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生乐学数学的N点思考

2016-05-14陈武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数学

陈武剑

【摘 要】学习一定需要兴趣,是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具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学,需要人们去思考建立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多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乐学起来。

【关键词】学习数学;建立兴趣;乐学策略

平时的数学教学,小学生是否就是那样具有浓烈的兴趣?回答还不能就完全肯定,因为现阶段教学设施显得比较优越,教学情境趋于优化。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小学生自然显得比较快乐。但这并不能就完全说明其就对数学产生着乐感,作为教学需要建立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乐趣。现将平时相关学生乐学数学的思考拙于笔端,期求同仁教正。

一、让小学生乐学数学需让学生数学思想有效形成

数学教学当是需要学生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数学思想的,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比较理想地形成数学思想,不能对自己所学数学的理论和内容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麻木乐观是不可能具有任何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生的乐学数学应当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理论内容的本质认识上。有人将相关的数学思想比喻成人的灵魂,这就比较充分的说明数学思想形成之作用,那只有在有着灵魂基础上的乐感才是具有实质意义的。所以,作为数学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一定要在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切活动中形成学生的数学思想。当学生形成了数学思想后,我们可以让一个个学生去发出十分高亢和爽朗的笑声,露出充满十分喜气的笑容。譬如和学生一起学习5年级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教学时有意识地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细节,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折纸和剪纸,并在自己动手折纸和剪纸的基础上去慢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剪纸时显得那样的认真细致,比划时又是那样的仔细端详,还进入比较充分的沉思阶段,当一个个学生在沉思后进行交流时,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剪纸说出剪纸的方法。学生们一个个交流着,从学生的交流中,比较有意识地感到:学生是在动手的基础上,是在动眼和动脑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并初步知道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这不仅仅就是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还应当就是学生领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问题。此时,看到学生的面庞是那样的灿烂,才可以算得上是真实意义上的灿烂。

二、让小学生乐学数学需让学生学习过程有效细化

应当说,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课程,虽然数学教材内容都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形象直观抽象出数学思想还是比较复杂的,也是比较难以达成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花了那么多的气力,但让学生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数学思想,或用已形成的数学思想去解决相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是那样的收效甚微,学生是学得那样的苦不堪言。其原因何在?如果能够比较细细的反思,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教学是否在细化层面上出了问题?由此,针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让小学生能够乐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则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让小学生乐学数学需让学生学习过程有效细化。如教学5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之逻辑推理的相关内容时,比较充分地考虑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细化问题,则获取了比较明显的数学思想形成的效果。在教《找次品》时,设计了5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相关的自主探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再让学生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归纳,学生归纳的过程也就是在进行相关的体会,通过归纳进而体会出全优的策略;然后又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意义上的论证;最后还让学生进行着比较简短的交流。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出比较理想的找次品策略,能够借助抽象记法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学生则经历着由多样化到优化的思维过程。

三、让小学生乐学数学需让学生数学作用有效发现

数学是有作用的,小学生学习数学还不能去完全意义上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还不能去比较完全地体会到数学学科课程的相关特点。学生不能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优点,那对学习也就不可能保持着正常的乐趣。数学学科课程教学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仅仅就是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仅仅就是数学课堂问题的解决所产生的点滴学习乐趣,是不大可能去稳定小学生学习数学之兴趣的。所以,我们应当这样去思考,让小学生乐学数学能否让学生去有效发现数学作用?这回答应当就是十分意义上的肯定。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意地渗透相关的数学作用,让小学生能够从数学作用的感悟上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平时的数学教学,让我们充分意识到,数学的作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那小学生所能够发现的数学作用还是不胜枚举的。譬如,我们教学的数学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具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数学教材中所呈现的数学内容可以说都是些生活素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生活中是处处有数学的,譬如教学关于利息的相关内容时,则让学生去比较主动地发现掌握相关“利息”的作用,首先让学生到银行存一次钱,学生在存钱的过程中顺便调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课堂进行时,让学生进行交流,自己存钱和调查的相关情况,学生还纷纷带来了自己的存单,七嘴八舌的告诉大家他们发现现在的利率下调了。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作用,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数学公式去着手。如我们的古人为了解决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研究出相关的数学公式,这些公式至今还在发挥着它们的独特作用。

总而言之,让学生乐学数学我们所能够采取的方法还比较多,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还完全可以去研究出新的策略出来。应当予以肯定,只要人们去潜心研究,一些以往用过的策略还能够比较理想地臻善臻美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

猜你喜欢

学习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数学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