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点滴 发现技术魅力
2016-05-14陆萍
陆萍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想用单纯的讲解和演示让小学生接受计算机操作,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很难由表及里理解操作的意义,甚至使有些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把本来高涨的兴趣也吓跑了。为了不让学生产生畏学情绪,在教学中我尝试着从实际生活出发,把生活中一些真切而生动的事物融入信息技术的操作当中,使教学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紧抓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信息技术课里有不少内容都有生活的影子,只要紧抓其特点,联系生活中与其相似的事物或活动,都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给二年级的小朋友教授画图中的“选定”和“裁剪”工具时,我就联想到了生活中他们玩的拼图玩具。记得在备这一课时,我边思考边在画图里摆弄这两个工具,在来回移动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这个动作和小朋友玩拼图的过程是多么相似啊!于是我的思维开始向“拼图”靠近。拼图是一块块规则或不规则的彩色小块拼合而成的一幅图片,而我要教的“选定”和“裁剪”工具也正具备能剪切规则和不规则形状图形的特点。这使我一下兴奋起来,抓住了这两个动和静的特点,接下来只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小朋友一定能在浓厚的兴趣中动静结合,在画图里拼出一幅有趣的图形。
我平时也十分注意留心生活中的细小事物,这些小事物有时会让我步履轻松地走进课堂,充满兴致地教学,最后喜笑颜开地收获丰硕的果实。
二、激趣导入,展示生活
有了好的想法不代表就会有好的效果,怎样有效地将生活中的实例引申到信息技术的操作当中呢?这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备“拼图”这堂课时我先设计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直接给小朋友们展示拼图玩具,然后我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用拼图玩具也能轻松玩拼图,你们想试一试吗?”紧接着我演示“选定”“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二套方案是:首先我给小朋友们展示一个很简单(为了节省上课时间)的拼图,借着他们好奇、兴奋的劲头,立刻请两个小朋友上讲台拼给大家看。等到拼好后,台下小朋友的心也都痒痒了,这时趁热打铁,再问他们想在画图里玩拼图吗?回答是急切的肯定。然后我再在画图里演示、讲解这两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此时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应该非常集中,随之而来的是记忆力的增强和接受能力的扩容。最后我采用了第二套方案,在展示拼图的过程中累积学生的兴趣,然后在演示、讲解“选定”“裁剪”两个工具的使用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智慧,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之所以没采用方案一,是因为没有把拼图最精彩的部分展示给小朋友们,小朋友们自然达不到最佳状态,那么各种能力的发挥也就略显欠缺了。其实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我们完全可以捕捉它的精彩瞬间为教学服务。
三、动手动脑,美化生活
新课程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最大的改变是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而是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来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并且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
基于新课程标准构建的新型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我在“拼图”这堂课的教学中也给予了重视。当小朋友们认真地看我演示完“选定”“裁剪”工具的用法以后,还是不太能立刻与拼图联系起来操作。于是我就用生活中他们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帮助他们在画图中完成拼图。我先把课前在画图里拼好的乌龟和兔子的图样投在屏幕上,要求他们拼的可以和我的不太一样,只要能拼出其中一个就算完成本堂课的作业。接着我只要在画图里给他们提供一个填了色的大圆,剩下的工作就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在这个大圆里选定或裁剪出乌龟或兔子的相应部位,移到大圆外的空白处拼接成形就好了。这样一来,学生的茫然状态立刻没有了,个个都像赛跑中的小乌龟,勇往直前。最后展示作品时,各种各样的乌龟和兔子跃然于屏幕上,都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我当时考虑到学生的操作层次,特意敲定了“龟兔赛跑”中外形简单又较规则的乌龟和外形较复杂又不太规则的兔子,所以在学生的作品中也就很容易地体现出了他们的操作水平。这堂课结束后,还有不少小朋友兴奋地对我说:“陆老师,我这次只拼好了乌龟,下次让我拼兔子行吗?”这些稚嫩的要求使我相信,只要他们自己多动手动脑,一定能掌握操作技巧,美化幸福生活。
四、积极实践,创造生活
“拼图”一课上完了,但给学生带来的正能量还在急剧增长,有些小朋友还想拼别的小动物和植物。我听了后既激动又感动,激动于我这堂课的成功,感动于小朋友的天真、好学和热爱生活。但是,目前学生们只是掌握了“选定”“裁剪”工具的操作技巧,并不能变通地驾驭这两个工具的具体使用场合,这就需要多实践,真正理解这两个工具的实际意义。课后,我收集、整理了低年级学生的绘画作品,用手机拍成图片保存于电脑里。课上,我要求学生用“选定”和“裁剪”工具进行局部修改,他们边操作,我边巡视指导。学生在学校上机操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布置了一些让学生回去和家长一起完成的修改图画的作业,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对“选定”和“裁剪”工具运用自如,并清楚地认识了这两个工具的具体使用场合,越用越巧,越用越妙。
我们知道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积极参与实践,就能发现各种操作的独到妙处。在不断实践中,学生从熟练到理解,不仅锻炼了思维、逻辑,还能探索出软件操作的深度意义,更能直观、有效地运用好软件。我们知道,一切创造都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娴熟的操作技术会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发展的阶段,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让生活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正是我探索的方向。生活充满了色彩,这种色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定能深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