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16-05-14黄福莉

教育界·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特点

黄福莉

【摘 要】当今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出现和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影响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大数据的概念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做简要分析,期望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问题 思考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出现融合和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各行业的研究和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云服务等新技术。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受大时代潮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研究视角也开始向网络发展。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IT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并非传统结构和意义的数据,它指的是生活中的事物与主体人和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影响和联系,这些个体之间形成大量的数据。自从“大数据”这一概念提出后,这个单纯的名词最终演变成了信息的挖掘、搜集、分析和处理方式,肯尼思·库克耶和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这本书中指出,生活里人们之间的行为信息会在互联网中产生数据流,大数据就是对这些数据做出系统性的搜集和分析,通过分析,对人们在特定时间段里的生活习惯甚至思想行为倾向做出科学判断,进而将这些准确信息提供给那些需要的组织机构,以促使机构决策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1]。

二、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短时间内,各行各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已经离不开大数据,也可以如此界定——大数据早就成了如今这个时代的一大标志,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大数据比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加重大,大数据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影响人们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数据时代中,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既面临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数据时代下,也要重新审视和更加重视自己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以期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前卫思想、国际形势严峻、新潮观点相互交锋、舆论冲撞最激烈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如今的高校,手机、电脑、平板、移动终端等高端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大学生获取新闻、发布言论、吐露心情等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大量的网络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在环境和对象上面临越来越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地球村”的形成,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围更为广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在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因素限制,如研究者的水平和条件,调查环境和被调查者的情况等各方面的问题,研究的质量在各种限制条件下会受到影响。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选样研究后进行定向性分析,是研究者通常选用的研究方法。如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定性研究,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断受到质疑。众所周知,调查数据获得空间有限,在有限的数据中得到的调查结论固然也会存在有限性。但是,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调查对象的限制可以被突破,研究空间也不断扩大,不但是某个学校的学生,甚至是全部的大学生都能够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內容方面也出现全面、深入的趋势。因此,通过数据分析所得的结论相较于以前更加科学、准确。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构成更为混杂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收集数据和信息更加便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很容易便可获得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信息,随之而来,面临获取的大量数据信息,筛选、鉴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时候,信息庞大且杂乱,对数据进行分类的难度加大,在研究过程中,很多无关紧要的信息必然会被采集者收入数据库,从而对研究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2]。

从技术上看,收集到的信息一旦进入数据库,如果与研究无关,除了靠人工技术刻意取消外没有其他销毁方式,但是就研究的整体性和客观性来说,想要使数据更加完整,这些无关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存在意义。因此,教育者不应该过分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仅仅追求精确性,而是要正确对待和承认研究中的杂乱数据,允许这些信息存在,并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找到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信息的规律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作用,从而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呈现数据化

对大学生日常思想行为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但是,信息的收集会受到人为、空间或是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信息收集的渠道太单一,问卷调查、讨论、访谈等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而,信息的时效性也存在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隐形数据代替显性数据,面对面交流时存在的隔阂和距离感也随之消失,大数据技术调查到的数据除了生活、学习、娱乐,还包括内心情感、人际关系、思想意识等的深层信息,在这些前提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和简单,目标也更加明确。

四、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来文化的分析及利用不全面

高校一直以来作为文化研究的前沿阵地,其对文化的研究首屈一指,但这些成就仅针对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经验者而言。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或未毕业者来说,对各类文化、数据的理性分析有所欠缺,深挖其中的利弊能力不全,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现象,因而,在对外来文化的使用上也因个体有所偏差,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搜集能力成正比例关系。在教育环境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情况下,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信息采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才能紧跟时代步伐,运用大数据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但是,从如今的现实状况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低水平信息化程度,导致教育形式单一,使得教育创新和突破的难度加大。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存在滞后性

虽然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大数据为其提供的工具和技术,但是问卷式调查、通过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或是人工行为添加等传统的调查方法仍然是高校教育者最常用的,甚至在对大数据投入应用的高校中,研究者仍然还会采用传统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尤其是某些校园内出现的突发情况,大数据全局性、动态性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者无法及时、准确地制定和执行应对措施。

(四)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亟待深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化较强的大工程,需要多门科学技术相互联系、互动,心理、统计、传播、计算机、通信等多个学科都参与其中,为其提供理论、技术上的支持。此外,多领域、多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中也很重要,因此,交叉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从统计学、心理学、理论课等基础层次上研究,而且,面临时代的挑战和变化,很多人的信心和动力也存在严重缺乏现象[3]。

五、大数据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一)强化数据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化能力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高重视意识。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对大数据的概念做到全面了解,对大数据的原理和技巧做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并进行进一步探索,试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第二,现在的时代大环境,网络非常重要,大数据与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契合点,基于这一点,通过对现存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第三,教育者要日益增强数据意识,将大数据的实用性、对维度和广泛性应用于实践,开发信息检索、筛选技术,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提高大数据条件下的信息分析实效性

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是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要想信息发挥出最大优势,需要提高实效性、提高信息实效性的关键是采集时找准着力点。因此,不但需要教育者利用网络掌握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要大量积累大学生的个别数据信息,通过量变实现质变,从个体状况出发开展私人订制形式的教育活动,采取由个别到一般的转化方式,使得制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更加科学、可信。

(三)创新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传统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面对如今如火如荼的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有效地结合是当务之急,对定向、定量研究目标的实现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4]。首先,当前数据化时代,媒体、企业及相關部门都掌握大量的数据,高校要积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借助这一优势,挖掘一些自己需要的信息应用于当前的工作,为制定教育策略提供依据;其次,高校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为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做好准备,努力使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长效性目标,也加强了彼此在技术上联系和交流,最终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发展;最后,组建课题小组,实现多学科、宽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使各学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相互合作下,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性、高效化方向发展。

(四)提升各级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发布准确性

在当今时代获取信息尤其便利的时候,各类信息突如泉涌,扑面而来,正面有利信息当属好事,但负面信息也不在少数,而且其更替速度实为迅猛。作为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者来说,如果没有能准确辨别信息发布的真伪能力,没有经过理性思维判断数据的好坏能力,一味地接收而无法有利地吸收转化,那么所出现的情况可想而知是非常糟糕的。因此,必须要建立各级各部门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筛选甄别机制,严格控制信息的发布以及数据的传输,防止国外不利舆论的冲击,衡量利弊,做出准确地判断。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者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的大数据背景,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此外,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对旧事物产生影响,但是绝不能单纯地对旧事物加以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克服消极方面使其为我所用。大数据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只有适应并且努力迎合,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发挥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国军,刘爽.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理论观察,2014(01):143-144.

[2]其其格.试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2015,33(02):89-90,96.

[3]张秀云.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6):18-19.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特点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