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题多解、小题大做”锻炼思维品质

2016-05-15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保正玉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实根综上判别式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保正玉

“一题多解、小题大做”锻炼思维品质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保正玉

“小题大做”,是我们平时在解题训练中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小题”不仅仅是指填空、选择这类小巧灵活的客观性题型,也指比较容易掌握和解决的题;“大做”则是对这样的“小题”一定要重视,“小题”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极好载体,通过解剖“小题”,更有利于掌握基础,也是攻克大题目、难题目必不可少的阶梯.本文试图从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两个方面“小题大做”,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小题: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本题为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问题.此类问题是不等式的重要题型,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问题,由于其中既含有参数又含有变量,能有效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织“法”成网,串“解”成链,“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既可以培养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一、从集合的角度切入

思路导航1:若不等式f(x,m)>0的解集为B,对任意x∈A,则不等式f(x,m)>0⇔A⊆B.

解法1:若判别式Δ=(m-1)2-4≤0,即-1≤m≤3时,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

若Δ=(m-1)2-4>0,即m<-1或m>3时,不等式x2+(m-使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只需(0,2]⊆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1,+∞).

解题反思:分判别式Δ≤0和Δ>0两种情况讨论,不等式ax2+bx+c>0对任意实数x恒成

二、从方程的思想切入

思路导航2: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方程f(x)=x2+(m-1)x+1=0无实根、两等根、两不等根小于或等于0、两不等根大于或等于2.

解法2:若方程无实根,则判别式小于0,即(m-1)2-4<0,解得-1<m<3.

若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则判别式等于0,即(m-1)2-4=0,解得m=-1或m=3.

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且两根大于或等于2,则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1,+∞).

解题反思:充分借助图像,利用二次函数、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求解的关键.

三、从函数的思想切入

思路导航3:运用函数思想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最值,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f(x)=x2+(m-1)x+1,则f(x)≥0对一切x∈(0,2]都成立⇔f(x)在x∈(0,2]上有[f(x)]min≥0.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1,+∞).

解题反思:f(x,m)≥0对x∈A恒成立⇔[f(x,m)]min≥0;f(x,m)≤0对x∈A恒成立⇔[f(x,m)]max≤0.对于较复杂的函数最值问题常可以借助导数法求解.

四、从数形结合的思想切入

思路导航4:如果不等式中涉及的函数、代数式对应的图像、图形较易画出时,可通过图像、图形的位置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得参数范围.f(x,m)>g(x,m)对x∈A恒成立⇔对x∈A,函数y=f(x,m)的图像恒在函数y=g(x,m)的图像的上方.

解法4:不等式x2+(m-1)x+1≥0对x∈(0,2]恒成立⇔不等式x2+1≥(1-m)x对x∈(0,2]恒成立,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函数f1(x)=x2+1(0<x≤2)与f2(x)=(1-m)x(0<x≤2)的图像,则由题意知,函数f1(x)=x2+1(0<x≤2)的图像与函数f2(x)=(1-m)x(0<x≤2)的图像相切或函数f1(x)=x2+1(0<x≤2)的图像恒在函数f2(x)=(1-m)x(0<x≤2)的图像的上方.

当1-m≤0,即m≥1时,函数f1(x)=x2+1(0<x≤2)的图像显然恒在函数f2(x)=(1-m)x(0<x≤2)的图像的上方;

当1-m>0,即m<1时,若函数f1(x)=x2+1(0<x≤2)的图像与函数f2(x)=(1-m)x(0<x≤2)的图像相切,则x2+1=(1-m)x,即x2+(m-1)x+1=0的判别式Δ=(m-1)2-4=0,所以m=-1,此时x=1∈(0,2],所以m=-1时,函数f1(x)=x2+1(0<x≤2)的图像与函数f2(x)=(1-m)x(0<x≤2)的图像相切,易知切点的坐标为(1,2);若函数f1(x)=x2+1(0<x≤2)的图像在函数f2(x)=(1-m)x(0<x≤2)图像的上方,当且仅当2>f2(1),即2>1-m,所以m>-1,所以-1<m<1时,函数f1(x)=x2+1(0<x≤2)的图像在函数f2(x)=(1-m)x(0<x≤2)图像的上方.

综上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1,+∞).

解题反思: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辅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它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利用此方法从几何的角度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关键是解读不等式所表示的几何意义.

五、从分离参数的思想切入

思路导航5: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运用不等式的相关知识不难推出如下结论: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in;若对于x取值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数,都有f(x)<g(a)恒成立,则g(a)>f(x)max.(其中f(x)max和f(x)min分别为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法5: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g(x)在(0,1]上是增函数,在[1,2]上是减函数,

所以[g(x)]max=g(1)=-1,又不等式x2+(m-1)x+1≥0对一切x∈(0,2]都成立⇔m≥[g(x)]max,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1,+∞).

解题反思:分离参数法实际就是函数思想的应用,即通过分离得到形如m≤f(x)或m≥f(x)的不等式,从而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过求函数的最值来解答(变形的目的).

综上,以上典型例题所给出的解法和分析点评就是处理恒成立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果在数学学习和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如此展开思考,指导学生如法进行解题实践,那么经过长期训练,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种分析思考与归纳总结的习惯.最终,当学生独立面对一类新的恒成立问题的研究对象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G

猜你喜欢

实根综上判别式
判别式在不定方程中的应用
具有非齐次泊松到达的队列 模型的稳态分布
集合测试题B卷参考答案
Value of Texture Analysis on Gadoxetic Acid-enhanced MR for Detecting Liver Fibrosis in a Rat Model
全国名校必修五综合测试(B卷)参考答案与提示
根的判别式的应用问题
判别式四探实数根
实根分布问题“新”研究
二次函数迭代的一个问题的探究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一个错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