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6-05-14吴汝林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演讲营造阅读

吴汝林

【摘 要】语文教学强调的是对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培养,且口头语言排在第一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一分钟演讲,营造说话氛围,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看电视,复述新闻、故事,搭建课堂以外说话的平台,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演讲;营造;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顾名思义,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何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一分钟演讲,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说”和“写”是人利用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内在思想,传承文明的两种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语文”一词作过一段权威的解释:“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联在一起,就是语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关键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说话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文学修养与胆量,具备了前者,还要有敢于说话的胆量。而演讲就是一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很好方式,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笔者利用课前一分钟,通过让学生即兴演讲,或按编号轮流演讲,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这一年来,笔者吩咐班干部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根据所给题目进行即兴演讲,这些题目都是最新发生的新闻时事或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事情。如《节日特色》《环境保护》《吸烟》《小说人物介绍》等。学生通过一年的即兴演讲,促进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营造说话氛围,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因此笔者根据每篇课文的各自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愿意说,喜欢说,锻炼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训练他们说话的能力。比如《桥》这一课,在学生读到“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笔者引导学生“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先写一写,再说一说。例如有的学生说到“孩子,对不起,是我害了你……”,有的学生说到“你要坚持住,我马上来救你。”等等。又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当教学到“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笔者创设情境:当老人的遗像被我们收起时,海鸥们的举动又是那样让人吃惊,所有的海鸥都大声鸣叫着朝遗像扑过来,飞动的翅膀形成了一个白色的漩涡,使我们几乎无法脱身。海鸥们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它们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些什么?学生听了这一番话像炸开了锅似的,在小组中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说。这个情境,把学生想说的欲望都引出来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老爷爷,这几天你去哪儿了?你在过去十多年里,一到冬天,每天必来,但为什么这几天不见你呀?我们很想你!”有的说:“老爷爷,你为什么走到画里去了,这几天,我们天天都在湖边的围栏上等着你,但始终都没见到你。”还有的说:“喂,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带走我们的老爷爷,你跟他是什么关系,你要知道,他是我们的亲人。”看到学生举起的小手,听到他们流利的说话,老师的心里比蜜还甜。当他们愿说,想说,敢说的时候,他们的表达能力就在一天天提高。

三、加强课外指导,搭建课堂以外说话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沟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堂是主阵地,但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行益于课外。”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老师应为学生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利用生活资源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训练。

(一)看电视,复述新闻、故事

电视是传播文化、信息的重要工具。电视节目富于教育性和娱乐性,也是知识的源泉。坐在家里就可知道国家和世界大事。电视的特色即动作和声音同时刺激感官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还因为动作本身容易感知、记忆,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有人说:“一张画胜过千言万语。”而一幅具有动感特色的电视画面,对语言发展尚不完善的幼儿来说,其意义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另外电视对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能起到积极作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刊登的一份报告指出,父母不让小孩看电视也许是个“错误”,因为调查发现,每天看两个小时电视的学龄前儿童比不看电视的小孩学业表现更为突出。报告称,年龄在两岁至三岁间的孩子,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他们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高出10%,因为看电视可以让小孩子增长见闻,学习各种良好的社交和学习技巧,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电视在家庭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大部分学生回家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视,因此笔者利用电视这一传播工具,让学生看电视后复述内容,从而让孩子在复述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笔者把看电视新闻或自己喜欢看的有故事情节的动画片作为每天的作业,与家长说清楚让孩子看完后必须复述内容,家长还要评价。家长都很支持这项工作。当学生在家复述给家长听之后,还会利用下午上课前进行新闻交流或者故事交流。

(二)借助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人生视野的拓展,心灵和思想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因为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了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就和人的身体发育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滋养心灵的精神营养同样要丰富而全面。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有更多复述内容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小学是培养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总是埋怨学生“不会说话”,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因为复述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激发学生即兴表演和演讲的主动性。简要复述是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概括要点,并且组织语言进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当教师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时,同时布置学生复述所看课外书的内容,每周在阅读课时间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式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一精辟的阐述,体现了口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的方法是多样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总结教学方法,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多给他们信心与希望,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肯定会有所发展的。

猜你喜欢

演讲营造阅读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