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态环境危机的难题成因与破解之道

2016-05-14万希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府主导生态危机制度改革

万希平

摘 要:生态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探寻解决之道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焦点。危机原初肇事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制度。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使生态危机蔓延。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遇到多重叠加性困难。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从根本上讲要走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新模式,具体包括:制度改革为根本,即厘清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市场完善是重点,即合理规范逐利边界,健全市场运行秩序;公民参与为依托,即培育环保意识与责任,共享美丽中国发展成果。

关键词:生态危机;环境治理;政府主导;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6)04-0034-06

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寻求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的深层根源和解决途径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自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总目标下,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我国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顶层设计之中。建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具体愿景规划,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生态破坏与环境危机事件非常严峻。从多地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到山西煤矿塌方、福建PX爆炸、天津滨海危险品爆炸等,一系列关系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生态环境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深层原因值得我们思考,寻找彻底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治理方式更值得我们研究。

一、成因之源: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显现

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危机事件出现了集中规模性爆发的新特点,其破坏程度、波及广度、治理难度的严峻形势摆在我们面前。分析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原因,首先就得从寻找生态环境危机根源入手。

(一)危机原初肇事者: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制度

20世纪60年代,生态环境危机开始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式爆发。这一问题最早出现在自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当时学界和环保主义者把肇事者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发展背景下,资本家为占有更多生产资料和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展开除对工人阶级之外的第二种“剥削”,即对自然界过度开采利用的生产方式以及为再生产发展提供相配套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这种剥削的后果是破坏了生态自我修复限度和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导致大规模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从社会制度层面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内核,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双重矛盾造成的双重危机。詹姆斯·奥康纳从资本主义社会双重危机的事实入手,以逻辑倒推方式分析资本主义危机的成因。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重”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重危机“所反映的是资本对劳动所拥有的社会及政治性的权力,以及资本主义所固有的走向实现维度上的危机,即资本的生产过剩的危机的趋势”

[1](p.283)。奥康纳认为,这种危机内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制中因而无法破解。

尽管经典马克思主义者也考虑到资本家的利润动机可能会造成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并带来生态问题,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并未预见到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修复能力衰退的严重程度,并由此造成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的生态危机。为此,奥康纳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归结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无限增殖的内在扩张逻辑与生产条件无法持续提供与此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和规模等条件之间的矛盾,即“第二重”矛盾。马克思曾把生产条件主要概括为属于客观因素的自然条件、属于主观能动性因素的劳动力条件以及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一般公共条件(包括技术工具、政治结构、历史文化因素等)。奥康纳认为正是因为生产条件被资本家的非理性、反生态所掌控,“自然界作为一个水龙头已经或多或少地被资本化了;而作为污水池的自然界则或多或少地被非资本化了。水龙头成了私人财产;污水池则成了公共之物”[1](p.296)。这样,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导致经济危机,而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又更加疯狂向自然要积累条件,由此反过来导致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则又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这样,资本主义陷入一个“双重危机”的泥潭之中。

(二)危机蔓延:快速发展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随着第三波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和“能源危机”时代的到来,原来集中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危机迅速波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是受此危机影响的重要地域。原来以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矛盾产物正在进行着大转移,当前发展中国家正在饱受生态环境危机带来的种种困扰和危害,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成因何在?中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与西方经历的生态环境危机有何差异?

由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显现最早始于工业化大发展时期,追溯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需要探寻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轨迹,这可为我们厘清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显现基本脉络。

纵观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长期以来的农耕文明孕育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生态秩序。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党中央逐步确立和完善了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尤其是对工业现代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走强。基于改革开放的国家大战略发展需要,为了尽快夯实国民经济基础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市场经济在中国如同双刃剑:一方面,中国工业化加速度发展带来了高经济增长,实现了国民财富的积累夯实;另一方面,由于引进西方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制度性保障措施尚未完善,一些领域的不诚信、不公平等道德滑坡现象开始在社会各个角落蔓延。中国生态环境危机也是在这个时间点显露苗头,并快速波及开来。可以说,生态环境危机表面上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问题,实际上深层次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出现了问题。因此,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危机如同孪生兄弟在中国是同步发展起来的。

那么,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危机呢?马克思曾经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一切终究归结为竞争”;“由竞争关系造成的价格永恒波动,使商业完全丧失了道德的最后一点痕迹”[2](pp.72.75)。而这些主体的竞争,即资本对资本、劳动对劳动之间实则是以人性为基础的竞赛。因此,如果把市场经济的贪财本性归为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这实际上只是一种道德责备与批判,倒不如指向更为深层次的私有制引发的逐利竞争,如果非要加上一个附属条件,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竞争。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批判市场经济,实则是批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造成的资本家的贪婪本性。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批判和揭露,而且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制造这种“贪婪”者的生产方式本身以及处在生产力金字塔尖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社会体制下,占据塔尖的生产关系由于掌握的权力而具有了资源的分配权,这种干预造成社会不公平,出现了贫富的对立;而“贫穷是大量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是“诱使人们进行持续的竞争斗争”的一个必要特征[3](p.133)。因此,当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引发贫富差距的过程中,这种社会不公便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走向占有自然资源的恶性竞争,因而出现了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危机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之国情。

