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池县黄芪无害化生产栽培技术

2016-05-14杨建旗王登权封芳琴杨婷齐娟娟刘爱红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华池县无害化黄芪

杨建旗 王登权 封芳琴 杨婷 齐娟娟 刘爱红

摘 要:黄芪以根入药,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的功能,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品种。但由于野生黄芪资源严重枯竭,市场多为人工栽培种植,为规范我县黄芪种植,提升黄芪出产质量,特制定黄芪无害化生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黄芪;无害化;生产栽培;华池县

一、产地环境条件

1.气候条件。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属深根性植物,其根长达1m以上。株高70-100㎝,茎直立,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适合于二阴高山以上地带生长,花期5—6月,果期6—7月,盛花期土壤不宜过于干旱,以免落花落果,幼苗怕强光,略要荫蔽容易成活,成年植株生长喜干爽气候和充足的阳光。黄芪生长需无霜期≥160d,≥10℃有效积温2200℃以上,年降雨量≥400mm的气候条件。

2.土壤条件。黄芪生产选择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1%,pH值为6.5-8.0的土壤种植,产地土壤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黄芪是深根性植物,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向阳,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平地、山坡地均可种植。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对黄芪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生长于砂质土或冲积土的黄芪鲜亮、主根长而直,药材粉性大,为质量好的黄芪;而生长在过于黏的土壤中,主根短、分支多呈鸡爪形,药材性状差。所以,选择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黄芪最为适宜。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土质粘紧,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均不宜种植黄芪。

二、产量指标

12000—15000kg/hm2鲜药;干品5000—6200kg/hm2,高产可达7500kg/hm2。

三、选地整地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壤土上。黄芪喜欢凉爽气候,耐寒耐旱,怕热怕涝。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耕深25-30cm,耕后耙耱保墒;播种前浅耕翻肥,随耕随耙,做到表层疏松、地面平整。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黄绵土为宜。前茬选择小麦、豆类、马铃薯、玉米、油菜等作物茬口。切忌重茬或在栽培黄芪的地块中育苗。

2.整地。黄芪是深根植物应选择土质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产良好。粘性土、瘠薄土壤生产的支根多,易烂根。秋天耕地前,施腐熟农家肥30-45t∕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撒匀后耕翻,耕深30cm以上,耙细整平,四周开好排水沟。

在春季,育苗地要深翻,一般为30㎝以上。在翻地时施入腐熟农家肥30-45t∕hm2、磷酸二铵300㎏∕hm2、尿素150㎏∕hm2,作为基肥,同时施入甲基异硫磷或三九一一颗粒剂,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整平田面,为作苗床准备。

3.整畦。土壤水分好的地块采用高畦,土壤水分条件不好则采用低畦,整畦面宽1m,高15-20㎝,畦的方向应根据地面坡度大小而定,地势平坦,畦的方向以南北为宜,如坡度较大,畦的方向与地的等高线相垂直。地势平坦时,可不作畦直接进行育苗。长度根据需要定,有条件的可浇透水,待水下渗后播种,覆土2-3㎝,畦内保持湿润,10-15d出苗。

四、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

1.品种选择。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的功能。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丰产的膜荚黄芪、内蒙古黄芪等品种。

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2010标准。

3.种子处理。播种前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机械筛选或人工粒选,剔除病斑、虫蛀粒、碎粒、小粒、秕粒、异色粒种子及杂质,选择晴朗天气晒种8-16h。种子发芽忌高温,以15℃为宜。黄芪种皮有果胶质层,种皮极硬,吸水极差,出苗率低。播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

(1)沸水处理。先将种子放入沸水中迅速搅拌1min,立即加入冷水降至40℃,再浸泡2h,然后把水倒出,将种子装入麻袋等物焖种12h,待种子膨胀或种皮破裂时播种。

(2)硫酸处理。先将选好的种子放入耐酸蚀的容器中,每100㎏种子加入80%的浓硫酸2500-3000ml,迅速搅拌,浸种3-5min,涝出种子迅速置于清水中冲洗多遍后播种。

