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农业建设与栽培技术

2016-05-14刘建敏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缓冲带作物有机

刘建敏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农业的生产环境也越来越关注。有机农业的引进大大的改进了传统农业上的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健康方面的意识逐步提高,相应的,人们所能使用的资源也受到了限制,这就导致了一个必然的结果,那就是农业由传统向有机的转变。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1.基本原理:减少作物生长对外部物质的依赖,强调生产系统的内部营养物质的循环。通过把农业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残茬等重新投入到系统内的营养物质的循环运动中,把人、土地、动、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机农业生物内部循环系统。

2.基本要求:生产环境无污染;植物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不使用除草剂,不使用生长调节剂,不使用转基因品种;在循环系统内畜禽饲料、饲草不使用添加剂。要求有1-3年的转换期和较好的缓冲带(隔离带)。

二、基础建设

1.选定地域与地块。要按照有机农业种植的基本要求,选择生产环境无污染的地域做为有机农业种植的基地。同时要根据计划建设有机基地的总面积确定地块。选择的地块要求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不能连片的要分别管理认证。

2.转换期建设。按照有机农业生产和认证标准做好转换期建设。转换期建设的种植管理标准似同有机种植管理。转换期间不仅是防止残留化肥、农药的污染,也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悉地域、土块、生产、生态环境的过程,是生产者、管理者的磨合期,有机农业认证前的大练兵,因此,意义重大,环节重要。

3.设置缓冲带(隔离带)。为了防止不采取有机种植地块的水土流失和生产操作给有机地块造成污染。在有机农业生产田块与常规种植田块之间要设置80米以上的缓冲带。缓冲带以沟壑、水源无污染的河流、山川、草地和林带等自然隔离为好,也可设置80米的非种植区。

三、我国北方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1.自然环境无污染的优势

2.水、土资源纯净的优势

3.气候冷凉,种植大田作物病虫害少的优势

4.有机肥源多,不用施化肥的优势

5.人少地多,易实行草田轮作的优势

6.经济欠发达,基本上仍实行的是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有利于有机技术的应用推广

7.属于杂粮区,可种植的作物多,有利于轮作倒茬

8.“一退双还”,发展林、草,有利于隔离

四、分析我国有机农业的栽培技术

我国有机产品在农产品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物以稀为贵的特点导致了其价格居高不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机农产品的推广。但随着我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的不断严苛,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的唯一出路.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种植技术有许多不同之处,在培肥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差别。有机农业土壤培肥过程中,可以通过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等途径加以实现。同时,为了更好的施加肥料,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掌握相应的土壤培肥技术,合理的耕作,根据有机肥料的特性、生长规律和土壤性质等进行施肥,以达到施肥的目的,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土壤培肥是一种技术行为,也是很复杂的。有机农业培肥要考虑肥料、土壤、作物等关键因素。要树立一种”平衡施肥”的观念,要根据土壤供肥性能和作物的品种进行土壤培肥。土壤肥沃了才能产生优质的农作物,才能提升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营养、健康、无污染是对人体健康的保障,所以实现有机农业是势在必行,是人民的攻坚战。

猜你喜欢

缓冲带作物有机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太湖流域流经不同类型缓冲带入湖河流秋、冬季氮污染特征∗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坡耕地作物缓冲带对径流和氮流失的影响分析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