二、治理难题:中国生态环境危机的叠加性特点

当前,如果说发达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的起因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之间的双重矛盾。那么今天与西方国家的经历相比,中国这种后发型国家,国内生态环境危机矛盾更为复杂,呈现出叠加性特点。

(一)成因的叠加性

从生态环境危机产生原因看,其复杂性尤为突出。第一,内外因叠加。中国生态环境危机既有来自于自身特有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发达国家进行生态殖民的原因。在中国工业化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叠加时期,早期工业化粗放式的快速发展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浪费,同时早期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完善在某些领域造成的恶性竞争加剧了生态环境危机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技术和资本优势把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工厂大量转移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凭借人口红利和自然界资源优势以及优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外资,从而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虽然这一身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加速度,但为此在生态上付出了惨痛代价。所以说,今天中国的生态环境危机掺杂了世界资本垄断掠夺的因素。第二,累积性与突发性叠加。分析近几年中国影响较大的生态环境危机事件发现,长期以来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失衡与环境破坏往往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如突发性泥石流事件表面上看是极端恶劣天气导致的,但探求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上游植被乱砍滥伐、炸山挖石会加剧事件的严重性。这些突发性原因不好控制,但累积性原因可以合理避免。因此,天灾背后人祸原因是中国当下环境治理的重拳出击对象。第三,特殊国情与世情接轨叠加性。

一方面,中国是资源大国,讲的是总量,既是曾经储备量大国也是现在的消耗量大国;另一方面,当前一些资源储备已经过度被开采利用甚至枯竭,而消耗量因为人口基数大的原因还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人均占有和消耗上是资源小国。但西方发达国家以中国人口基数大做文章,指责中国是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制造者,因此应承担更多责任。

(二)种类的叠加性

今天中国生态环境危机处于全面爆发期,既有传统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现代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有的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如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极端天气叠加人为破坏地表山脉,就会增加山洪泥石流等危险事件的发生。有的是需求与反需求叠加,如中国PX项目选址往往会遭到当地民众的抗议,一方面现代化发展需要PX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其对当地环境可能有潜在危害遭到抵制。有的是各种危机叠加,如现在大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环环相扣,十分脆弱,一旦某一方面发生突发性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将会处于瘫痪状态。

(三)危害的叠加性

当前,全球化把地球变为一个村落,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危害远比早先在发达国家更为严重。除传统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失双叠加外,在互联网“秒”信息传播时代,这种危害会加速传播蔓延,造成对国内国际双重影响。就国内而言,生态环境事件爆发后,公众首先寻求的是政府官方的应对策略,这实际上考验的是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在危机爆发到政府做决策之前这一段时间,如果官方新闻信息不能及时跟进,在社会上就给谣言传播提供了机会;尤其对真相不清楚的公众而言,这些谣言导致人心惶惶甚至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也会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加大政府对受灾地区群众的安置工作难度。就国际而言,在国际外交中,生态政治化和政治生态化趋势日趋鲜明。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一个地区或国家发生的生态环境危机事件,借助网络传播到全世界。一些国际舆论和政治压力有时会起到帮助作用,但有时会加剧后果的严重性,这直接影响到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地位。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中国生态环境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分量和地位。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既然生态环境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今天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依然难逃此难,那么,在环境治理方面,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构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平衡发展模式?

三、难题破解:走向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4](p.39)。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意味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被置于国家战略高度。抓住环境治理的牛鼻子,关键在于政府出狠招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以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此,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化的价格杠杆调节不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从根本上讲要走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新模式。

(一)制度改革为根本:厘清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p.129)。用法治维护社会公平,以社会公平护航生态文明发展。今天,生态环境治理已经被置于制度化建设的高度,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指明了发展的思路。

在这方面,当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达国家环境治理模式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固然可以借鉴其在制度方面的成功做法,主要通过“生态化市场力”作为最佳解决方案,即发挥“利伯维尔场的典雅与美德”的价格杠杆机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也认识到市场不可能兼顾一切,市场经济中的利伯维尔场理念滋生出的利己本能对生态环境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本性必然会使得企业主将环境成本外化出去。如果用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

作为“控制环境行为的规制”[6] (p.175),人们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以成本核算的方式去保护环境。表面上看,这种做法符合马克思讲的人类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自身利益展开的基本论点。如果把污染许可证作为商品由国家或企业进行拍卖交易,那么,在“金钱决定一切”的指挥棒下,富人花钱购买资源环境消费服务,穷人可能因无法支付清洁空气、干净水源而被排除在享受之外,这事实上加剧了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平。这显然又违背了马克思的社会公平理论。

