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好“课前预习”,让“先学后教”不再难

2016-05-14李荣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有效课堂课前预习

李荣华

【摘 要】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再到重庆市提出的卓越课堂,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抓好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先学后教”的重要保障。本文着重就小学语文如何进行课前预习目标的预设、方法的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有效课堂

“自主学习”为教师少教成为现实,自主学习其实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课堂40分钟,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学习是不大可能的,就有必要对一部分内容安排到课前进行,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保障。如何使学生课前预习有效能?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教师首先要分层次确定课前预习目标。

一、分层确定课前预习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课程标准、教材和本班学生情况确定课前预习的目标任务,甚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前预习目标也有差异,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小学语文不同年段课前预习的基本模式是:

(一)“识字”课前预习。小学低段识字预习目标:查字典,给生字表中的生字注上拼音,并认真读几遍;读课文,用笔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小学中段识字预习目标:查字典,给生字表中的生字注上拼音,并组词扩词2-3个,并认真读几遍;读课文,用笔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和生词;抄写生字(词)。小学高段识字预习目标:在文中勾出生字词,并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网上查阅等方式理解生字词;给生字组词扩词,并认真书写几遍。

(二)“精读课文”课前预习。低段精读课文预习目标:标出自然段;多读几遍课文,基本读通课文。

中段精读课文预习目标: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顺,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并多读几遍。

高段精读课文预习目标:熟读课文,能基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或者含义深刻的词句,在熟读的基础上能适当加以批注;勾出不理解的语句或者提出不理解的有关问题,做好在课堂学习时提出交流讨论的准备。

(三)“略读课文”课前预习。中段精读课文预习目标:借助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结合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后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高段精读课文预习目标:借助工具书读通读顺课文;结合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后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勾画文章重难点词句并进行理解批注。

二、精心指导“课前预习”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理论是叶圣陶先生对几十年从事教育活动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他对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可行教学模式的期望,是叶先生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它不只是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问题。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自主学习”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倡导建立以“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乐于探究”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个性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针对不同年段(低段、中段、高段)不同的教学内容(识字、精读、略读)首先要进行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扶一扶,让学生学会走路”,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课前预习方法指导主要有:

(一)课堂指导。对低段学生或者遇到预习目标难度较大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前,利用课堂集中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学生进入高段后,刚开始涉及对重难点词句段的批注时,教师就很有必要进行课堂集中指导,教给学生批注学习的方法。

(二)问题导向法。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个别方法上的错误,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如果班上学生在预习某个方面时出现倾向性的错误或者方法不当,教师则针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中的预习方法指导。

三、课前预习效果反馈与检测

课前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教师课堂导学提供依据,甚至为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做好课前预习的监督、检查以及效果的反馈、检测尤为重要。课前预习反馈检测方式主要有:

(一)家长检查。对每天的预习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家长监督学生认真完成,对一些简单的预习内容,家长可以进行检查和批阅,可以保证学生预习的时间和作业的质量。

(二)学习小组组长检查。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预习作业和学生预习完成情况可以适当安排学习小组组长检查,可以有效监督全体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完成。

(三)学习小组互查。学习小组互查有利于对一些预习学习内容的交流,起到取长补短的特殊效果。

(四)教师批阅。教师批阅主要针对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在预设课堂教学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摸底,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改变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反馈。在课堂教学的某些环节,教师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汇报课前预习的有关内容,既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检查了解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可谓一举两得。

这种重视“课前预习”,抓好“课前预习”,让“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再是一种空想,必然会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符合了学生的认知需要,课堂教学必然有效,甚至高效。实施“先学后教”,“后教”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后教”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先学”的情况。教师应通过批改学生自学作业、聆听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精心预设“后教”的内容。“后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学生能够自已解决的,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全班集思广益来进行解决;学生自学后不懂、互教后迷糊、合作后还不会的疑难问题、重点问题,教师应当作适当的点拔、引导、讲解,但教师不能光说答案,而是要引导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发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规律,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俊霞.《浅析自主学习策略与教育引导》现代教育科学,2006.12

[2]卜蔚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2

[3]王英.《“学案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农村教育,2009.05

[4]郭连超.《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有效课堂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