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该为中学校园暴力低龄化趋向“买单”

2016-05-14季丽琴

关键词:校园暴力买单社会

季丽琴

摘要:近些年,中学校园暴力事件屡有发生,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向。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回顾几起发生在本校的校园暴力事件,从初一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外在因素综合分析校园暴力呈现出低龄化趋向的原因,旨在引起多方教育力量的共同反思,从而搭建和谐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一学生;校园暴力;学校;家庭;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0-2

有人说,“决定今天的是我们,而决定明天的是孩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强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确,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教育塑造人才,引领着童心健康、健全的成长。连续从事班主任工作12年,今年又带初一班级。耳闻目睹同一年级各班所发生的程度各异的学生违纪现象,笔者在担忧之余,更多的则是困惑为何初中校园暴力低龄化的趋向日益明显。

一、现状:童心蒙垢,菁菁校园“怪”事多

童心是儿童所特有的率性、自然、纯真、富有想象力与好奇的天性。它犹如水晶钻石,晶莹剔透,纯洁美好。这是画家丰子恺先生、女诗人冰心、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无数作品中所描述勾画、歌咏赞美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在菁菁校园内,我们却常常会看到一些童心蒙尘、迷失的“怪”现状。在这里,让我们先回放笔者所耳闻目睹的几个特殊事件。

事件一:初一上学期,男生S刚入校一个月,便染红头发,随意旷课,公然顶撞老师,甚至辱骂。而其最多的言论便是“我父母都不管我,要你管。”随之,该班中先后又有两、三名男生也出现相似情形。在家访中,男生S的家长还无奈地告知老师,孩子已经多次半夜从家中溜出前往酒吧和社会闲散青年喝酒。

事件二:初一下学期刚开学一个月,男生Q入派出所做旁证笔录。原因,周末和同学出游时,在街上碰到小学同班同学与人争执打架,于是站在边上旁观。后因街上亦目睹这一事件的热心群众报警而同被带到派出所。事实上,该男生在上学期也曾出现在学校外另一起群架事件的“旁边”。需要注意的是,与该生交往较密的同班同学男生J、Z(小学时也是同班同学)也曾先后遇到类似事件。当班主任找他们谈话时,他们总是强调自己只是站在旁边“看”,并没有直接参与。

事件三:初一下学期五月的一天中午,初一女生G和领班女生O、男生S在女生厕所殴打一个和他们都不同班级的女生,仅仅是因为听闻该女生曾经多次向老师告密班中同学的事情。而在此前,事件双方并无任何交往和利害冲突。最可悲的是这一事件发生时,周围竟有许多的看客,其中不乏受害者的同学。他们亦如鲁迅笔下的那些麻木愚昧的围看枪毙的国人,而无一人出言劝阻制止,或者及时寻找老师相助。

无独有偶,这些事件并非仅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所特有的异象。打开网络百度搜索“初一学生校园暴力”,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的。例如,2012年6月校园暴力致惨剧,河南初一女生被打疯;2012年5月成都初一男生不敢上学,因为遭遇同班同学的校园暴力压迫。

回顾这些事件,在忧虑痛心本该天真浪漫的初一学生为何屡屡出现违纪现象,甚至是校园暴力时,我们不该多一些理性的分析与探究吗?在自省自身教育失当的同时,不该从更多方面问责,谁也该为初中校园暴力低龄化的趋向共同“买单”吗?

二、问责:多方因素,诱发校园暴力

(一)内因:学生不是文盲,却是法盲

初一,处于中小学衔接的特殊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及时调整学法与态度,以适应初中的多学科的课程学习,还需要适应新学校、新班级的环境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新同学、新老师建立新的校园人际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让我们看到了初一新生置身于新环境中而在内心萌生的迫切又强烈的归属感,这使他们进入初中伊始就把目光关注于外在环境,殷切寻找知己好友。

但是,初一的学生犹如井中蛙、笼中雀,他们虽渴望外面广阔的天地,却又由于年龄的年幼和生活阅历的贫乏而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他们处于一个躁动不安的年龄,身体的生长发育加快,性别特征更加明显,成人意识更加觉醒。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了,因此,他们开始要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希望更加独立和有主见,不喜欢别人支配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不喜欢来自家长的细致的关照、喋喋不休的唠叨和教师的建议干扰。同时他们的心理发育又滞后于生理发育,思想还不成熟,难以把握自己,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尤其法制观念淡薄。因此,他们言行与心理表现出复杂性,有时像大人一样很懂事,有时像小孩一样淘气顽劣,有时很单纯,有时却又“阴暗”。细心观察上述事件中的学生以及初一年级中的“待优生”们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及从任课教师、家长、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共同点:

1.缺乏自律,意志不坚,法制观念淡薄。

他们常在课堂上干扰正常秩序,在课间常和班中顽皮学生大声追逐打闹,或是相约一起上厕所等不在老师视线关注下的校园偏僻之地。他们也喜欢跨班级交往,跨年级交往,甚至跨学校交往。意志不坚定,是非不明,容易受不良现象和不良人物的干扰和引诱,他们会模仿社会上不良青年的衣着、发型、言行,甚至抽烟打架。他们会以为这样才像个大人,才有个性、有风度或者比较有气派,有脸面。在周末,他们时常会相聚在一起闲逛,出现在网吧、KTV等青少年禁止出入的营业性场所。

2.理想虚无,好逸恶劳,懈怠厌弃学业。

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一的学习课程、知识点增多,而学习难度也相应提高。由于对未来人生规划的虚无,他们懒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习惯,经常会趴睡在课堂上,或是拖拉作业。有的甚至随意缺课,在校内外瞎逛,和班主任老师、家长“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因此,在阶段调研中,难免会落后于班级同学,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畏难情绪,把注意力更多关注在学习之外。

