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
2010-08-15康逢民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
康逢民
(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德育课;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现代教学的进步,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内容乃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因此,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面临重大变革,本文对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课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它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师生关系结构、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三者的统一体,即是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联系。我们通过研究组织德育课教学的基本结构和程序,即教学模式,可为德育课教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动态地、有机地把握德育课教学过程,同时更好地整合德育课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方法是系统方法。
我们知道,任何层次的教学设计都必须解决好3个问题:(1)学生学习什么?(2)使用什么教学资源和采取什么教学策略?(3)学习结果如何?
在设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可改变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由“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而且可使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转变,学生能主动、自觉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能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因此,德育课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德育课教学中,以更好地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 德育课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广播式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以及向学生提问,学生完全处于被“灌注”状态,只能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平等的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表面上循规蹈矩,实际上行为受到压抑,个性无法体现,一些疑虑得不到有效解决,更难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德育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人机交互、同步反馈是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教学媒体所不能及的。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甚至可以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与他人(教师或同学等)进行交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软件,可使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大班教学环境中得以实现,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广播式单向教学模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教学的可能,其主体作用能够真正得到发挥。
因此,德育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使学生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地学习来进行。
3 德育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的普及,德育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主角”向“配角”演变,德育课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学生的帮助者甚至学习者。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课教师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学生建构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显然,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重要,这就给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综合素养。这同时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变革空间。
一方面,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环境中,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给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他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信息,当然也包括与德育课教学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有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寄托在现代教育技术上。这意味着德育课教师面临一个重大课题,即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加工所获取的信息,并使之成为指导学生能力发展、健康人格培养的知识和方法。
4 建构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必须清楚认识到德育课教学的本质,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这是当前改进德育课教学手段,创新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努力方向。
首先,确立学生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如何更主动、更有效以及多样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进行。
其次,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德育课教师担任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特别是信息加工者的角色,仍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再次,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将德育课教学内容以学生最易接受、最快捷、最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为德育课教学营造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德育课教学实践是德育课创新的源泉,又是德育课创新的归宿,更是营造开放、自由和宽松的德育课教学环境的必要环节。没有实践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德育课教学实践是德育课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我们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将实践后的资料转化为计算机信息,进而模拟现实。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实践(虚拟现实),并把实践的最佳体验转化为计算机信息在课堂再现,让师生深化认识,使其情感得以升华。有时无法实践的内容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德育课教学中,可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并在网上发布,这既让学生参与了实践,参与了德育课教学,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新工具,提高了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和能力。
从以上4方面可以看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构建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总之,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抛弃观念陈旧、技术落后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德育课教师应将自身的丰富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适时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快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师益友。
G424
B
1671-1246(2010)05-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