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无声却有情

2016-05-14傅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特校生花妙手

傅辉

2015年12月31日,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弥漫着节日的气氛,老师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孩子们的表情里充盈着喜悦。这不仅是因为元旦即将来临,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传来――特校2015届职高班毕业生丁宏升,将于当晚登上央视舞台!

中央电视台CCTV-15音乐频道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播出“乐进新年2016跨年之夜”盛典,其中第45个节目《妙手生花》是由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丁宏升参演的正是这个节目。

该节目不仅打动了无数普通观众的心,更是深深打动了特校师生的心。特校学生多为听障孩子,他们虽然无法听见美妙的旋律,但却能看懂优美的舞姿,因为其中不少舞蹈动作,取材于师生们熟悉的手语,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美伦美奂,极具感染力,激起了师生情感的共鸣。

这里的学生因为身体原因,生活接触面相对较窄,他们单纯、善良、敏感。丁宏升的央视亮相,大大增强了这一弱势群体的自信,这份自信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丁宏升的事迹象一粒充满生机的种子,在特校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994年9月,丁宏升出生在信阳市浉河区的一个普通茶农家庭,从小双耳失聪。这个模样周正、乖巧伶俐的男孩,一直生活在一片寂静的世界里。9岁那年,他被送到特校寄宿学习,从此在特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度过了12年难忘的时光。

在特校期间,丁宏升品学兼优。他学习刻苦,勤学好问,尊敬老师,乐于助人,小伙伴们都喜欢跟他在一起,大家一致推举他为班干部,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2009年,15岁的丁宏升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信阳市文明学生。2012年,他升入特校职高班学习美术,被全校师生一致推选为学生会主席。

在职高班学习期间,丁宏升踏实勤奋,成绩名列前茅。除了不放松学习外,他还为同学们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因为学校性质特殊,管理模式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比如宿舍的分配,是“大孩带小孩”,高年级的学生宿舍会住进年龄较小的同学。丁宏升经常会为小弟弟们打开水、洗衣服、刷鞋子。他总是耐心教小同学叠被子、整床铺、擦桌椅。谁有了心事,他热心化解;谁遇到难题,他帮助解决;谁有了进步,他随时表扬。甚至,谁的头发长了,他会拿出理发工具,为弟弟们理个可爱的发型。

在同学们的眼中,他们的这个学生会主席如父如兄。

一天早上,细心的丁宏升发现入校不久的小强强神情不大对头,小家伙偎坐在被窝里迟迟不愿起床。凭借多年照料小同学的经验,丁宏升知道强强准是出了“状况”。伸手一摸,果然发现强强尿床了。丁宏升看着强强羞红的小脸,示意他不必紧张,没有关系。随后,丁宏升巧妙地支走其他舍友,端来热水,帮强强擦净身子,换上衣服,并把强强的被褥抱到朝阳处晾晒。刚才还不知所措的强强,红扑扑的小脸儿上重新露出笑意。事情虽小,却体现了丁宏升善良温暖、关爱他人的情怀。

学生的本分是学习。在职高班,丁宏升勤奋刻苦,善于学习。他不仅在课堂上跟老师学,跟书本学,课外活动在丁宏升眼里也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每逢“助残日”,特校常常会举办一些文体活动,每次丁宏升都积极参加。他留意活动的组织程序,用心揣摩每个人的角色,看老师如何指挥,领导怎样讲话。主持人的一招一式,每个环节的上下衔接,都是丁宏升关注和学习的地方。一次,杨峥老师打算编排一个舞蹈,毫无基础的丁宏升也来报了名。杨老师找来视频,指导孩子们观看学习。因为无法听着音乐找感觉,孩子们只是机械模仿。但丁宏升却与众不同,他不仅能够把每个动作模仿得维妙维肖,而且居然能按照杨老师的要求,把面部表情表达得活灵活现。这一发现,让杨峥老师欣喜不已。

