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32例
2016-05-14邓康邓广业��
邓康 邓广业��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连白蒲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4.6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5-0028-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病变,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有较大上升趋势,是被WHO公认的疑难病之一[1]。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3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32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BT2]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4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38.6岁;病程6个月~13 a,平均5.5 a;病变部位直肠8例,直肠乙状结肠13例,左半结肠5例,右半结肠2例,全结肠4例。对照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19 ~63岁,平均年龄39.1岁;病程6个月~12 a,平均5.3 a;病变部位直肠9例,直肠乙状结肠12例,左半结肠6例,右半结肠2例,全结肠3例。2组病例一般 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中 UC的诊断标准制定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标准制定。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美沙拉秦缓释颗粒(法国爱的发制药公司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063),每次1 g,每日4次口服。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黄连白蒲汤。药物组成:黄连10 g,白头翁15 g,蒲公英15 g,救必应15 g,秦皮12 g,地榆 15 g,葛根15 g,木香1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组治疗均为8周,患者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2.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BT2]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制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正常,停药或仅用维持量药物,观察6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无改变。
3.2治疗结果见表1。
4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病程长,容易复发、迁延难愈的特点。西医学认为,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和免疫等因素有关。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病属中医学“泄泻”、“肠癖”、“痢疾”等范畴。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素体脾肾不足所致。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是湿热内蕴肠道,灼伤肠络,气血凝滞而发腹痛,便下黏液脓血。方中黄连苦寒燥湿,清肠中湿热之毒;白头翁、蒲公英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救必应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还可以利湿止痛;秦皮苦涩,归大肠经,善治热痢下重。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中药有抗毒素,解热抗炎作用,并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4];地榆可凉血止血,解毒敛疮;葛根升阳解肌,透邪止泻;木香行气导滞;甘草调和诸药,以解百毒。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凉血止泄之功。故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满意。[KH*1D]
参考文献:
[1]孔凡茂,刘英圣,付金香,等.健脾清热化瘀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杂志,2014,35(1):3.
[2]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炎性肠病协作组.中国炎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73~78.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129~134.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