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笔法指导策略

2016-05-14秦新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指导策略农村小学

秦新华

【摘 要】书法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循序渐进,经过一步一步的长期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农村一直以来经济比较落后,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比较落后,其中小学书法教学更是需要打造高效课堂。农村小学生中书写习惯好的学生并不多见。不少学生执笔时,五指分工不当。书写时违背“三个一”的要求,至于书写中不按笔画顺序的大有人在,更加谈不上书法的艺术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策略

书法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书法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找到科学、适合儿童个性的书法教学策略,把握儿童心理规律,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感到快乐。在优秀的教学方法下,学生才会有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才会有更广阔的后继发展空间,同时有效的教学策略也可以使书式教学快步入正轨,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体会笔法之差异,指导笔法练习

软笔与硬笔在书写相同笔画时,由于书写工具不同,所以,笔法也各有讲究。起笔收笔之差异。毛笔楷书起笔收笔讲究,要求做到藏头护尾。且唐代书家的起笔还各有不同,丰富的笔法也充分体现了书法丰富的艺术形式。硬笔书法中的停顿艺术。在一年级入学,笔画起步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起笔轻顿,收笔轻回。告诉孩子,顿、回这两个动作不仅会形成书写的快慢节奏,还会很好地体现出笔画的精神面貌。而有时为了书写快捷,还可以把顿理解为停。起笔收笔停一停,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杜绝学生开始顿回动作幅度过大而书写出做作的笔画。软笔书法中的方圆兼备。软笔书法,藏头护尾,书写精致。在书写时,要求起笔收笔提按自如。笔画要做到方圆兼备,富于对比。比如常规的横画,书写时做到起笔方,收笔圆。笔画粗细之差异。笔画的丰富性还体现在笔画的粗细对比上。硬笔书写,线条单一,线条虽有抑扬顿挫之感,但对比相对较弱。书写时往往用快慢节奏来体现其精气神。软笔字则更善于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营造字的韵味。如一个字里有三横,往往第一横较粗,其他两横较细。如一个字有多个竖笔,仔细观察,主笔画书写较粗,其他笔画书写较细。笔法丰富之差异。纵观汉字几千,其实它们都是由八个基本笔画组成的。硬笔书法起步阶段,引导学生观察横、竖、撇、捺、折、钩、点、提的外形特征,再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硬笔字里有笔画的不同形态,如竖的相向与相背,如宝剑撇的刚强与柳叶撇的柔性等等。学生可以领略到相同笔画的不同姿态,从而书写其个性。学习软笔之时,会发现硬笔与软笔的很多笔画都是相同的,只是工具不同,书写时加入了提按。学生如能悟得提按要领,那么书写入门亦不是难事。但软笔书法还因各书家的不同书写习惯,而形成更为丰富的笔法。柳体字起笔方正,收笔圆润,笔画较为瘦劲有力。颜体字起笔丰富,有藏有露,有顺势连带的行楷之意。柳体字短横平正,欧体字左尖横居多。柳体字钩似浮鹅,欧体字钩有隶意。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一种书体时,不妨例举不同书家的笔法特点,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多总结。体悟软笔书法更为丰富的笔法特点,才能总结其要领,书写笔画之特色。

二、循序渐进,指导笔法练习

就字体来说,一般先学楷书(也有从隶体入手的),再学行书及其它字体。楷书点画分明,结构平稳,用笔方法齐备,便于学习。因此,先学楷书是符合学习规律的。当然,先学楷书,并不是说,等到楷书学好了,才能学行、草。一般地说,楷书基本笔法和结构方法较为熟练后,即可学习行、草书。楷书与行、草书交替学习,还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提高学习效率。就某一字体来说,先学笔画,再学笔顺、偏旁、部首及结构。以楷书为例,笔画是楷书的基本部分,犹如“机器”上的“零部件”,先有“零部件”才好组装“机器”;掌握或基本掌握楷书的笔画后,才能再按笔画顺序组合偏旁部首,以至完整的独体或合体结构的汉字。当然,先学笔画,并不是说,等到笔画学好了再学写字。一般地说,从笔画入手,更符合学习规律;而在学习偏旁部首和结体的过程中,又可进一步掌握笔画的写法。就专与博的关系来说,先专学一体,后博学多家。先从一体入手,集中精力,把运笔和结构特点掌握好,领悟精神,融会贯通,就能举一反三,再学同一字体的其它风格或别的字体也就不难了。初学就想“博”,必定贪多嚼不烂;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今天学“柳”,明天学“颜”,也必定欲速而不达。博学多家,要以专学一体,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为前提。古今有成就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在专学的基础上再集众家之长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引导学生坚持“三到”,指导笔法练习

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读帖、临帖是练习书法的重要手段,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会从初步的模仿中体会前人的书写法则,学习他们的运笔方法和结构规律,由无知到感知、由模拟到突破、由吸收到创新。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

一是眼到:即学会读贴,对字帖中的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二是手到:是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是学生把眼所看到的字的运笔、结构如实客观的写出来。手到是学生较难跨越的境界,主要原因有:在临帖之初没能做到“眼到”,太浮躁,手底的临摹功夫尚未下到。正确有效的“手到”方法是:运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教师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的时候做到目无全字:即把字帖里的每一个字按笔画、按笔顺一笔笔拆开来认真临写。学生因为不用留意字的结构。所以,可以很轻松的书写,练习的效果也很好。当学生把每一个笔画练好以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笔画象造房子一样组合起来,在保证每一笔每一画的同时,还要注意结构特点和主笔的运用,保证比例好看、布白均匀各个部分都美观大方,主笔保证字的重心平稳。举一反三法:当学生通过临摹练习已经掌握了新字的写法时,可用此法继续练习,此法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对于学生巩固和提高书写水平有明显的效果。三是心到:包括两个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眼到、手到的练习,学生可以很自然的把读帖时看到的笔锋、结构记在心里,把手到(即书写过程)中的提按顿挫也牢牢记住。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心到更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看到一个字,心里会很自然的去分析每一个笔画的形状、写法、这个字的结构、特点、主笔和通过这个字又会想到哪些类似的字的书写等等。

总之,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所以,在学生书法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指导策略农村小学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