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策略

2016-05-14王俊卿

中小学校长 2016年4期
关键词:师范生研究者理论

王俊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4—0039—0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知识更新,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从教学者逐渐地向研究者转型、过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并且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差异性和个性化的尊重和引导。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但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

理论层面:教师需要实现自我更新。整体上来看,目前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被动的,表现出教师从事科研并非发自教师个人的强烈愿望,而是在外部的要求下进行的。但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就不可能完全凭借学科知识,或教育理论的学习来实现,而使教师摆脱这种被动局面的途径,就需要教师从自身发掘内在的“自助”需求,通过开展研究摆脱传统教育理论和政策的限制,通过研究张扬自我个性,实现存在的价值。首先,需要激发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在动机,以及教师对研究本身的认可,发现实现自我更新的内在需求,这就要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提升教师对自身专业价值的认识,并体会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要坚决杜绝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教师只是某些课程的执行者,或只是实施某些专家意图的机器。因此,在理论层面上为教师准确定位为研究者,是基于其内在发展及自我更新的需要。让改革转变成教师自觉发动革新的愿望,从而在改革的过程中,让教师感觉到有这个能力和信心去做好这件事情,对自身发展承担更多的权利和责任,比如在教学实践中随时发现各类问题,上述方面都有待教师自己去发掘、解释和解决,产生研究的兴趣。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应由教师自主决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研究素质。

实践层面:教师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教育理论必须以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并作为理论的最终目标。从教师实际的育人活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离开学校和课堂的研究是空洞的、抽象的、没有根据的研究。从上述角度来看,对于教育研究的实践,也必须牢牢地植根于学校和课堂,必须和教师的各个方面有直接的、切实的联系,必须立足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教师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下,面对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特个性的学生。因此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不可复制的、变动的,使从事育人活动的教师不断地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实际问题,需要创造性地加以解决。教师研究与专职科研的不同之处,也就在于研究选题来自于实践,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术,自由度较高,工作与科研同步进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与应用理论对实践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教师研究必须与育人任务结合起来,因为要更好地育人,所以要开展科研。而教师研究与育人任务的统一,正是在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师自己的科学研究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深化和完善理论,使理论能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二、多方位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历经师范生的专业社会化阶段、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阶段、合格教师的专业社会化阶段。因此,想要让教师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和能力,就必须抓住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个阶段。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从目前我国教师的课程设置来看,主要涉及如下“三大”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涉及“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等综合性的文化知识系列课程”,内容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二是学科专业课程,涉及“数学、中文、物理、化学等”,占到总课时的约五分之四。三是教育专业课程,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比例非常少。而恰恰是教育类的课程,能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因此,首要的措施就是合理设置教学课程,增加教育类的课程。在上述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是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教育专业课程在其总课时比例中均占到五分之一以上,日本就曾经调整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例,明显地加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分,集中体现在教育基本原理、教育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等方面。上述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相比之下,我国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非常薄弱,应该给予加强,需要增设培养教师教育理念的课程,比如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病理学、比较教育学等。此外,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学、测量与评价等课程也应列入考虑范围,从而促使教师不但具有成为研究者的意识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研究技能。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从师范教育阶段角度来看,目前在我国师范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理论脱离于实践,实践也脱离于理论,这样的现象导致师范生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实践中也难于获得反思、探究的知识,阶段性的教育实习、偶尔的教育见习,难以满足培养师范生研究能力的需求。在上述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的“职业发展学校”是非常好的范例。在由大学教育与中小学合作创办的新型教师培训学校中,改善了原有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开展教学、家访、教研会、教学实验等措施,让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负责师范生的培养,从而为师范生带来新的思想、知识与技能,开启研究的大门,为今后参与教学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尚需结合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培养模式。

注重开展校本培训。从师范生成功地迈向教师岗位之后,很多学生感觉到自己知识欠缺、实践经验缺乏,在职进修的愿望非常强烈。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在职培训的形式通常是培训会、讨论会等,个别学校对教师进修非常重视,而且有实力的学校会送教师去脱产进修,但脱产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是近些年来较受教师欢迎的进修形式,很多国家对这样的模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院对中小学教师开展“六阶段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发展。校本培训在学校真实的背景下开展,可以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而且可以丰富教师的职业生活。就我国教师校本培训来说,应强调如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教师的问题定向能力,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恰当选题的能力:二是加强教师的信息认知能力,即准确的识别信息、评价信息;三是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即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及其教育的调整与反馈;四是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技术,通过一定的理论工具、手段和技巧,比如调查、访谈和实验等,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演绎,求得解决问题之道,并将认识深化到理论层面,升华为方法论。

三、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保障

资源保障:教师成为研究者,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包括获取相关信息、与其他学校信息交流等所需要的消费。一是学校需要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中心,收集并购买相关的图书资料,以及建立信息容量大、更新快的互联网。二是学校可以成立专项科研基金,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教师开展研究。三是学校需要实行适当的财政倾斜制度,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四是教师研究需要研究人员的指导,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智力资源保障,包括建立与其他院校的合作关系、学校骨干教师研究的支持与培养、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培训中心等的支持。五是教师需要时间保障,研究应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师科研工作应计入课时,作为衡量工作量的标准之一,并可以根据教师研究的表现给予奖励。

制度保障:为了营造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氛围,首先在教学方式上一定要积极革新,勇于突破传统、单一的理论说教方式,而将理论授课与实践需求相结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等,培养教师的反思艺术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学术组织,提供讨论、交流的场所,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比如创建科研社团,开展各类教育科研竞赛,举办科研成果展,召开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做报告,编辑出版文集等,为教师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与场所。通过沟通与合作,以及研究成果共享,可以规避重复性研究,从而有效地避免学术资源浪费的现象。校长应确立鼓励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办学理念,并带头加入研究当中,成为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起到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学校兴起研究的热潮。要科学地评价教师,引导并鼓励教师做研究,将科研工作视为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标,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依据。尤其对取得科研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彰。要不断地健全激励机制,及时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促使教师提升成就感,从而带动更多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严加红]

猜你喜欢

师范生研究者理论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