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品特沉默风格成因之探索
2016-05-14王燕
王燕
摘要:沉默是哈罗德·品特戏剧艺术的典型特征,也是“品特式”风格的精华所在。沿着时间的轨迹,从童年、青年、中年三阶段,层层深入地挖掘促使品特成为一代“沉默大师”的种种原因,同时简要揭示沉默在其不同创作阶段的出现规律,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剧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戏剧;沉默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4008903
荣膺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戏剧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素有“沉默大师”之誉。沉默既是其戏剧艺术的典型特征,也是品特式 (Pinteresque) 风格的精华所在。因此但凡论及品特的著述都少不了提及“沉默”。从笔者所掌握的多份涉及品特沉默的资料来看,尚未有一项研究专门探索品特缘何钟情于沉默。迈克尔·贝灵顿在其权威著作《哈罗德·品特的生活和作品》中对品特沉默特质的形成做了不少有益揭示,但该书旨在全景展现品特的生活和创作,无意就某个单方面深入剖析,因此围绕品特沉默艺术而展开的讨论难免琐碎斑驳、零散不全。为了填补这项学术缺憾,本文拟将从历史、传记和文化多层面入手,沿着时间的轨迹,深入追踪品特之所以成为一代沉默大师的种种原因。
一、童年:孤独历程烙下的沉默之印
品特出生于伦敦东区哈克尼的一个裁缝家庭。20世纪初,他远在波兰的祖父母为躲避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逃亡至英国。这个大家庭信奉犹太正教,每年都聚集一堂庆祝逾越节。死亡天使的象征性降临是逾越节庆典的一部分。天使降临后大家要保持长时间的静默。这肃然一片的寂静给懵懂的品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虽然亲戚众多,品特却是双亲膝下唯一的孩子。父母整日忙于生计,儿时的品特多数时候形单影只,几乎没有玩伴。这种状况即便在他六岁上学后依然维系。长期的独处促成了他内向、喜静、热爱幻想的性格[1]。
1939年二战爆发,伦敦东区成了德军的重点轰炸目标。时年九岁的品特,被迫离开父母,转移到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避难。和他一行前往的是二十多个年龄不等的男孩儿。在康沃尔留居的一年对品特影响至深。他敏感而内向,突然与父母分离,从喧闹熙攘的伦敦来到穷乡僻壤,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棚屋,睡的是坚硬冰冷的木板,难免倍感失落,时常被思念和担忧所煎熬。在童年的品特看来,“和父母分离无异于死亡”。在康沃尔静谧的幕布下,品特敏感的内心被浓浓的乡愁所吞噬。
如果说逾越节仪式上的静默在品特头脑里播下了第一颗沉默的种子,早年的长期独处奠定了他对沉默的习惯和适应,在康沃尔避难所感受到的静谧则无疑给品特的沉默认知涂上了孤独、悲伤和死亡的气息。
二、青年:从文艺实践中领略沉默之美
