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及其培养研究
2016-05-14刘绍敏
刘绍敏
[摘要]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生命教育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事关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暴力、自杀事件的不断增多,这要求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及其培养。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人的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人的发展,其中内在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而外部环境对个体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同时兼顾内在的个体自我教育与外在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6421 [文献标识码]B
近来,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学生滕某杀人案引起全国震惊。这又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探讨。众所周知,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本质,对生命价值观的判断既会影响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也会影响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其中,对大学生这一生命群体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必须是要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心理特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它“旨在引导大学生识读生命价值、唤醒生命价值意识,确立生命价值目标,最终形成先进的、科学的、合理的生命价值信念、信仰、理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起始点,要想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必须首先了解生命价值观的内涵才能深入问题的本质,找到正确培养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途径。
(一)生命
对于生命的内涵理解,《辞海》中对此作出精确的解释:“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有的学者将生命划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在本文中更倾向于高清海教授的观点。高清海教授将生命划分为双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强调“种生命”是我们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它是大自然给予的,是人类所不能主导的,必须顺从自然,有生有死;“类生命”则是由人类自身所创造的,所以也称之为自为生命,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而正是人的这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得人成为能够主宰自己生命的生命体。
(二)生命价值观
人的生命,也即人的自然生命,是一种天然的物质复合体。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人就其自身来说,他的价值不比别人大,也不比别人小。”生命是人存在于世的根本,对任何人来说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但何谓生命价值观?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定义。本文认为,生命的现实世界构成了人生命的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完美层次,而人生命的价值就是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和提升生命的层次,而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就在于对生命的存在、层次以及生命价值的不同态度和看法。因此可得,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一般观点、看法,以及对于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观点。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
从大局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不仅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自己的生命价值追求有清楚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能够做到珍惜他人生命,尽自己努力帮助他人。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价值观迷失,他们或对自己不甚满意,或对人生充满怀疑。具体现状表现为:
(一)有理想,但对现实满意度不高
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积极向上的、有抱负的一代,他们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己、奉献社会,他们也是富有理想的群体。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大学生面临着诸如情感、就业等一系列现实生活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旦无法转化为动力,一些大学生极有可能形成消极的生命价值观。他们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使命感,缺乏对生命最本质的感受,甚至于漠视生命的存在,进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理想意识日益淡化,代之以世俗的价值观倾向日益严重。武艳萍对此认为,大学生“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化、世俗化倾向突出,拜金主义占有一定市场。”
(二)强调社会价值,但更注重自我价值
大学生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最主要的标志分别是德行、才能、成就、社会贡献、金钱。可见,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极其关注的,可以说,它是大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之源。传统价值观也认为,个人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也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即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可是,相对于奉献社会这一衡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标准来说,金钱也成为很重要的量化标准之一。而对于人生价值来说,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只有社会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才能体现。对此,林德发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的现实社会基础。”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但同时又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影响,这使得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变得务实甚至于自私。
(三)不断探索生命价值,但精神信仰丢失
从现今社会来看,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价值观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大部分人都从心底里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努力探索生命的价值,渴望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他们具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生命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然而我们不可忽略的是,精神信仰迷失的现象也在我国大学生中悄悄滋生。他们在探求有意义的生命的同时,有时也会陷入诸如价值选择、道德选择的两难困境,而这些问题对于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个不可小觑的坎。一些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立场极易动摇,甚至精神信仰迷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调查显示:中国的大学生在自杀人群中比例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同龄人群的3倍,并且这一数据呈现出上升态势。其中,大学生精神信仰丢失是与这一现象有着密切联系的。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在人的活动中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人的发展,其中内在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而外部环境对个体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同时兼顾内在的个体自我教育与外在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一)个体自我教育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教育。”因此,对于生命价值观的培养,首要的就是从个体的内在出发,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大学生必须正确的认识自我。通过内省来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做的事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等来全面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其次,大学生应该在自我认识中反思自己,对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以此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最后,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灵魂。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也只有贯彻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明白生命价值的真谛。
