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05-14舒兰州吴谋兴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天柱县发展

舒兰州 吴谋兴

摘 要:近年来,天柱县县委、县政府将油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本文重点针对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展开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

一、引言

天柱县地处黔东湘西结合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属偏酸性土壤,适宜油茶生长,自明清起就有栽培油茶的记载。当前,天柱县应对境内油茶产业发展情况加以分析、总结,明确后期发展思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1.资源分布情况

油茶在天柱县栽培历史悠久、且资源丰富。根据天柱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天柱县老油茶林保存面积18万余亩,新造和老油茶林面积近30万亩,是当前贵州省内老油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资源大县。全县16个乡镇除注溪以外,其它十五个乡镇都有老油茶林分布。远口、竹林、白市、江东、瓮洞、石洞6个乡镇为全县油茶主产区,面积占全县三分之二还多。

2.生产、加工、销售情况

(1)现有的老油茶林品种老化、混杂、低劣,林农管理技术水平低、林地经营粗放,造成油茶产量低,亩产茶油仅5公斤左右。据2014年全县油茶产量调查结果显示,天柱县茶籽总产量达4000余吨,茶油产量1100余吨,产值8800多万元。

(2)全县茶油加工主要以农户的小作坊加工为主,县内有2家小型加工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仅为200吨,且年产能不足一半。本地油茶企业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产3000吨压榨油、500吨精炼茶籽油项目于2014年5月在“六联”轻工业园区启动,预计2015年10月投产,这将为天柱油茶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茶油销售多属于林农自产食用和自行销售。全县茶油销售点有11家,多以销售散装初加工油为主,其中有天柱县民族特色商品发展有限公司、贵州高原星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面向本地市场销售的茶油有两个品牌分别是“三星岩”和“野山茶油”,年销售量仅10吨左右,市场开拓潜力空间大。

3.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1)天柱县良好的自然、气候及社会条件有利于油茶产业发展,县内有50万亩宜林土地资源可用于营造油茶林;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2)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天柱县与省林科院签定了《院县科技合作协议》,与贵州大学开展了校地合作,与黔东南州林科所开展了科技协作。(3)天柱县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给油茶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

4.油茶科研成果、良种苗木生产能力。多年以来,天柱油茶在各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下,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发挥丰富的油茶资源和专业科研技术人才等优势,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优良种质资源收集与选育、丰产示范林建设、良种苗木繁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5.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发展情况。近几年,油茶产业顺势而发,林农油茶造林积极高,油茶专业合作涌现出12家,有6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涌现油茶造林大户50多户。目前,全县新造油茶林近12万亩,为促进天柱县油茶产业跨越式发展夯实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三、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单位面积产量低。全县现存的18万亩实生老油茶林因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树龄老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平均亩产油5公斤左右。新造油茶林尚处在幼林管理期,产量极少。

2.基地建设投入大,扶持资金少。营造管理好一亩油茶林5年内需投入资金2500-3000元,仅仅靠油茶产业化扶贫项目或林业项目中的少量财政资金补助远远不够。目前支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有油茶产业化扶贫项目和林业项目,两个项目除了苗木及肥料外补助资金外,劳务补助分别仅有340元和80元左右。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基地前期建设投入大、油茶林管理期长及见效慢,致使林农产业发展积极性受挫、基地建设规模和质量难以提升。

3.项目资金整合投入机制未健全,基地发展缺乏后劲。由于上级下达的油茶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投向都十分明确,导致资金整合投入机制难以形成。林农通过前期参与产业基地建设后,感受到基地建设及前期管理资金投入大,大多后期已没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经济实力,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性受挫。

4.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推动活力不足。目前,县内虽有6家企业、12家合作社在发展油茶基地,大多企业与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建好的基地没有得到很好抚育管理,基地应有的效应没有得到体现,没有给当地农户带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产业基地建设动力不足。同时,油茶加工业很薄弱,产品附加值低,油茶籽加工限于农村小作坊加工形式。虽有“三星岩”茶油品牌已取得QS认证,但产能严重不足,难以开拓、占领市场,产业发展乏力。

5.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村现有土地90%以上分散到户,呈零星碎片化。由于部分群众思想守旧,“宁愿抛荒,不愿失地”的陈旧观念严重和缺乏统一、可操作性强的土地流转方案,致使产业用地流转困难。

四、发展对策

一是切实提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部门联合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资金整合政策,合力打造产业基地;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技术培训和科技合作,以科技、良法和良种带动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小组”下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储备工作,为产业储备更多的造林用地,也为招商引资引进油茶企业做好基础工作;

四是立足实际出台林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扶助支持经营主体完善基地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油茶林下套种、养殖等经营模式,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增加收入,促进基地健康发展。

五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技术型、实力型、生产加工经营主体,着力打造贵州高原原生态“天柱油茶”品牌,拓展产业市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六是充分发挥油茶产业机构职能作用,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打造好产业精品示范工程,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产业大发展。

七是举全县之力强力推进“天柱县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和引导企业、农户积极发展油茶产业,为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树立标榜。

五、结语

油茶是我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好,但成长的基础条件薄弱、制约因素多,需要特殊的支持和帮助。各级各部门都拿出支持油茶产业建设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众志成城,共同打造现代高效油茶产业。

参考文献:

[1]邓万里.油茶树变身摇钱树——天柱县油茶产业助推“三农”增效[J].当代贵州,2015(46):28-29.

[2]袁昌选,杨绍和.贵州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对策初探[J].贵州林业科技,2010,38(2):54-57.

[3]袁仁根,丁波.天柱县油茶经营现状及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6):82-83.

猜你喜欢

天柱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天柱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黔东南州
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研究
贵州天柱县博物馆刍议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