品特深爱祖母范妮。她性格强悍,“不喜做家务,最热衷的事情是欣赏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唱片”。范妮的音乐细胞代代相传,影响了整个品特家族。儿时的品特一定在祖母那儿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贝多芬交响乐那极富戏剧性的停顿。青年时期的品特依然热爱贝多芬的音乐,常常和朋友们就此展开讨论。品特的挚友迈克尔·古德斯坦认为,“贯穿于贝多芬整个艺术生涯的是对停顿的使用,强有力的停顿仿佛成了他发明的专利。其他作曲家也曾经使用过停顿,却无法制造贝多芬音乐所独有的震撼。”虽然贝多芬音乐里的沉默于无形间塑造了品特的艺术修养,但作为一位日后以沉默见长的剧作家,品特需要通过大量的戏剧实践来感受沉默所蕴含的剧场力量。
从1951年8月起的一年间,品特受聘于一个在爱尔兰巡演的小剧团。该剧团的经理是阿纽·麦克马斯特(Anew McMaster,1894—1962),简称“麦克”。他还担纲男主角,是身兼老板和演员双重身份的最后一代艺人。剧团的保留剧目是一些民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名剧、古希腊悲剧和时下流行的惊悚剧。品特在当时只是个初涉舞台的新手,观众多是嘈杂粗野的乡民,时常喝得醉醺醺地坐在台下。演出过程中,麦克大多时候只是敷衍了事,任由观众漫不经心。但在每场演出的节骨眼儿,他都会突然爆发出一股震慑力,仅通过一个字、一句台词、一个姿势,就能令喧闹的剧场霎时安静。(Billington 38;“Mac”79,82)麦克这种魔咒般的剧场控制力是他持久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着实令品特大开眼界。舞台上的短暂瞬间居然能使喧闹的剧场顿时安静,制造出令人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段经历成为品特对沉默戏剧力量的最初体验,于潜移默化间奠定了他重视沉默的戏剧艺术观。
毋庸置疑,品特对贝克特充满崇拜和敬仰。不容忽略的是,贝克特向来都是以沉默而闻名的作家:他“沉默寡言”“非常喜欢沉默、孤独和宁静”。他的人生和作品如出一辙,都是“在沉默中一步步走向绝对的沉默”(焦洱,于晓丹 21)。品特对贝克特的作品眷恋不已,难免不受其沉默气息的感染。也许正是出于对沉默的共同青睐,才使品特自一接触就迷上了贝克特,而贝克特也在十年后与品特一见如故。
至此,品特对沉默能量的认识仍仅徘徊于潜意识层面。迈克尔·贝灵顿曾在采访中直截了当地问:“你第一次意识到停顿所蕴含的戏剧力量是在什么时候?”品特眼前一亮,回答说:“那是1952年在伦敦帕拉蒂姆剧院看杰克·班尼表演时悟到的。”[2]杰克·班尼是美国著名喜剧演员,在20世纪30至60年代红遍大西洋两岸。评论说他“几乎不依赖话语来博观众一笑”“他一言不发,凝神思考的样子最可笑”。可见,班尼的幽默感主要源自富于深意的沉默。这一点对品特影响至深。
很快,品特对沉默戏剧力量的理解就再一次通过实践观摩而得以固化。1952年底,他受聘于唐纳德·沃尔菲特剧团,在伦敦国王剧院参演8部莎士比亚经典剧。不同于随和幽默的麦克,沃尔菲特喜欢独裁专断,是个不折不扣的旧式家长。虽然桀骜不驯的品特与沃尔菲特的关系并不融洽,但在长达三个月的排练和表演中,他充分领略到沃尔菲特的台风,钦佩“他能把握时机,给沉默的瞬间注入超强电伏”。品特对沃尔菲特饰演俄狄浦斯王的情景记忆尤深:当舞台上的灯光全部投向俄狄浦斯,他背向观众,全场都期待他开口说话,“他能将这一瞬间尽量延长,直到大家紧张得肚子都开始痉挛,他会于突然间一转斗篷,面向观众。在我看来,那种气势简直无人能及。那一瞬间所散发的野性魅力实在是太了不起啦!”
