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金融发展的流变

2016-05-14张兴军张超

中国经济信息 2016年5期
关键词:架构监管金融

张兴军 张超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走出了一条渐进式的发展道路。回顾中国金融实业的发展历程,无疑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事实上,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亦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一环。从最初“一行三会”的逐步设立,到如今金融机构功能、金融业态和技术模式等领域的嬗变,金融发展的业态发展,以及改革、监管等各个层次,都面临着与时俱进地与国际接轨,跟上时代节奏的挑战。

近日,全国政办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2016年全国两会开幕时向媒体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一行三会监管体系改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监管,也正逐步地走向正轨。2015年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明确:“P2P机构应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可以说,顶层设计和业态及模式的转变,正是当下中国金融发展的主流。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接受了《中国经济信息》记者的专访。她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改革与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未来,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金融改革与创新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中国经济信息》:如何评价金融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张承惠:金融创新要从中国的经济转型,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来设计我们的未来金融体系,金融服务的架构和金融服务的一些新的方式。所以金融创新是一个很广意的词,它有好几种含义,首先它肯定是有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交易流程的创新,还有一些体制和制度、政策的创新,这是有很多层面的。我觉得就这么虚的给你们讲讲,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你要再深入挖掘,经济转型的每一个点可能都有不同的金融需求。

比如说我们面临着去产能,去产能有什么方式?大规模兼并重组。大规模兼并重组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传统的银行因为你的资信给你借贷,这方式肯定是不合适,这个企业都已经要被并购了,而且并购资金不会是一个长期的或者一年期的,并购的可能资金要的非常快,量非常大,但并购完成以后可能很快就可以还贷款了。我们现在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以抵押、以担保为风险防范手段这样的管理风险的方式是不适合那么一套模式的,这个也是需要创新。

总的方向一直在往那走,没有停顿的。可能这个阶段我们着重资本市场,比如说注册制开始推。注册制推不动了,把场外市场怎么样再推一推,这个有很多的改革的策略问题。还有一个相机抉择的问题,现在定下来的事不一定能做。

金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当前金融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体现在什么地方?

张承惠:我这两年一直在主张的是,我们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它的公司治理怎样去进一步去完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说当前要做的一个事情,那就是要逐步的减少国家的隐性担保,因为隐性担保是金融市场不能够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说市场主体你经营好也罢我都不会退出市场,我都永远存活,那这个事情道德风险不可避免,谁还给你规范经营?谁还保护消费者利益?如果没人来做,市场秩序就乱了。

很难说改革重点方向是什么?但是我觉得,第一个目标在那朝着那走;第二个要逐层的梳理,哪一个环节是阻塞的点,是肠梗阻的地方就要把那个环节梳理开。我们现在银行、证券、保险还有信托,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问题,都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效率非常高的、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充分的服务的行业,那就要针对问题一点点改。

《中国经济信息》:您对现在呼吁比较多的“一行三会”调整和金融大部制怎么看?

张承惠:我的看法是,现有的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架构必须调整。为什么要调整呢?因为分业监管的架构是建筑在分业经营的基础之上的,但现在事实上我们的金融机构早已经不是分业经营了,早已经是在相当程度上业务交叉、业务混合的经营了,而且还有很多的创新活动。那么我们现在按照分业监管的这种监管架构,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划地为牢,它只是对我管辖之内的领域进行监管;管辖之外的,对于很多交叉业务监管不到。

它不是功能监管,它是机构监管。

互联网金融趋势已经明朗

《中国经济信息》:讨论金融发展,不可忽略的一个关键就是“监管”,从顶层设计层面,您认为监管的核心是什么?

张承惠:监管的关键第一个就是要改变理念,监管工具要变,然后就是建立信息的传递沟通机制。我们现在的信息是不沟通的,彼此进行信息保密,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全国一盘棋的监管。

第二,监管架构的改革还有一个时机问题,什么时候改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策略性很强的问题。

第三个金融监管架构怎么调?是一次把它合并了还是分步骤一步步地推进,这些都需要精细的设计。

《中国经济信息》:互联网金融发展是目前金融行业最热门的领域,您怎么评价行业的发展?

张承惠:从发展脉络来看,我印象里从2006年就有一些人在探索和试水互联网金融,像宜信引进的P2P模式就是典型。大概到了2012年前后,以海外留学回来的人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人士人开始大范围从事这一领域的,这里面有很多人还不是金融领域的,他们是做互联网的。通过互联网技术来突破、解决融资的风险的评价问题,成本的问题,信息的传递问题,寻找客户的问题,在互联网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前面说的成本问题、获客的问题和风险评价,这是最核心的,你要做金融最核心的三个关键点。

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这三个点的成本,提高效率,这是从技术上来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技术上的因素。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信贷需求和市场规模的叠加作用下,这个行业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但是要注意到,互联网金融在发展早期阶段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也造就了最初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发展态势。

在发展最热的时候,每个月有100多家平台出现,最终达到几千家的规模,这种过热和过快的发展是不健康的。

《中国经济信息》:到目前为止,您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算成熟了吗?

