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三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2016-05-14李月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三字经关联理论对比研究

李月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以最佳关联为切入点,对比赏析了赵彦春,王宝童,Giles的《三字经》英译本,分别从文体文辞特征,意象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翻译时译者需结合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需求和企盼,译文需要符合读者及作者的认知语境,以期得到最佳关联,对比发现赵译本在以上两个方面是最佳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 《三字经》英译 对比研究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启蒙教材。在格式上,《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不仅是中化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全人类的骄傲。《三字经》英译本就值得格外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尝试从关联理论视角对比赏析赵彦春,王宝童,Giles的《三字经》英译本,从文体文辞特征、意象选择方面展开进行。

一、关联理论

Sperber 和Wilson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就是人类的认知假设,人类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关联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就言语交际来说,交际双方所说的话都必须和整个话题以及对方前面所说相关联;人们正是根据话语之间彼此关联的信息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格特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形成了关联翻译理论。赵彦春(1999)认为,鉴于翻译行为动态的认知关联性特征,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现象有着迄今为止最强的解释力。Gutt(2004)明确指出,翻译不仅涉及语码,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而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寻找到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并进而确定交际者的隐含。“寻求最佳关联”应该作为译者翻译的指南,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

二、关联理论视角下《三字经》英译本对比研究

1.文体文辞特征。诗歌的形式,并非只是一种花瓶式的摆设,而是因其极大地有助于诗情诗理的表达而构成诗歌内容的一部分(张智中,2008)。《三字经》的突出文体特征是三字、押韵、经典,其“简”与“韵”的独有特征是它千百年来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以第一节为例。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赵译: Man on earth, good at birth.

The same nature, Varies on nurture.

Giles译: 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Their natures are much the same;

their habits become widely different.

王译: At first mankind, is kind at heart,

With natures alike, but habits apart.

赵译文以三词对译三字,保证了三字经原文突出的行文特点——简洁凝练。另外在韵式上,赵彦春译文采用aabb韵式,与三字经原文aaba或abcb汉语传统韵式相对应,整饬不伤原韵。王译看上去与赵译一样,有相对应的措辞和诗体形式。但仔细分析会发现王译虽工整,却并不是严格三词格,如第一节例文中的第二行就不是三个词,这与其书名“The Triword Primer”所表明的三词格并不一致。另外通观整篇译文会发现,在韵律上,王译没有明确的,对应原文韵律的音步,因此原文的诗学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Giles翻译《三字经》的初衷是借此让西方人更好的学习汉语,整篇文章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加解释,译文是无韵散体,这在体裁上与原文不对等,译文局限在语言层面的解释和翻译,然而形式和内容是彼此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舍弃了三字经原文最突出的行文特点与韵式特色,原文的诗学特征没有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因此,就诗歌文体文辞特征的比较而言,赵译能够使译文读者更好地体会原诗的形式之美,从而取得较大的语境效果,读者付出的推理努力就较小就可以理解原诗,欣赏原诗的韵律之美,关联性也就较强。

2.名词意象选词。

以第11节为例。

原文: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赵译: Stress piety more, than your lore.

Learn some numeracy, know some literacy.

Giles译:Begin with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And then see and hear.Learn to count, And learn to read.

王译:Be filial and humble, then see and hear

To learn the numbers and classics dear.

“知某数,学某文”中的“某数”和“某文”指的是要求蒙童学习的算数和语文。赵译选取numeracy 和literacy恰好对应原文,numeracy 意为识数,计算能力,literacy意为识字,有文化,做到了忠于原文,选词精妙。Giles译文中将知某数译为to count,意义偏向数数,与算术并不对等。王译为the numbers 和classics. numbers 是数字之意,并非算术或数学,与“某数”不对等;classics指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学习,是较高阶段教育,与原文儿童教育的起步阶段相悖,并且译文本身the numbers 与the classics,是初级教育与高级教育相混杂,自身存在逻辑问题。因此赵译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文认知语境,使读者用最小努力推导便可获得最佳关联。

三、结语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语际间的阐释运用,译者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正确理解原作意图,对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出恰当的判断和估计,采用适当的策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者的意图。成功的翻译应该让目的语读者,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获得最恰当的理解。通过对比赏析赵彦春,王宝童,Giles的《三字经》英译本,分别从文体文辞特征和意象选择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翻译时译者需结合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需求和企盼,译文需要符合读者及作者的认知语境,以期得到最佳关联。对比发现赵彦春译文在文体文辞特征,意象选择方面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82.

[2]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5.

猜你喜欢

三字经关联理论对比研究
朗朗韵味话经典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汉藏数词对比
基于语用学的虚拟语气研究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