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角色转换的策略探讨

2016-05-14王雅琴

甘肃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转换角色幼儿

王雅琴

【关键词】 幼儿;角色;转换;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44—01

幼儿常常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并且积极地学习各种社会知识。如果教师能在这时抓住幼儿多重角色的扮演与转换的机会,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会使幼儿在实践角色行为的时候更有意识性。

一、“宝宝”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幼儿刚入园初期,许多老师忽略此时孩子扮演“宝宝”与“学生”双重角色的事实,一味要求幼儿马上成为与老师对应的“学生”角色,急于转换幼儿原角色意识,结果欲速而不达。近年来,我在工作实践中为刚入园幼儿角色的协调与转换做了以下工作:

1. 根据幼儿对新环境的好奇心理,利用我园大型活动器械作为吸引幼儿上幼儿园的“诱物”。开学第一周,安排幼儿参观并玩大型活动器械,并保留其家庭单独自选玩具的特点,允许幼儿在指定的大型组合型活动器械上自主自由地尝试着玩,教师则跟随在他们身边保护指导,这样做可降低幼儿对幼儿园的陌生度。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我再及时提出相关的活动要求渗透活动规则,让幼儿慢慢感觉到“学生”要接受集体的制约。

2.让幼儿第一周来幼儿园可以带着自家的玩具。幼儿玩自己的玩具有一种亲切感,保留了家庭生活的痕迹,能减少其对新环境的紧张与忧虑情绪。同时幼儿又可用自己的玩具与同伴交往,玩具成了媒介,缩短了与新同伴间的距离,有利于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让幼儿产生喜欢来幼儿园与同伴活动、游戏的兴趣。

3.家长来园进班级授课与幼儿入园同步。从一开始就向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提出,在家不能再叫“宝贝”、“心肝儿”之类的称呼,而应唤孩子的学名,让幼儿感到自己正在发生变化;并认真地向家长提出一些“家庭教师”角色的任务,以便创设幼儿园和家庭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二、“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的角色转换

1. 建立平等班或邻班共居同一场地自由活动的制度。课间、晨间活动都是幼儿打破班界的好时间,只要老师提供环境,大班带小班的活动与交往就会发生。例如,有一天大班的小朋友在大厅上玩着各种皮球、篮球,很快吸引了许多小班幼儿、中班幼儿,大班幼儿俨然像小哥哥、小姐姐,手把手地教弟弟、妹妹们玩他们的皮球,这种自发的哥哥、姊姊角色行为在游戏中、在互相求教中表现得最真实、最感人。

2. 经常开展跨年龄段的互相学习活动。例如,将大班孩子的作品给小、中班年龄的幼儿看,容易激发小、中班幼儿的学习欲望和模仿潜能。记得有一次,中班幼儿去大班观看插塑作品,第二天他们竟自己做出了与大班幼儿几乎一样的作品。

3. 经常组织一些大带小、小跟大的活动。这样双方的作用和角色特别都会明显地表露,而且更具有家庭中兄妹交往的特点。大带小,确实是实施责任、学习自我控制的好形式,宜提倡,但必须遵循自由结伴、自由活动为主的原则。

4.在同班幼儿中强化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幼儿的园内和园外交往创造条件。例如,鲜睿小朋友发现宋欣怡小朋友的家迁到她家附近,她很高兴,双方母亲获知后,相约星期天在宋欣怡家相见。一旦幼儿交往有经验后,家长完全可以让幼儿独立交往。

三、“值日生”和“小组长”的角色转换

我从中班开始实行在一周内由一个人同时扮演小组长和值日生双重角色的做法,使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有了很好的发展。

值日生的主要任务是为同伴、为集体做一些服务性的劳动,他的服务对象是事物。幼儿通过操作完成,从中能学得使用工具和做事程序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佩带红色标志,引人注目又能使幼儿产生光荣感;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在游戏活动中组织协调小组成员行动,共同完成某一任务,他的服务对象是同伴,实践中更多的是使用语言,表现的是一种自我意识,比较抽象,而且还需与同伴相互作用才能实行。两者合为一体,可以让幼儿在两个不同角度同时体验处事能力,督促幼儿责任意识的展现。

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让人人轮流参与,体现组长与组员的轮换、值日生与非值日生的轮换,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得到锻炼;(2)小组成员不宜超过6人,以同桌为一级,幼儿既熟悉又固定、易统一(不包括临时性的组织);(3)小组活动内容要明确,范围要小,以适应小组活动;(4)加强对小组长和值日生工作的指导;(5)每次小组活动完毕,应让组长介绍本组活动情况,供大家评析。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转换角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