可见,作为“边污染边治理”的后发型国家,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西方的环境治理模式。因此,在制度设计上不能回避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因为如果从市场经济本身的逐利本性看,它的价值追求导向确实会诱发对生态环境的危险行为。所以,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社会制度是规范其行为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主导立法作为杠杆就比价格核算和道德教化更为有效。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是保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关键所在。同时,中央政府要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这一点上,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共同所有制和为了整个共同体的利益而对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以及财富分配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7](p.205)。这一概括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共同所有制中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不能改变;二是以民主的方式推进财富分配方式的公平化。这两点对于今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启示意义,即社会主义不反对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恰恰可以通过国家掌握自然资源的公有特性起到统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以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条件,以分配制度的健全消除社会不公平,从而保障人们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二)市场完善是重点:合理规范逐利边界,健全市场运行秩序

中央出制度,关键在于与制度相配套的政策入细入微地具体执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市场体制改革走向不断完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治理提供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的有力支撑。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从供给侧源头加大环境治理与保护力度,为需求侧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头治理的逻辑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对于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最大的创新在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如何更好地兼容的发展模式,最难的创新也是如何更好地把社会主义的为公性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逐利本性有机结合。在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价值原则中,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的制度设计上的总体要求。这一点恰恰体现出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之父艾哈德曾经指出:“市场经济的深刻含义在于,把市场上的自由原则同社会平衡和每个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上的负责精神结合起来。”[8](p.1)这一经济伦理恰恰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良性循环的秩序性保障。由此,社会(公共领域)是个体有机的组织,个体(私人领域)是社会的活跃分子;社会(公共领域)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市场经济(私人领域)是社会的市场经济。显然,公共领域讲公善,私人领域讲私德。公善与私德之间,实质上反映的是关于国家整体发展观的价值原则与市场经济逐利的道德边界之间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社会主义公善的价值支撑,同时也需要合理的利益刺激原则激发人们的创造动力与发展活力。以创新推动发展绿色化就成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善有机统一的新出路,也是当前中国环境治理的新理念与新要求。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让发展创造经济价值与绿色创造生态价值进行创新性融合,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二者价值的有机统一实际上也创造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社会价值,从而达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健全市场运行秩序上,政府需要为保障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鼓励经济主体以绿色为原则、以发展为动力、以公善为目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境界。

(三)公民参与为依托:培育环保意识与责任,共享美丽中国发展成果

大自然作为人类的无机身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马克思直接把人视为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9](p.49)。没有自然界,没有人,失去这个前提,一切创造无从谈起。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第一,培育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过度消费、铺张浪费是个体层面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顽疾。在环境教育方面,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宇宙观中激发保护自然的意识,深刻认识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根基保障作用,从而在认识层面和伦理层面给予自然界更多的关怀与尊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俭以养德的修身教育中汲取精粹,培育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

具体来说,不仅应把节约作为美德在全社会传扬,还应从政府层面出台对节约予以鼓励、对浪费予以限制的相应法规措施,并以法治与德治双管齐下的方式培育节约习惯,倡导低碳环保生活。

第二,倡导理性消费观念:从“更多”走向“更好”。结合现代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不等于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非理性、扭曲的消费,是消费的极端化表现。过节约的生活是正确消费观的表现,但节约不等于不消费,而是一种理性消费,即合理满足人们正常生活需要。这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生态环境共享原则中倡导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重要体现。因此,从“更多”的过度消费走向“更好”的理性消费,不是正确消费观的回归,而是整个社会发展文明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社会公众人物、青年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形成示范引领、模范践行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带动整个社会树立起有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第三,开发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激发公民参与的主动性。当前,低碳出行、低碳住宅、低碳消费越来越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新追求。为更好激发公民建设绿色健康生活,就需要不断创新政府工作思路和方法。如科学规划与建设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集成开发建设绿色人居住宅、完善生活便利服务系统、为城市居民做好“零对接”的公共服务全覆盖。在农村,政府通过市场高效率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搭台引导新型农业化发展,为农村的绿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与西方完全靠市场价格杠杆调节做法相比,中国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已经凸显出中央顶层统筹设计的制度优越性特点,铁腕治理环境的政府主导思路和策略也体现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这是中国未来走出生态环境危机、走向生态文明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6][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刘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7]C. Duncan. The Centrality of Agriculture: History, Ecology and Feasible Socialism, Socialist 2000[M].London: Merlin Press, 2000.

[8][德] 路德维希·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M].祝世康,穆家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政府主导生态危机制度改革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破解高职校企合作困境的政策性策略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