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入无定法 触类可旁通

2016-05-14沈洁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线条美术情境

沈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离不开一段精彩、巧妙的导入设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自然也无定式。作为每堂课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把相关的情与境、物与事铺设于课堂、作用于师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传达必要的教学信息,启动预设的教学行为模式,引发求知欲的萌动,从而能够有效引导师生顺利进入接下来的主体教学环节。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动手性强且感性丰富、趣味的课程,也正是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上所偏爱的课程。在此基础上,美术老师若能因势利导,善导以激学,优导促乐学,定能使美术课堂教学很快进入最佳状态。根据自己多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积累,以类把握,浅析分享以下四种导入的方法。

一、实物演示,直观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多数还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感性体验为主的学习水平上。在课堂教学中,一个直观、生动的实物教具往往比老师的语言更显效果。如在《设计生活标志》一课的教学中,如果设想从阐述“标志”的含义入手教学,很容易出现越说离美术元素越远,越解释形象越不清晰的现象。而实物导入就能给大家带来一个鲜活的课堂:上课伊始,老师直接拿起手边的一个筒状物放在讲台上,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们好奇地张望,窃窃私语。老师及时拿笔在准备好的卡纸上快速绘制图案后粘贴于筒上。“现在你们知道它是什么了吗?”“垃圾桶!”大家鼓掌欢笑。“像这样美观简洁又通识的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标志的世界!”又如《有趣的字母牌》一课,同样若用言语为学生们解释拼摆与记忆单词的方法,不知不觉中就与我们美术课的主旨背道而驰,此时何不把几副实物牌面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课堂上认一认、摆一摆,甚至当场玩一玩,这其中牌面的要素与作用、色彩与构图一下子就直面感官,这样的效果岂是三言两语能达成的。

此类导入的设计,借助实物实事,能使学生在直观了解领会课堂学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瞬时兴趣满满,对接下来的主体学习环节充满期待。这一环节关键要能做到适时收放,才可以事半功倍。

二、情境创设,趣味导入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绪,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思绪,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绪的开始阶段。”导入时让学生在感性接触教材的同时,设计适当的情境,营造声、光、形、色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融,可以使学生更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如在《大树的故事》一课的教学中,课前我直接把学生们带到了校园里的大树下:今天,我们来到大树的家,和它交个朋友,一起来听听、说说它的故事吧!学生们就坐在大树下,有的席地,有的坐在小椅子上。“让我们用三分钟时间,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和大树交朋友吧!”学生们有的摸摸树皮,有的抱抱树干,有的纠结于眼前的一个小树洞,有的仰望着头顶的大树冠入了神——此情此境中,只要有了“身临树境”的感觉,谁还会说接下来的故事不精彩呢?另外,借助多媒体也是情境营造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在《节日的装饰》一课导入时,通过精选视频播放各典型节日的装扮布置,引领学生直观步入各个节日的情境之中,在影像与声音的综合作用下,能很好地构建起良好的氛围,配合学生的兴趣点导入学习。

此类导入的设计需要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性做一定的预先设计,以求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且能为下面的学习做好情境延续的铺设,使整节课融会贯通,置身其中,一气呵成。

三、承前启后,联系导入

在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部分是具有内部联系与相关延续性的。如《生活中的暖色》与《生活中的冷色》,《用彩墨画鸟》与《用彩墨画鱼》,《橙色的画》与《绿色与紫色的画》,等等。这些课程在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上有联系,技法与要点上也都有承接性,我们在导入设计时可以有效利用好其中的关系,承前以续后,达到或借力或铺垫的效果。如在导入三年级《会动的线条》一课的教学时,联系二年级《会变的线条》的学习经验而展开:今天,让我们和美术课上的老朋友——线条,一起来玩玩游戏吧!老师在黑板上扯出线头:想想看你已经会和它怎么玩了?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变线条时的涂画经验并在黑板与自己的纸上自由发挥与线条“玩游戏”,老师相机提出新要求:大家与线条玩得不错,有曲有直、有波浪有折叠,可你还是没把线条玩兴奋了,想知道它兴奋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会动的线条》吧!

此类导入的设计既能有意识地让学生温故,又能在一定的铺垫上顺势引导知新,前后联系,针对系列性的教学内容来说确是一种实在又有效的导入方法。

四、游戏表演,实践导入

游戏实践是小学生一种特殊形式的审美活动,抓住这一特点作为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游戏的亲身实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发展。如课题《猜猜我是谁》,单从课题来看就有着丰富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内在玩乐的欲望。此时,老师适时投其所好:“学生们,猜谜游戏大家都玩过吧?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更高级、更有趣的猜法:猜你猜我,猜猜这个背对着我们的人到底是谁呢?”运用分组交换成员的形式,老师在屏幕后随机选择一个小朋友只显现出他身体背部的一小部分,头发或耳朵、肩膀或衣领,引导大家找特点猜名字,依据大家的反应逐渐放大显现出的身体信息,直到有同学猜出正确的答案。重点引导分析:你是根据什么信息特征最先猜到了他是谁的。游戏中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两三轮下来很快就领悟了要快速找准、把握人物形象上典型特征是成功表现一个具体形象的关键,接下来的画背影作业自然就完成得非常出色。教学中还有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如《泥玩具》《演电视》等,采用游戏或操作的方式导入效果都很不错。

此类导入通过简短的小游戏或短时间的演一演、做一做,很快就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师生的学习热情,比较适合游戏操作类的课程教学。

上述四种导入方法是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分析归纳而来。实际有效的导入方法还有很多,正所谓:导入无定法,触类可旁通。总之,以尽心保护、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为主旨,以切合学生身心特点为原则,让精彩的导入打响美术课堂上的第一枪,善始则功成一半也。

猜你喜欢

线条美术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美术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
感悟三角形的高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