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4华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

华静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新课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尤其是对高中数学来讲,教材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的目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作比较,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对学生各方面素质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教学目标与三位一体的课程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得到了确立。充分调动了的积极性,是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与一样只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一个辅导作用,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新课标改革下的教学还不完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材方面的问题。当前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材存在很多明显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数学教材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对内容进行了很大幅度的规划与调整,但在一些教材内容与教学任务并不十分合理,因而会影响到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此外,新课改教材与传统教学材料相比,有的内容都被删减,而添加了一些具有现代数学的知识与探究性内容。不仅如此,当今高中数学教学材料与别门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存在一定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思维意识的提升就会遇到困难,并且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也失去了实际应用的价值。

2.教学方法与模式较为单调。在当今新课改日益加深的教育环境中,一些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落后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被动。此外,一些高中数学老师依然坚持传统的题海教学,过分注重对习题的练习与讲解。虽然说习题教学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习题教学,就会极大浪费学生的有效学习实践,并且重复性的习题训练会让教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3.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明确的要求,但在高中教学实际过程中,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会忽略这一重要问题。很多教师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将答案公布出来,并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与思考,这样就很难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否则就难以实现高中数学教学预期的教学任务。很多情况下小学学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进行更好的讨论与交流,从而提升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然而在实际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仅仅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起到良好作用,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则难以进行自主学习,因而就显得较为被动。

二、新课改下应对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相关策略分析

1.以高中数学教材作为基本依据,适度开发多种教学资源。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教材当作基本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多种教学资源,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首先使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数学原理,然后再进行消化与吸收,使学生在学会教材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创设一些合理、合情的情境,使学生借助这些情境,可以积极地参与讨论和研究,从而感受高中数学知识的精髓。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新课改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得比较高,因此,高中的教师应当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高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教师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保障。一方面,学校需要组织广大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高中教师之间需要加强交流和学习,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3.改革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的,学生的学习变得比较被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新课改下,高中教师应当把课堂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新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教师在讲解之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当以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合理地分配,并且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不一样的作业标准。作业应当以展现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可以仅仅是重复性的练习。(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6页)

4.加强数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培训,形成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要坚持读书学习,读好书,读大书,把学习融入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学思做结合,不断提炼出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学校的好声音,再成为当地的好声音,最后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好声音。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自己的成长经历成为一部文化史,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老师,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魅力。这样由少数到多数,由个体到群体,由点到面,每个教师各有特色,我们的教育才精彩。

5.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当前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其应当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前预习与思考,将遇到的不懂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数学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加深自身的理解与记忆。如果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独立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

新课改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高中教师需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高中数学教材作为基本依据,适度开发多种教学资源,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取得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丽敏,赵志东,杨春月.21世纪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素质教育论坛,2010(12)

[2]崔建亚,张晶晶,袁昌杰.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与实践.新课程研究,2013(03)

[3]曹建兵,张志远,董国辉.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09)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问题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