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活动的研究及分析
2016-05-14张亚天王旭晨
张亚天 王旭晨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同样面临着风险隐患,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遇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很多企业运用了套期保值的方式,希望以此来控制企业的风险,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各企业运用套期保值的方法并没得到良好的效果,文章中针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套期保值活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 套期保值 研究
一、金融衍生工具与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工具也被人们称为“金融衍生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以传统金融工具为背景发生的演变。金融衍生工具自上个世纪中后期出现,进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根据不同的类型大致分成以下几种常见工具:一种是根据金融产品形态进行的划分,可分为独立式和嵌入式两种衍生工具;一种是按照基础工具的种类进行的划分,可分为货币、利率、股权产品、信用等类型的衍生工具;一种是针对金融交易场所的不同进行的划分,可分为OTC和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一种是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性进行的划分,可分为期权合约、互换合约、远期合约、结构化合约以及期货合约等金融衍生工具。
套期保值指的是通过以上提出的一种或套期工具,进行躲避企业在各种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套期保值是决定企业决断是否正确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套期保值利用的得当,就会在企业经营或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市场需求,还可以有效的预见到市场在未来一定时期中的变化,通过套期保值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躲避金融风险的场所,为企业中的经济效益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套期保值活动
从风险管理的流程角度出发,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将原有资产转变成组合式的风险管理,虽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很多金融风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文中主要借鉴了近些年的相关文献资料,以便为后期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保证,下面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套期保值活动进行了再现和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首先建立套期保值的风险组合,具体的表达式如下:
从以上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风险组合可以针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描述,在排除套期保值的数量基础上,套期保值的风险组合与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
(二)模型的分析
以下通过选取样本的方式,对市场中的25家衍生证券和原生证券进行了数值整合与调查,根据上文中最后的公式,我们可以将其中的系数看作为1,然后设定的几种风险为相等的数值,那么n=1,由此可得:
通过该公式,可以通过这些公司的数据,估算出企业的分别在原生和衍生证券下的风险总量。如果金融衍生工具和原生金融的风险关系一致,套期保值的比率都为1,那么这种套期保值职能作为降低金融风险而存在,如果大于1,那么其中的风险组合数值会继续增加,由此可以证明衍生金融工具对消除金融风险的情况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
这个分析结果主要在于金融市场自身存在着制约性因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以及参与者行为的不固定,导致了套期保值不能完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
三、相关的解决办法
(一)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与法治环境、产品结构、市场规模以及定价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果这几个方面严重滞后就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衍生市场及商品的发展,还会造成严重的风险,因此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政府或相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对各个企业进行综合管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通过正确的引导来促使各个企业在使用该金融衍生工具,以此才能真正的实现套期保值的最佳效果。
(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
国家应该对市场中流通的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统一的整合与管理,设置独立的监管部门负责其监管工作,通过不定期的方式对市场中以及企业运用的金融衍生工具和相关的内容进行监督和排查,严格控制并杜绝一切违规的活动。对套期保值的相关活动进行多层化的管理,积极带领各企业运用科学化的手段实现套期保值,并通过建立监管的责任制加强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度,完善企业中套期保值的体系,如果发生一切损失严惩责任人,全方位杜绝投机之路问题的出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的套期保值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有着警示的作用,但是企业不应该盲目的完全信任于这种套期保值活动,如果在实际的过程中,对套期保值数据控制不当,还会为企业的增加更多的风险。企业领导人和决策人要正确认识套期保值,它并不是一种投资,更不能为了从中获取利益而完全的信任和依靠。
参考文献:
[1]胡云杰.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2,(35).
[2]孙叶萌;侯粲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动机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3).
[3]周勇.企业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方法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