区域合作主导权,但难以提供各国需要的全部区域性公共产品。从国家治理与经济转型来看,俄采取的激进政策使得其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去工业化严重,因此俄在发展经济方面难以为中亚国家提供符合要求的区域性公共产品。
中国在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方面的经验与制度能够对中亚国家起借鉴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中国外溢的不仅仅是资本、技术,同时是市场经济制度和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市场经济转型的经验,这种经验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而言是值得借鉴的。在不对政治制度做大幅改变而通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或者说将“市场”与“政府作用”——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相结合方面,中国具有最为丰富的经验,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为宝贵的。正如林毅夫指出的:“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这种秩序稳定性,理性行为也不可能发生,所以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分的。”要保证政府始终明智而不是不明智地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对于中亚各国政府来说,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国经验的外溢,过去中国的开放是学习、引进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制度和经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中国以自身的发展经验对沿线国家的引领。对不同类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会在中亚地区形成综合性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这也符合该地区的发展现状与要求,从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保证。
六、通过增量利益形成中国与俄罗斯的共同利益
俄罗斯与中国在欧亚大陆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然也存在利益竞争,关键在于要形成求同存异的机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造新的共同利益,如经济利益。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加入的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源于俄罗斯提供了中亚国家所需的政治、能源、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只是俄罗斯更多是依靠传统联系和现有资源满足,很难在经济上创造新的增量利益,只能分配现有经济利益。王维然指出,仅凭现有成员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化水平,欧亚经济联盟无法成为具有利益创造能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与丝路带的结合,可以为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在于俄罗斯如何认识开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俄罗斯须改变以地缘政治思维看待一切区域合作的事宜,并实现对经济结构的改造和制造业的复兴,否则任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不可能成功。俄罗斯的工业化水平成为其短板。在2015年经历了能源价格下跌带来的严重影响后,俄罗斯如果能够转变思维,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摆脱能源型经济路径,那么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一定会促进中俄之间的经济合作。
如果不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创造,即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架构再完善,都不会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只会再次成为其沉重的包袱。俄罗斯已经认识到欧亚经济联盟的货币一体化尚不具备稳固的经济基础。
俄罗斯依然在思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是强化还是削弱了欧亚经济联盟的经济基础。要想真正实现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那么一定是以俄罗斯实现工业化、市场化为基础的,而不仅仅是当前谈论的基础设施建设。
俄罗斯要实现经济发展,开展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机遇,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不仅仅取决于中国,要清醒认识到俄罗斯在地缘政治考虑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可以实现双赢,只是这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俄罗斯不能实现工业化、市场化,即使实现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那也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俄罗斯将会固化商品销售地和原材料产地的路径,而这种模式只会激化俄国内对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与开放的反感情绪。
丝路带建设成功的基础是为沿线国家创造共同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其中关键的一环。线沿国家要在中国经济的强大竞争下实现经济发展,要通过发挥中国大市场吸纳效应,带动各国实现工业化。沿线国家要和中国形成紧密经济分工体系,实现互利共赢。而增量利益的创造是沿线国家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前提,但这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须深入扎实地研究沿线各国的不同需求及各自利益,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共同利益机制一旦发挥作用,中国与沿线各国就是长期持久的利益伙伴,而且这一利益机制不能仅从中国角度出发,须考虑到其他伙伴的利益。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也就是中国为沿线国家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发挥大市场吸纳作用的过程。由于中国实力有限,加之周边国家的现实发展阶段和工业化程度,这将是一个漫长且困难的过程。因此,中国不应该追求短期效果,而是要耐心推进,须认真分析中国的条件、能力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需求,也要认真分析沿线国家的条件、能力和对中国的需求。
当前,学术界对丝路带的研究亦应从关注宏观论证转向具体国别问题的研究。国内自2013年以来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不多,但对沿线国家包括周边国家的具体真实情况能够有清晰准确认识的研究成果则寥寥无几。在不了解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因素以及各国发展经济所存在的优势与困难的情况下,丝路带相关合作项目的提出必然潜伏着极大风险,这一问题解决不好,不排除会出现“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的结果。
避免过分依赖能源业,但至今未实现实质性改变。
(12)为符合WTO标准,哈萨克斯坦对3512项商品征收低于欧亚经济联盟的关税,目前哈平均关税6.5%.欧亚经济联盟为10.4%,在四年人市过渡期结束后,哈将再次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商谈这一问题。
[责任编辑: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