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职德育教学的小技巧

2016-05-14胡娃娃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中职生

胡娃娃

【摘 要】中职生学习兴趣不浓有其思想因素和教学因素,如果德育课教学照本宣科、以理论理,那课堂上肯定会出现不少“特困生”、“无辜者”,因此,教师要尽力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小技巧”,“取巧”但不“投机”,让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个性特长,有所收获。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课;小技巧

一、中职德育课堂教学需要小技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教学技巧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备的基本功,教学技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技巧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适时运用不同的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中职学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因此,要做好中职德育教学,必须转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教学中的一份子,要走进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探索、讨论、学习、交流,用自己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探索教与学的技巧,引导学生对知识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并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

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小技巧运用及思考

在中职德育课法律内容中讲到“合同的订立”这个内容时,我在课堂的首尾设置了两个特别的小技巧。

1.小技巧一:这课当时是在另外一个学校上的公开课,当然对学生的情况是不了解的,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活动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是课堂生成、课程生成的着力点和生长点。为了能够与学生尽快地沟通、熟悉,我根据这个情况并结合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考虑,在课前设计制作了一张“立体名片”的环节。

“立体名片”的制作非常简单,给学生每人发一张A4大小的彩纸,折成以下的形状。具体操作如下:

折叠后,让学生自己虚拟一个职务或职业写在名片的一面,用于本堂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另一面则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姓名,便于教师的点名,拉近师生的距离。两面的文字让学生尽可能的写大涂粗,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把它立在课桌上,姓名一面朝讲台。教师自己预先也准备一份,并已写好了姓名和虚拟职业(法律顾问),课前给学生展示一下,这样既给学生做了示范,又能让学生通过这张立体名片认识你。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少学生不会做的,我就深入学生当中,手把手的教会他们制作,“亲密的接触”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为这堂课埋下情感的伏笔。另外,让学生虚拟角色,以便在合同的教学中使用,这个举动又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开始设想角色琢磨合同,为上课内容的打开进行铺垫,一举两得。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进行教学的预热暖身,为这堂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兴趣和激情。由此,让我感受到,我们老师应该改改等铃声进课堂的习惯,特别是任课老师,跟学生的交流很少,了解甚微,师生情感根本没时间培养,殊不知,师生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

2.小技巧二:这堂课重点内容是合同订立的程序(主要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我在新课讲授结束后,课堂小结部分,与学生一起做了一个活动——拉勾上吊,边做动作,边解释与合同相关的内容,用形象的行为譬喻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我先伸出小拇指,找一个学生准备拉勾,这种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就是“要约”,和学生的小拇指勾在一起,表明合同的双方相互经协商后对“要约”达成一致。然后把自己的大拇指和学生的大拇指摁在一起,向学生解释,大拇指通常用来摁手指印,签合同时需盖章或摁手指印,代表“承诺”。拉勾上吊这个行为每个学生从小都做过,用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学生非常容易记住合同订立的两个过程,并且通过这个动作,把这节课的德育教学目标“信用”引出并升华,使学生由认知知识自然过渡到情感体验。

拉勾上吊在合同中的运用,我先前是采用图片展示讲解的方式进行,原先的设计意图是认为学生都知道这个行为,讲就明白,结果学生反映平平。后来,在教学中,我把讲改成做,让学生参与这个行为,边做边讲解,当我深入学生,要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身上,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课堂的情绪马上被推向高潮。这也使我想到,学习学习,“学”贵在“习”,课堂的实践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应努力通过好的技巧设计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学生亲身行为体验,这种技巧的使用也使得德育课堂变的有张有弛,寓教于乐。

在课堂中设计小技巧,可以让德育课抽象的理论摆脱说教的苍白尴尬,把道理生活化,并自然地讲出来,这在我教中职德育课哲学内容时,感受深刻。

三、探索中职德育课堂小技巧的课堂实施

1.恰当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就使得教育更加的有艺术性,但是精彩的技巧教学单靠一个老师自己的发现、创新、积累仍然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形成一个庞大的技巧教学方法库,让更多的教师可以共享“技巧”,使小技巧产生大作为,这个需要有关的教科研机构、一线教师的共策谋划。

2.小技巧的实施,可能需要一定的素材和工具,由于涉及经费的问题,很多很好的技巧教学设计被舍弃、被改头换面可能性极大。这个活动经费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更好地让教师带领学生动起来。

3.课堂内实施一定的教学技巧,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活动,而活动肯定需要一定的空间,但我们现在班级普遍人数较多,传统的教室位置都是一组一组的安排,由此导致有的行为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不广,而且行为的地点通常设在讲台桌旁,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很容易造成学生“隔岸观火”,更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要想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需要教师不断地的探索教育的技巧,“取巧”并非“投机”,而是能使德育课实现“育人教学”,用好技巧,教好书,育好人。

【参考文献】

[1]孙伟国.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2]徐冬萍.打造有“生活”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基于一堂市级优质课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2012(9)

[3]赵静.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读与写,2011(7)

[4]宋景堂.再论文化生活中的十大关系[M].北京: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

猜你喜欢

德育课中职生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运用对话教学增强德育实效——浅谈对话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