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树组织培养育苗技术

2016-05-14谭定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组织培养育苗樟树

谭定新

摘 要:樟树是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常绿阔叶乔木的代表树种,但传统育苗技术中的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各有不足,组织培养育苗作为一种新型快繁育苗技术,有望在实现工厂化优质育苗方面后来居上,因此本文对该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樟树;组织培养;育苗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阔叶常绿乔木,从东部的台湾、浙江到西部的四川,由北面的湖北至南方的海南,如此广阔的国土上都可见到它婆娑的身姿。樟树高大挺拔,树形美观,能吸烟滞尘和固土防沙,是优良的绿化树种;材质坚韧,纹理优美,防虫耐腐,又是上好的用材树种;根、茎、叶中可提取香精油,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树种。所以,樟树种植非常受欢迎。目前樟树育苗可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组培育苗)4种方式。播种育苗发芽率高,但易变异,无法保持母本优势。扦插育苗能保持品种优良特性,但受材料和季节局限,且多代繁殖也会出现品质衰退现象。嫁接育苗可保持优良品系,但同样存在材料和季节限制问题。组培育苗既可保持品种优势,又不受材料和季节影响,是工厂化育苗的最佳方式。虽然樟树组培育苗试验已取得不少积极成果,但规模化生产鲜有报道。作为一项朝阳技术,当前存在的困难是暂时的,组培育苗必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因此本文对该项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材料选择

1.树种选择。按用途分类,樟树有香料工业原料、景观绿化、防护林、珍贵用材等用途。以叶精油种类和含量区分,樟树包括芳樟、脑樟、油樟、异樟、龙脑樟和杂樟等类别。组培育苗时,应先根据用途选择适宜的品种。香料工业原料用樟树必须满足一定的叶精油含量,芳樟中芳樟醇含量应达到33.32%~97.69%,脑樟中脑樟含量应达到32.33%~92.03%,油樟中黄樟油素含量应达到36.53%~69.35%。其他用途的樟树对叶精油含量没有严格要求,可按主要用途来选择,如景观绿化用樟树应选择高大、树形优美的树种,防护林用樟树应选择枝繁叶茂、防风固沙效果好的树种,珍贵用材樟树宜选择材质紧密、纹理优美的树种。

2.外植体选择。目前,樟树组培育苗主要采用以下外植体:启动培养采用茎段,愈伤组织诱导采用茎段、嫩叶和侧芽,初代培养采用嫩枝和嫩梢,继代培养采用茎段和嫩梢,增殖培养采用茎段和嫩枝,生根培养采用茎段、嫩枝、嫩梢及继代单芽。另外还有利用子叶胚培养的。一般情况下宜选择当年生、健壮的嫩枝或嫩梢,取回实验室后剪去叶片、冲洗干净、切段后在无菌条件下消毒。

3.培养基选择。樟树组培育苗培养基大都采用MS培养基或改良MS培养基、DCR1培养基,再加入细胞分裂素6-BA(6-苄基氨基嘌呤)/6-KT(6-糠氨基嘌呤)及生长素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2,4-D(2,4-二氯苯氧乙酸)/IAA(吲哚乙酸),还可加入GA(赤霉素)、蔗糖等。

二、组织培养

1.无菌环境的保障。组培育苗要求无菌环境,如果污染很可能面临全部失败的风险。工厂化育苗应从更衣室、接种室、培养室到存放培养基的储藏室都保持无菌条件。除了日常消毒和专人管理以外,还应确保室内湿度不超过70%。

2.外植体消毒。消毒有多种方法。一是先用75%酒精浸泡15~20s,无菌水冲洗5~8次,在0.1%HgCl2溶液内浸泡8~15min,再以无菌水冲洗5~8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后进行接种。二是把外植体放入0.2%灭菌净中并在超声波清洗仪内处理20~30min,无菌水洗净后,再在滴加了3滴吐温-80的0.1%HgCl2溶液内处理5min,无菌水洗净后接种。

3.初代培养。初代培养物应为长1~2cm,含1个腋芽的茎段或2~3个腋芽的顶梢。培养基为或,并加入3.0%蔗糖。培养温度为25~30℃,每日光照12~16h,光照强度1000~3000lx。

4.继代培养。观察初代培养物获得新芽丛后就可以进行继代培养。将芽丛分切,每个部分有2~3个芽,作为继代培养物。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mg·L-1+KT 0.3 mg·L-1+IBA 0.2 mg·L-1或或。另加入3.0%蔗糖。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同初代培养。接种25d后增殖倍数应达到2.69~3.46倍,芽苗生长状况应良好,即粗细适中,无愈伤组织及芽顶尖褐化坏死现象,并且叶片舒展。繁殖系数是工厂化生产稳产高产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繁殖系数较低,应调整培养基配方。扩繁有以芽繁芽和以段繁段两种方式,一般前者繁殖较快,但易产生褐化、玻璃化等问题,后者繁殖系数相对小一些。玻璃化一般认为是因透气性差、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所致,故应采用无菌透气滤膜并维持较低激素水平。

5.生根培养。从继代培养物中挑选生长健壮、苗高≥1.5cm的芽苗,用于生根培养。培养基为MS+IBA 1.0mg·L-1+NAA 0.2 mg·L-1或1/2MS+IBA 0.5mg·L-1+NAA 0.1 mg·L-1或1/3MS+IBA 0.35mg·L-1+NAA 0.2 mg·L-1+Ac 0.2 g·L-1或1/2MS+IBA 2.0mg·L-1+IAA 1.7 mg·L-1+6-BA 0.1mg·L-1+ NAA 0.05 mg·L-1。另加2.0%蔗糖和0.7%卡拉胶。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同初代培养。培养时间10~15d,生根率应达94%~96%以上。

6.驯化。生根转接后要进行驯化,方法是先置于光照800lx的培养架上,待10d再置于光照1500lx培养架的顶层,再7d后置于加遮荫网的大棚中,光照1500~3000lx炼苗30d,苗高达到30cm以上即可移栽。

7.移栽。移栽基质可采用泥炭土与黄心土体积比1:4配制或65%泥炭、25%木糠、10%珍珠岩配制的轻质基质,后者方便运输、根系吸水能力强。容器可选用塑料营养袋或多孔穴盘。移栽后立即浇水,搭建塑膜小拱棚,喷施800~1000倍多菌灵1次。逐步打开薄膜,小苗长出新叶后可薄施肥。1个月后进行正常水肥管理。

三、结语

组培育苗技术已在农作物和一些林木育苗生产中获得成功应用,樟树组培育苗试验也取得不少积极成果。但组培育苗工厂化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规模化生产方面的技术并未完全成熟,随着结合生产的研究不断深入,樟树组培育苗规模化生产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周丽华,蔡燕灵,曾令海,等. 樟树优良家系的组培育苗技术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67-73.

[2] 余荣卓. 樟树品种选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农学学报,2013,3(08):52-56.

猜你喜欢

组织培养育苗樟树
香樟树
香樟树,樟树香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红花木莲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方法初步研究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天然植物激素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诱导芽分化的影响
迷你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与销售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