2.自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树立,也是通过自我教育来实现的。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有意识的,人的存在本身就在于意义的存在,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价值的过程。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体现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上,同时也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上。大学生要通过生命价值认知教育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大学生须对自己进行生命责任教育。生命存在的意义从某方面来说就是意味着责任。我们既然作为生命的主体,就意味着我们有责任提高自身的价值、追求我们的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无小事,生命责任教育对我们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不仅对自己生命负责,而且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大学生须对自身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生命的意义不仅要追求生命的价值,而且要追求生命价值的善和美。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仅要协调自身的问题,更要协调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生命道德教育就是一种通过道德协调,来帮助我们深化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对自我完善的渴望的途径。
(二)家庭教育
1.家长应做好榜样。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孩子一出生下来,他的思想、思维等等就是一张白纸,而在上面写第一笔的往往就是最亲近的家长。因此,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培养。家长给子女的教育观念是积极向上的,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也会表现出积极乐观的生命特点相反,家长给孩子的生命价值观是消沉的,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也会反映出消极的特点。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生命价值观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必须要当好领头羊,做好表率,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家庭气氛,激发孩子探索生命意义的兴趣,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2.家长要主动与学校沟通。一个孩子、一个学生的成长路程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大工程,这个成长过程不仅需要家长的教育、学校的培养,更需要家庭与学校的相互支持和沟通。只有家长主动与学校多联系、多沟通,与学校教育保持同步,才能对大学生的教育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个懵懂的孩子学生从家庭踏上学校的征程,最后又必然回归家庭,孩子从孩提时代获得的一切都源于家庭,家长对孩子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负有不可脱卸的责任;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共同构成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阵地,只有二者的相互支撑才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校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也起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因此,学校应从规范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入手。
1.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出适合学生的具体措施,来为学生的思想保驾护航。学校必须要认识到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生命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必须要求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作风。
2.要改革教育体制,转变教育观念。高等学校改革教育体制的实际方法就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完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这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主要的方式,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之一,必须将其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3.要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实践。大学生要多多加强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同时大学生还必须学会将知识转化为动力,在实践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我们的学校、老师不仅要抓好课堂教育,更要多多引导学生在实践方向的培养,多给学生锻炼自己动手能力的机会。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切身实际来感悟生命的奥秘,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产生共鸣。
(四)社会教育
1.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我们热爱生活,但也可能受到消极思想的侵蚀。因此,首先我们大家要一起努力,营造出一种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社会氛围,鼓励学生建立或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生命教育的团体,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其次,政府与社会团体要大力倡导生命教育及生命价值观教育,并将此纳入到社会的各项工作中。最后,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通过一切可行的手段进行生命价值观方面的宣传,力求使生命价值观教育在每个人心中都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娱乐场所,也是我们需要净化的,我们要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2.强化媒体和公众人物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培养中的责任。美好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互联网技术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因此网络也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也为高校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平台。但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的各色生命价值观也让大学生感到迷茫。因此,这些媒体也应自觉肩负起强化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责任。如开设关于生命价值教育的网站、论坛,邀请专家进行思想问题解答等。公众人物与媒体息息相关,公众人物也是通过媒体为大众所了解。因此说公众人物与媒体相结合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力量,公众人物更应该利用大众媒体来宣扬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3.改变考查机制,创新人才观念。目前,我国教育体制过于单一,考查、选拔人才大多重成绩、重书本知识,而用人单位基本上也是重学历、重分数,就是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让一些大学生只知死啃书本,往往忽略了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因此,学校、社会都必须要彻底抛弃那些陈旧、腐朽的老套观念,树立新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的考查、评价机制而非单一定论。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突出,就应该鼓励而不是仅仅抓住成绩不放,毕竟成绩只是体现一个人的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对于社会而言,则更青睐于那些具备一定的技能、热爱生命、热爱工作、乐于奉献、高情商的综合型人才。
总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有利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对社会来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教育大学生学习生命价值观相关的理论知识,将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一项长期而又伟大的事业。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重视并积极行动来着力构建大学生命教育体系,培养一批批思想觉悟高、实践能力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结语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事关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是一项永不止步的工程。而且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才刚刚起步,尤其对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可供查阅的资料相对贫乏,所以,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及其培养”这一问题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