张承惠:互联网金融一开始我们是看不准的,所以我去年主张让子弹再飞一阵,看看情况。今年我觉得已经看得比较清楚了,所以规范互联网金融已经势在必行了。

行业的过热也让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也进来了,希望借助这个概念骗钱。我去年就把做互联金融的人分成几类:第一类是真心想做的;第二类就是看到这个行业是一个新的赚钱的工具,他也完全不了解这个行业的特点,就觉得有商机就进来了,就糊里糊涂的进来了。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制度也好,监管的重点也好,我认为应该将他们区分开来。我们所说的欺诈,不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其他形式的金融也一样欺诈。线下的搞庞氏骗局的人没有互联网也照样在欺诈。

所以说,从维护金融健康发展角度来讲,对于欺诈者和违法者,一定要严厉惩处,要加大惩治的力度。目前来看,我们的惩治力度不足,各个部门之间协调的也不够,还要加大打击力度。

对于中间糊里糊涂的人,我觉得要淘汰掉绝大多数,可能有一小部分人慢慢的在这个市场学会游泳了,但是淹死的一定是大多数,我们要通过一些市场的筛选机制使他们淘汰。至于想认真做事的那些人,也需要优胜劣汰,一部分会存活下来。

《中国经济信息》:就像您刚才说的传统金融的小型的豁免一样,我觉得应该也享受这样的监管政策。

张承惠:其实我一直在提,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是最适合功能监管的,但是我们的监管部门由于监管架构的问题。一开始是不把互联网金融房在眼里,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了又把互联网金融当成洪水猛兽,其实挺简单的。比如说他在互联网上卖基金,你就让他去拿基金牌照;他在互联网上卖保险,你到保监会去拿保险代理销售牌照。你做这条线我就按照这条线去管,如果你做的很小我还可以不管,或者让你自查,或者行业的自律,你要做大了,平台规模到一定程度你就必须要向我报报表,必须要接受我的现场非现场检查,非常要符合我的监管要求,你不同的级别得有不同的监管要求。

《中国经济信息》:你认为互联网金融在西方为什么不流行?

张承惠:很明显,西方的金融体系比较健全,金融服务比较到位。中国由于金融体系还存在缺陷,大批的,大量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有农业部门得不到资金,所以在这些领域里面本来就是社会集资,体制外的这种融资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区。那么有了互联网金融这个工具,它可以高效率地,低成本地实现借贷双向的连通,自然大批的民间借贷需求就转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了,这个是很自然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传统的金融体系存在巨大的缺陷,所以为互联网金融造就了巨大的市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融合与未来:互联网颠覆不了金融

《中国经济信息》:在您看来,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到了金融市场后,会对传统金融的机构和模式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吗?

张承惠:颠覆不了,怎么可能颠覆呢!金融还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它只不过是工具不同,载体不同而已,我觉得颠覆不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当然现在所谓的区块链这个事情如果真做起来,那是有可能颠覆的。但是区块链现在这个商业模式也没成熟,它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相应的上层建筑,包括制度、包括法律、包括政策是一整套的完整的系统。我们没有看到成功的区块链的商业经营的案例。

所以说至少在目前,我觉得所有的互联网金融都没有改变传统金融的基本的核心的元素。

《中国经济信息》:作为一种金融的创新,您对这个行业的监管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张承惠:中国互联网金融既然发展的这么好,表明有希望在全球引领互联网金融规则的制订,因为我们的市场规模很大,在引领市场,所以我们探索出和制订的规则别人必须遵守。但现在这个规则还基于传统的金融的架构,我们在全球没有引领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我认为对互联网金融要看到它的积极的意义,不能一下子就把它打死,不能一刀切。所以适当监管很重要,既不能监管过度,也不能监管不足,这个需要不断摸索,需要监管部门不断与监管对象沟通。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监管部门沟通不够,其实未来的监管架构我觉得应该是一个更广泛的参与的、共同构建的过程。既要听被监管对象的声音,也要广泛征求社会的意见,征求的过程中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

《中国经济信息》:在现在的监管模式和挑战之下,您怎样看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行业未来发展的态势?

张承惠:最终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这个市场,我觉得能有几百家P2P公司能够长期经营就很不错了。而且这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有一些做了5年了,到第6年失败了,这也有可能,正常的企业都有可能。他换了一个管理人了或者股东之间不合了,或者哪一个技术失败了,或者被黑客钻了漏洞了都有可能,所以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还会有一些人进来。但是进来的人速度要大幅度地下降,出去的、市场淘汰的也会有,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会维系一个比较稳定的队伍。有他的服务的客户群,他也能够不断的提高他的服务水平,提高他的风险管控能力,这一波人最终是朝这个方向走。关键还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监管,恰当的监管。我一直主张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参照传统金融的监管模式,这样一定会把它管死的,因为它的经营方式,甚至一些它所依托的经营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你得有一个适应互联网特性的监管的架构。

猜你喜欢

架构监管金融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监管
P2P金融解读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