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日组诗

2016-05-14ByPatriciaHooper

英语学习 2016年4期
关键词:诗节项链松树

By Patricia Hooper

On the last morning of summer

my garden revives, flaunting1

its golds, crimsoms, and yellows—

one dance before disappearing.

A damp2 chill near the woodpile.

Now only the cedar waxwings3

stop by the feeder, excited

acquaintances here for a morning,

breakfasting, hurrying south.

Mice move to the cellar, spill

seeds in the storeroom, die

in the mouse traps. I toss4 them

into the pine grove5. Nothing

stirs6 on the forest floor.

Leaves fall to the porch, litter7

the lawn under the maples.

Raking8 this morning I find

my grandmothers locket9, buried

for thirty years under the moss.

The leaf pile goes up

in smoke, sending

its sparks into the branches.

For a few seconds they float there

under the other stars.

夏季的最后一个清晨里,

我的花园复苏了,炫耀

它的鎏金、绯红与明黄——

在消失之前的最后一舞。

一股湿冷寒意逼近柴垛。

如今只有太平鸟还会在

饲料槽边停歇,激动地

相互做伴共享清晨时光,

用毕早餐后,急着南飞。

老鼠把窝挪到了地窖里,

在贮藏室乱撒种子,死

在捕鼠夹上。我把它们

扔进了松树林。没什么

会在森林的地板上撒野。

树叶落在门廊上,枫林

下的草坪满是枯叶凌乱。

今早耙地时,我发现了

祖母的项链吊坠,三十

年来都被埋在苔藓下面。

落叶堆上升为

青烟,向树丛

里迸射着火花。

有那么几秒,它们飘浮

在另一片璀璨星光之下。

评价

帕特里夏·胡珀(Patricia Hooper)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现居北卡罗来纳州,以诗歌创作为主业,常年向《哈德逊评论》(The Hudson Review)、《诗歌》(Poetry)、《塞沃尼评论》(The Sewanee Review)等知名文学期刊供稿,出版的诗集中较为出名的有《在眼角处》(At the Corner of the Eye, 1998)和《亚里士多德的花园》(Aristotles Garden, 2003),曾分别为她摘得Bluestem Award for Poetry和Laurence Goldstein Prize这两项大奖。此外,胡珀还热衷于儿童文学创作,与他人合作编著的童话故事集广受读者好评。《秋日组诗》对林间动物的拟人化描写,大抵正是出于她这种童心童趣,但寄景抒情的写作方式和平稳恬静的语调,却又令这些简短诗句颇有些成人般的哲理气息。

这首组诗循序渐进地描绘了从初秋到深秋的季节发展过程,各个段落所述景色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互有牵连。夏末秋初的姹紫嫣红也许是晚开的花朵,抑或是早熟的果实,被喻为“消失之前的最后一舞”的这场“复苏”却并不显忧伤,好似临近午夜、魔法即逝的盛装的灰姑娘,虽然顾影自怜,作为读者的我们却知晓还有着更美好的未来可供展望。不过在枯叶焚为青烟之前,第二和第三诗节的情调确实因萧瑟寒意而显得有些低落:南迁的候鸟叽喳进食后便匆匆上路,夏日的最后一丝温暖也被它们夹在翅下悉数带走;准备越冬的老鼠大肆破坏此前“复苏”的成果——秋收的果实和种子,于是诗人设了捕鼠夹并弃尸原野,只待腐尸化作养分,供给来年的繁花硕果。经由胡珀的平淡笔触,人与动物的交锋已读不出怨恨或是残忍,反而成为了自然界再寻常不过的食物链及物质循环关系。第四诗节中,诗人的视线依旧停留在“森林的地板”,秋意却已更深一层,“草坪满是枯叶凌乱”。秋耙能够改善土壤,预示着未来的播种与收获,诗人挖出的祖辈首饰便如同大地对这辛勤劳作的褒奖。组诗的末段由地表转至天空,焚烧秋耙后积聚的“落叶堆”,与此前的花园“复苏”一样,都是季度的完结仪式;如“璀璨星光”般耀眼的火光虽然短暂,却比夏末的艳丽色彩更为夺目,而胡珀也不再作“最后一舞”类的比喻,想必是已心怀喜悦地期待冬的到来。

胡珀的《秋日组诗》以植物的生长及衰败过程为主线,穿插了大量人为干预的情节,力求表现人与自然间的互动和融合,认可二者差异之余,也强调和谐共处。“花园”、 “柴垛”和“落叶堆”等景物的形成皆须借助人力,“储藏室”和“项链吊坠”也说明诗人的活动范围以农庄为主,与原始自然的接触仅限于路过的太平鸟和扔鼠尸时踏入的松树林。人类农业劳作固然仰仗自然环境,但也为后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令候鸟得以歇脚饱餐,老鼠轻易大快朵颐。尊重自然无须以完全牺牲人类活动为代价,护粮心切的胡珀也会从容地杀死贪吃的老鼠,并“把它们/扔进了松树林”,以完善松树林自身的生态系统。通过适当维系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界限来获得二者的共赢,这便是全篇组诗想要表达的生态观;不论其对错与否,至少在胡珀的自家宅院里,她已能安然享受耕作和野景的双重乐趣,笑看夏去秋来,静等冬至春近。

1. flaunt: 炫耀,夸耀。

2. damp: 潮湿的。

3. cedar waxwing: 太平鸟。

4. toss: (轻轻地或随意地)扔,抛。

5. grove: (尤指树木排列成行的)树丛,小树林。

6. stir: 活动,跑来跑去。

7. porch:(房子或其他建筑物入口处有屋顶的)门廊;litter: 把(某处)弄乱,使……满是杂物。

8. rake: (用耙子)耙,耙平。

9. locket: 纪念品饰盒(通常坠在项链上,供珍藏爱人照片的小盒)。

猜你喜欢

诗节项链松树
丢失的项链
雨天
雨 天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松树
找项链
《采薇》里的深情
松树
真心假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