通过这些丰富的文艺体验与戏剧实践,青年时期的品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沉默艺术观。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打戏剧创作伊始,品特就表现出对沉默的异常偏好。他的处女作《房间》不仅塑造了沉默若铁的丈夫形象伯特,还包含47个暂停(pause),1个静默(silence)和12个表示话语停顿的破折号。再鸟瞰他的全部剧作,其间充盈着形式各异、长短不一、无处不在的沉默符号。单单表示停顿的沉默指示词,就有7种形式:“长时间的静默”“静默”“短暂的静默”“长时间的暂停”“暂停”“短时间暂停”“稍微暂停”。另外他的剧本中还存在大量长短不一的停顿符号,包括六点停顿(……),五点停顿(.....),四点停顿(....),三点停顿(…),两点停顿(..)和破折号(—)。多方证据显示,品特在剧本创作和舞台导演中对停顿符号之间的细微差别极为敏感和重视。例如,品特在观看了《证据收集》的排练后,给扮演亨利的演员提出这样一条建议:“我在剧本里标出了三个顿点(...)的暂停,你怎么把它改成两了个顿点(..)呢?”后来这个演员意识到:在这一情景下,“两个顿点的暂停意味着亨利只是随意编了个幌子来隐瞒真相;而三个顿点的暂停则暗示亨利的谎言是精心酝酿的结果”,能起到一语三关的特殊效应。可见,在品特戏剧中,每一个无声沉默都是剧作家苦心安排的结果;演员不可以随意发挥、草率处理;研究者更不能马虎大意、等闲视之。另外,在品特剧本中还存在着更为丰富的“以滔滔不绝的话语形式而呈现”的隐喻式沉默。这些种类繁多、频频亮相的沉默不但可以影射神秘模糊,制造威胁隔阂,还可揭示人物之间的冲突对立,透露个人内心的矛盾斗争,在强化戏剧张力、制造悬念方面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耐人寻味的是品特对沉默的使用风格并非一成不变。笔者以囊括品特29部戏剧文本的电子数据库为基础,使用微软文本处理程序精确统计出在品特戏剧文本中表示沉默的符号的出现频率,并将每一部剧作中沉默符号的出现次数与该剧本总字数之比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沉默在品特的中期剧作——“回忆喜剧”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19‰),早期剧作——“威胁喜剧”次之(近乎15.5‰),而晚期剧作——“政治剧”中出现的频率最低(仅有9‰)。
三、中年:在危机中体验沉默之痛
品特的第一任妻子是薇薇安·莫晨特。她在与品特相识前,已是流动剧团里小有名气的演员了,而品特却是个毫无经验的新手。两人婚后在伦敦西区一座公寓大楼内租住了一套简陋的两居室。薇薇安在繁忙演出的间隙,还要给嗷嗷待哺的儿子喂奶。品特则靠打零工和饰演一些小角色来养家糊口。一家人生活得艰苦而拮据。60年代初,随着《看管人》一炮走红,品特声名鹊起,经济实力迅速攀升,一跃成为社会新贵。品特一家的住房条件也不断升级,直至搬进伦敦市中心一栋高雅的六层豪宅。这座私人宅邸坐落于摄政公园附近的汉诺威台。因为鲜有访客,这栋房子“给人留下的经久印象是富丽堂皇却清冷幽闭”。这种疏离的状态不仅是房子给访客留下的直接印象,也是品特一家三口关系的真实写照。
与品特社会名望和经济地位同步发展的是他家庭内部日益深重的矛盾。相形于大红大紫的品特,曾经居于上风的薇薇安在事业上日趋衰落。也许是出于对这一点的抗衡,“薇薇安鄙视一切知性的东西,还大张旗鼓地摆明这一点。事实上,所有品特喜欢的她都厌恶,甚至包括板球”。夫妻间的不合导致品特自1962到1975十多年间,不断滋生婚外情。其中持续最久的是与BBC才女主播琼·贝克维尔长达7年的隐情。1975年品特与贵族出身的传记作家安东尼娅·弗雷泽夫人一见钟情。两人虽然各自都有家庭,安东尼娅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他们还是为了爱情,毅然抛弃原配,同居到一起。1978年安东妮与前夫达成离婚协议,而薇薇安一直拖到1980年才与品特正式离婚。薇薇安虽然与品特感情不和,却始终没能走出被抛弃的阴影。她陷于孤独和绝望,长期郁郁寡欢,终于1982年因酗酒过度而溘然辞世。品特的独生子丹尼尔本来才华横溢,很早就展露出文学创作的天赋,但不堪家庭破裂的重创,先是辍学牛津,当了一段码头工人,然后彻底与父亲断绝关系,过上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3]。
