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5-14苏小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

苏小玲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将是徒劳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形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认识数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新奇的直接符合需要的事物都容易引起直接兴趣。因此,搞好入门教学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我刚开始教数学时,许多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兴趣,有的还问我为什么要学数学?记得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地论述数学的特点:“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总是先讲一些有关生活当中的数学,让他们认识到没有数学知识将被社会淘汰。我的心思没有白费,他们学习数学的风气明显比以前提高了。这也给我今后数学教育增添了信心。

二、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景,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等式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乒乓球厂的李工程师是一位十分严格而又好思索的人,他给来厂劳动的学生出了一道题:“这里有13只乒乓球,其中有一只因重量不合要求应挑出来作为次品,现在给你们一架天平,但是不给砝码,你们能不能只称三次,就把这只不合格的乒乓球挑出来。”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动手称了好几次,终于找到了一个巧办法。你们也能找到这个办法吗?这时他们就开始积极地思考。在巩固阶段,可以创设一些竞争性的问题情景或操作性的情景。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动,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应该想法设法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去吸引学生,他们一旦被吸引,往往会去积极思考。例如:在叫小学一年级的“小猫吃鱼一课”时,教师给每个学生带一个苹果。上课时教师可以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奖苹果吃”。然后依次把苹果分给学生,每分一次问学生“给×××一个老师手里还剩几个?”让学生数。直到苹果分完。最后问学生:“老师手里有没有苹果了?”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认识“0”这个数字了。

三、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依赖于成功所带来的愉快,持久的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学习活动,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成功中享受乐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是上课经常提问,鼓励大胆回答;二是认真批改、做好练习、作业和试卷的评讲;三是开展一些智力竞赛活动。通过以上措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成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以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

四、充分利用教具,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大纲中,对操作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生硬地灌输概念和方法。应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操作,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各感观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中,创设教学情景,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低年级运用教具学习“凑十法”。通过小棒等操作,学生容易领会新知识,学起来也富有兴趣。再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采用投影演示“割拼”过程,化静为动。一目了然,而通过学具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自己摆弄提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记得牢。

五、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学了平均数学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的评分问题;学了体积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石块、铁钉等);学了比例尺后,可利用地图算算家乡到旅游胜地的实际距离;学了比例应用题,可利用标杆,阳光影子求旗杆、楼房的高度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总之,兴趣对学生数学的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民.教育教学活化的尝试与思考.教育探索,2007:35-70

[2]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2-295

[3]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引导[M].江苏教育出社,1998:45-49

[4]肖柏荣.数学教学艺术概论[M].合肥教育出版社,1996:173-174

[5]郭思东,刘远图.中学数学教育[J].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0)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培养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