五、施肥

1.施肥原则。严格按照NY/T394的规定执行,合理配方施肥,重施基肥,适量追肥。黄芪属喜钾作物,在生长期对磷、钾需求较多,在氮素养分供给满足的前提下,配合施用磷、钾肥,对黄芪获得优质高产具有重要作用。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应符合表1的规定。

2.基肥。施农家肥(高温堆沤发酵完全腐熟)30-45t∕hm2,尿素300-450kg/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硫酸钾75-150kg/hm2,或磷酸二铵225-300kg/hm2,或45%复合肥450-600kg/hm2。

3.追肥。在6月中旬追46%尿素150-300kg/hm2,或45%复合肥150-225kg/hm2。

六、播种

黄芪有两种生产栽培方式,一是直播,二是育苗移栽,前者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也是目前应用面积较广的生产方式,后者是目前示范推广的生产方式,二者在播种、苗期等环节操作规程和管理技术有所不同,在中后期田间管理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1.播期。黄芪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种子发芽不耐高温,14—15℃≥为发芽适温,舂播在4月中旬进行,地温稳定在5-8℃时即可播种,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15d左右即可出苗。夏播在6-7月雨季到来前进行,如果土壤水分充足、气温高,播种后7-8d即可出苗;秋播在地温稳定在6-1℃封冻前进行。

(1)育苗。育苗田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不宜在黏质土壤上育苗,最好有水源保证,在旱地育苗时,应对选好的育苗地进行秋深翻,使土壤充分熟化,接纳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第2a土壤解冻后再深翻1次,并立即耙耱整平,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播前整平畦面,把土块打碎拍平,采用撒播的方式180㎏∕hm2混有细沙的种子撒在畦面上,播后覆土2-3㎝,将种子盖严为宜,如播后遇透雨,则10d开始出苗,15d内全部出齐,出苗率可达85%以上。

(2)选苗。选用苗长25㎝以上而粗壮、侧根少,头部无伤害,尾部未腐烂发霉的种苗进行栽植。

2.起苗。一般春季育苗在当年秋季起苗,边起苗边定植,比翌年春季定植增产效果好;夏季育苗需在翌年春季定植,起苗时育苗地要潮湿松软,保持苗体完整,起出的种苗及时用麦草等物覆盖,防止种苗干枯。

3.定植。春季定植期为第2a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季定植宜在9月中下旬进行。

4.密度

(1)大田直播。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确定播种量,留苗27-35万株∕hm2,播种粒数为留苗数的1.5-2倍。

(2)移栽密度。移栽前对所选地块进行深翻30㎝以上,用机械开沟深20㎝,沟宽20㎝,株距25㎝,种苗平行摆放在沟内;人工摆种苗时将沟两侧土盖住种苗,移栽需种苗900-1200㎏∕hm2;移栽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切忌秋季封冻前和春季下雪或土壤未解冻时栽植,否则将造成黄芪生长过慢,产量低而药效降低等现象。

5.播深。播种深度为3-4cm,育苗移栽用机械开沟深20㎝为宜。

6.播种质量要求。播后及时镇压,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用同品种浸种催芽后补种,保证出苗,苗齐、苗全、苗壮。

七、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直播的苗高5—7cm应及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cm。

2.中耕除草。一般除草3次,在春季苗高7—10cm时第1次拔草;6月份第2次除草、松土并追肥;8月第3次中耕除草,冬季茎叶枯萎后,春季发新苗前,用齿耙清除枯茎杂草,中耕松土一次。

3.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与非豆科作物进行3-5a轮作或间作套种,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施肥,做好田园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及感病植株。集中烧毁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菌源。

①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NY/T393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量与使用方法应符合规定。

②防治技术。发病初期选用任意一种农药或交替使用,每7-l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注意在采挖前30d内必须停止施用农药。

作者简介: 杨建旗(1987-),男, 汉族, 甘肃华池人, 本科, 助理农艺师,从事土壤肥料化验分析及中药材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华池县无害化黄芪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华池县10 a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黄芪是个宝
华池县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整治对耕地质量的影响评价
铬渣及铬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实践应用
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