自从《回家》大获成功后,品特的戏剧创作出现了瓶颈。他突然受够了以房间为中心的威胁剧,欲尝试新的创作方向,却苦于没有灵感。再加上一系列内忧外患的困扰:婚姻的僵局,婚外情的诡秘,离婚的纠结,儿子的崩溃,前妻的抑郁而亡。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品特的个人生活陷入浓重阴鸷的沉默。这种精神状态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其创作当中。与其早期的威胁喜剧相比,品特中期的戏剧,诸如《地下室》(The Basement 1966)、《风景》(Landscape 1967)、《沉默》(Silence 1968)、《往昔》(Old Times 1970)、《独白》(Monologue 1972)、《背叛》(Betrayal 1978)、《无人之地》(Family Voices 1980)、《一种阿拉斯加》(A Kind of Alaska 1982)等,都被厚厚的沉默迷雾封锁起来,情节多由回忆的碎片拼贴而成,人物之间充满疏离与背叛。这一阶段的戏剧被统称为“回忆剧”。在这些剧本中,沉默成为不可或缺的建构元素。一方面,它们是表现人物陷入回忆或若有所思的直接工具;另一方面,由于回忆的模糊和不确凿,戏剧的情节往往破碎、不连贯,沉默成为勾连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的唯一桥梁。回忆剧的语言饱含浓郁的沉默,神秘感和模糊性最为强烈,在气质上也更接近诗歌。这些戏剧突出反映人际间的背叛、隔阂、孤独和痛苦。如果人生阅历不够,或缺乏对品特创作背景的了解,理解起来就有障碍。
众所周知,品特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打破了惯守的沉默,越来越积极、公开地致力于反对压迫、捍卫人权的政治活动。他于2005年12月录制发表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致辞成了对美国霸权政治毫不留情的正面抨击。他同情弱小,反对霸权的鲜明政治立场,使他获得了“愤怒的老人”的称号。与此相呼应,品特晚期的戏剧创作也以尖锐露骨的政治批判为主导。鲜明的政治立场、对强权政治的直面谴责都与沉默格格不入,因此品特政治剧中沉默成分的含量最少。相形于其早中期创作,品特政治剧的艺术价值也相对来说是最低的(Esslin 73)。可见沉默的多寡与艺术价值高低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沉默之所以能给人带来更持久和玄妙的审美体验就在于它的神秘、模糊和不确定。在品特的戏剧世界里,那些种类繁多、频频亮相的沉默时而编织成宁谧的背景,为剧中人物展示意义重大的肢体动作创造契机;时而又幻化为火山口或温泉眼,让贯穿于剧情之中、涌动于文字之下、郁积于人物之心的戏剧张力、疑惑悬念、情感暗流或汩汩流淌,或喷薄而出,或燃烧升华,或一泻千里。沉默为观众洞见剧中人物的意图提供窗口,为他们揣摩剧情蕴意搭建平台,还为他们经受心灵震颤腾挪时空。品特饱含沉默的戏剧语言是对现实话语的逼真反映,他那充满沉默的戏剧文本是对时代精神的折射。本文对品特沉默大师身份的由来加以分析,旨在敲开对品特沉默艺术研究的大门,同时呼吁学界对包括品特作品在内的代表先锋潮流的“沉默的文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岚.《山地语言》中的女英雄——兼评品特戏剧中的女性形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
[2]杨静.品特戏剧中人物塑造的后现代特征[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3).
[3]陈红薇.《虚无乡》:品特式“威胁主题”的演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3,(1).
Exploration on the Reasons for Harold Pinters Silence Style
WANG Ya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Silence is the typical feature of Harold Pinters drama and the essence of Pintersty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arious reasons for Pinters path to becoming the silence master from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middle age and briefly reveals the occurrence law of silence in his different creation perio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ence and the artistic value and its role in the drama.
Key words:Harold Pinter; drama; silence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