比杨老师更开心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丁宏升自己。这个生活简单,心态阳光的聋哑少年,有着充沛的感情和强烈的表达欲望。他虽然无法开口,但他发现舒展的身躯,灵动的眼神都可以替代嘴巴“说话”。当他第一次伸开双臂,手舞足蹈,他感觉到他想说的话,好象早已蛰伏在他的血液中、骨髓里,随时可以用躯体和四肢畅快地表达,他很享受这个美妙无比的表达方式。

丁宏升爱上了舞蹈,他想把热爱的事物传达给更多的人,他要尽情展现!于是,美术专业的丁宏升,果断改学舞蹈。他多次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这个学习标兵,又成了文艺骨干,深受大家喜爱。2013年和2014年,丁宏升分别被评为市级和省级“三好学生”。

学习舞蹈光有天赋还不够,要想学好,必须苦练,同时还须专业指导。然而特校缺乏师资。正当丁宏升发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立志学习舞蹈而苦于求教无门时,有如天意一般,特校恰巧分配来了一位专业舞蹈老师郭珮珮。郭老师的到来,对丁宏升而言既是雪中送碳,又是锦上添花。丁宏升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从此,他克服年龄大、骨骼硬等困难,跟着郭老师苦练基本功,汗洒练功房。

在特校领导班子的关心支持和郭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丁宏升的舞蹈专业素养突飞猛进,在2015年河南省聋人单招高考中,一举考上郑州师范学院特教学院。

大学生活开阔了丁宏升的视野,让他结交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朋友,也为他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

新生军训结束不久,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开始在2015年新生中选拔团员。怀揣梦想的丁宏升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丁宏升凭借大方得体的举止,扎实深厚的舞蹈功底,以及在特校职高班的活动历练和经验积累,征服了面试考官,终于如愿以偿成为艺术团的新成员。

丁宏升对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向往已久。著名的残疾人舞蹈《妙手生花》就来源该艺术团。三年前该舞蹈在《出彩中国人》栏目一经亮相,大获好评,《妙手生花》也因此成了该团的保留节目。“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团员毕业离开,新团员补充进来。2015年,丁宏升成了《妙手生花》的新生力量。

丁宏升非常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更加珍惜参演《妙的生花》的机会,他勤学苦练,和伙伴们切磋舞艺,分享他的所感所得,他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排练中。虽然常常一身汗水,一身疲惫,但他内心充满希望,快乐无比。

在郑州师范学院残疾人艺术团的公信号里,这样介绍《妙手生花》――这是一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他们身着黑色服饰,只有一双手臂是鲜红的。这种红色是那么地鲜艳,像火焰,像花朵,像霞光。他们通过手语这种具有生命温度、灵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美好的憧憬和热切的渴望。

丁宏升觉得这段话是对这段舞蹈的诠释,也是他心灵的感受。他在用年轻的生命纵情舞蹈。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妙手生花》这个舞蹈他一跳,就从郑州跳到了北京,跳到了央视的舞台上,他也因此成为特校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个登上央视舞台的毕业生。丁宏升不仅为母校争了光、为职高生励了志,而且为全社会弘扬了正能量。

2016年元月14日,丁宏升放寒假回到了家乡,专程回了一趟母校,看望特校的领导和老师们。

他依然阳光,一脸笑意,只是在谦逊忠厚中多了不少成熟与稳重。

老师们关切地询问他的大学生活,问他是否交了女朋友。一向大方的丁宏升腼腆一笑,他认真地告诉老师,目前还不打算考虑个人问题,现在重要的是要把本领学好。对未来,他有自己坚定的目标。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手语无声,却激情四射,传达出丁宏升的一腔壮志豪情!

祝愿年轻的丁宏升再接再厉,阔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的佳绩!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特校生花妙手
张春波
要下雨啦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对镜贴黄花
人的一生不过是叮叮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