3.自私自大,暴躁冲动,固执屡教不改。

他们是21世纪的新生代,因家庭溺爱而骄纵,自私自大,缺乏宽容迁让心态,自控能力差,容易冲动。学生之间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起争执,言语冲突往往会上升到肢体冲突,个人间冲突则上升到群体间冲突,不计后果。而事后也缺乏自省心态,喜欢把责任推到另一方的身上,把自己撇清。在他们出现一些学习、品行偏差时,关注他们的老师或家长常常会出言相劝,用心引导。有的学生会有短暂的改正、收敛,而更多则是忠言逆耳,把大人们的建议劝导当成耳旁风,滋生叛逆心理。

(二)外因:各方教育力量“单打独斗”,未成合力

1.学校教育形式单一,力量单薄,少实效。

毋容置疑,初中学段不同于小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三年后它有着甄别选拔作用的毕业升学考。初一学段,学校教育本应重在中学生常规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但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更多的学校都把文化学科教育置于首位,而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情感修养的德育和引导,常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的学校法制教育,其形式与内容更是单一,而缺乏实效。常见的做法就是出主题黑板报,在班会课上进行如青少年犯罪的网络案例研讨,或是邀请社会上专业的法制工作者担任学校的法制校长,在学期末进行无互动的法制专题教育(如视频或广播)等。但由于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期中所占比例过少,有如蜻蜓点水,且在许多活动中,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受众者而非主动的参与探究者,这在无形中淡化了它们本应有的教育效果。

此外,造成学校教育缺乏实效的另一各因素就在于德育力量的单薄,主要依靠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德育办。班级中的任课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学科的教学,而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德行引领。甚至,有些老师把发生在自己课堂内的一些异化现象完全推给班主任来处理,一味地抱怨诉苦。既要忙于自身学科教学,又要处理班级事务,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也就难免顾此失彼,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采取简单化处理,未能从深层次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根源及危害,少了艺术性、有效性。

2.社会舆论无限放大学生权益,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多纵容。

对于所有兢兢业业为工作为学生的老师来说,他们最害怕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自己可能因爱之深恨之切而过于严厉批评学生后,被学生埋怨,被家长投诉,被社会媒体口诛笔伐,而使自己甚至家人都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对象。回顾各地区所发生的那些偶发的学生自残事件等,我们定会看到媒体社会舆论总是把事件原因主要归咎于学校、教师的教育不得当或管理不到位。于是,兔死狐悲,害怕成为众矢之的的老师,也果真成了惊弓之鸟,怕担干系,产生了“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畏惧心理。对于学生在校内外出现的一些小违纪现象,他们也就“轻描淡写”的批评教育。甚至有些老师,还会以违纪现象或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外而选择性地“失聪”,对学生不予追究。与此同时,当社会舆论导向偏重于学生权益时,也把学生违纪犯错的胆量壮大了,他们不再信服学校的规章制度,而不再尊重老师的威信,甚至轻易地投诉老师、学校。

此外,校园周边环境往往多摊贩小店,人员鱼龙混杂,一些社会闲散无业青年常常游荡于此。他们的奇装异服、另类发型和行为举止等,或故意或无意中也会引来一些好奇心强烈又缺乏自律意识的初中生的关注,从而影响这些成长中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和审美情趣。

3.家庭教育缺失或滞后于学生成长,少监护。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而一个问题学生的出现其背后定然有一个问题家庭,或是折射出有问题的家庭教育。

对于许多初一家长而言,他们眼中的子女仍是小学生,是听信家长与老师权威的,孩子的一些违纪现象只是单纯地顽劣调皮,而忽视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孩子性格、心理的变化和是非观念的混淆、淡薄等。而有的家长则因社会上曾出现的一些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自残的事件,而对子女的教育过于“民主”和放养,不能重视学校老师向他们反映的子女在校内外所出现的一些细微特殊的异常行为。例如,上文案例中的女生O,事发后,在家访中,父亲坦言是自己过度的“民主”,认为女儿已经长大,应该给予充分的自由,主动要求女儿不必解释放学晚归或周末出游的同伴。结果导致女儿结交不良少年,甚至出现在校园抽烟等违纪现象。

也有的家长有着错误或片面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仅是学校、老师的职责,而家长更多的是后勤服务,提供吃穿,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即可。还有的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关注,更多的是语言上对学习结果的询问,而忽视其心理以及穿着打扮和言行的细微异常变化。于是,这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假期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使他们闲逛于街市、网吧等。事实上,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模糊状态,他们需要成人的时时点拨与引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校园违纪现象或暴力事件的出现,其原因不仅在于学生本人,也在于其所身处的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环境。而违纪结果却必须由这些本应天真、淳朴、率真、自然的初中生独自来承担,带给成人世界的则更多的是反思与警示。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的确,教育从其本质而言,是使人向善。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有理性的有修养的人。问责,谁该为初中校园暴力低龄化的趋向“买单”,让我们教育者多一分育人关怀,多一分育人智慧,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开发多方教育资源,从而搭建和谐育人平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全传[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晓光.管理学原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李强,梁涛.童心教育:师生同构的精神家园[J].湖北教育,2006(03).

[4]王凌.与童心和谐共振[J].湖北教育,2007(03).

[5]杨尧忠,廖小磊.杜绝校园暴力 促进师生和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3).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买单社会
我要试一试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必买单品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