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的“新”认识叶

2016-05-14尔肯古丽·阿亚提汗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

尔肯古丽·阿亚提汗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学科。教师应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历史的本质不是某年某月发生的某件事,不是一种描述,而是一种解释。历史讲求证据,重逻辑。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培养的是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思考,方法重于结论。历史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传递知识,单纯讲授历史知识满堂灌的观念,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史学方法的应用和落实,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学在课堂内,用在课堂外。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新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每一堂历史课都是新的。学生接受的“新”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反思、总结和实施的结果。新课程理念中的“新”理念,是针对历史教师提出来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感悟,对历史课程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理念要更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观念上的转变,从不可挑战的权威圣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有发表独立见解和怀疑性思维的权利,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深刻。而这一切的落实重任,就压在了老师的身上。就要求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努力钻研《课标》和新教材,理清线索,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同时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研究体会“新”的优点和妙处,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渗透。同时,注意及时把握当今史学发展动态和了解新的史学成果。能把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历史教学中去。历史教师要经常了解史学动态和史家新观点,刻苦钻研,深化自己的历史知识及历史理论水平。扩大视野,广征博引,增加历史教学的素养。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才能常讲常新,使课本知识系统完整又富有时代感及丰富内涵,更好地推进历史课改。

二、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的教材立意要更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尽管新课改实施已有时日,高中历史教材不再采用以往以时间为主线,章节为单元的排列格式,而是改为专题系列,中外史混排。许多老师虽然手握新教材,还是坚持旧教材的知识体系,在讲解新教材的同时总是会补充旧教材的内容。这样不仅增大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负担。在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师必要把握好教材的立意。这需要历史教师在备课环节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认真专研教材,思索历史内容之间的关联,研究教材的核心观点,挖掘教材蕴含的新观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只是用教材来教,而是要立足单元和课程标题把握教材立意;立足新视角、新观点把握教材立意;立足史学方法把握教材立意,源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历史教学中,要达到一定深度,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能力训练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工业革命》这一章,根据教材表述可归纳出三大后果,即生产力迅猛发展、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的产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分析:①随着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改变了工场手工业时期或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潮流。②由于英法加紧进行殖民掠夺,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③由于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从产生的那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