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创新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2016-05-14王雷胡彦斌王欣刘娇
王雷 胡彦斌 王欣 刘娇
[摘 要]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发展非稳态,导致新型矛盾不断增多,阻碍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更加需要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在处理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中,公安机关是主体部门,而公安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应急管理人才的责任,但是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应急管理人才的标准,所以有必要将跨学科教育的理念和相关方法引入到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建设中,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进而创新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跨学科;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132
[中图分类号] G642.0;D63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239- 03
0 前 言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转型期带来的物质、社会、精神的不断变化导致社会的非稳态,社会各个阶层都面对难以预计的矛盾,社会治理难度逐渐加大,进而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缺乏诚信基础的市场化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背信行为,导致矛盾越发集中。工业化发展促使了地方政府追求GDP考核指标与政绩,不断上马一些对环境和人群具有危害的化工项目,造成当地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不断产生群体性事件和暴力冲突事件等。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强行征迁土地,给予被征迁者很少的补尝,导致近年来不断产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同时,我国也正处在城市化全面推进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各种突发事件的增加。随着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国家对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
各级政府都逐渐重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分别在各级政府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构建应急指挥系统,在公安部门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在公共安全管理与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面对突发事件要持续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全面监测监控,并且快速动态地全面了解现场状况;面对不同类型事件,如何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快速做出预警;如何科学决策,综合协调和高效处置。还需要大量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进入到应急管理工作中,来不断充实相关应急管理人才队伍,现代应急管理人才要具有先进的应急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智能化方法、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等,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问题。
公安机关作为公共安全防控的主要部门之一,在完善和建立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公安部属院校为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铁道警察学院都陆续设立应急管理专业或研究方向,随着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公安学与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标志着应急管理的公安教育走向成熟,但是相关二级学科的划分还有改进空间,以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为例,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把应急管理专业放在治安系里面,而具有应急特点的反恐专业设立在侦查系。这种对应急管理专业的安排导致课程设置和学科体系的混乱,使得学生对应急管理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因此,在跨学科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思考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地位和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1 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现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条件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通过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来实现人才教育的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必须明确社会中公共安全领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专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急管理人才。近些年,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刚刚兴起,教育理念都是延续传统公安院校的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主要以实战化为导向。应急管理专业主要领导者和师资力量都是从其他学科调入,多数具备法学、心理学、公安学等专业背景,缺乏管理学专业教师,导致在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上不健全。目前,公安院校对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如下。
1.1 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警务实战技能,掌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适应公安现代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具体目标为具有较强的危机预警分析、识别与处置能力,掌握应急指挥、应急保障技术及与媒体沟通等实战技能,掌握应急管理和应急法制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适应高强度和复杂应急工作的能力。
1.2 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培养规格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知识标准主要包括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部分。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专业知识标准主要包括掌握应急管理、治安管理、案件侦办及治安防控等基本知识,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刑事科学及犯罪预防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具备警械武器使用、驾驶、擒拿格斗和查缉等警察技能。同时,还应该要求人才具有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1.3 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教学与课程体系
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教学手段仍然停留在以传统讲授教学为主的阶段,没有引入微课、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实习锻炼也主要在指挥中心、治安部门、基础派出所进行,较少能够接触到应急管理相关实例和案件。课程体系主要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大多数课程与其他公安学专业学生并无区别,主要包括法律和警察技能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上主要采取概念性专业知识讲授,与一般院校应急管理专业相同,没有突出公安院校应急管理的特点;专业选修课上较为新颖和实战的课程相对缺乏,缺失其他学科视角下的应急管理课程。
2 跨学科教育及其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国内,最早提出跨学科教育的汪丁丁教授指出,跨学科教育是应试教育不可或缺的必要补充,可以让心灵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近年来,汪丁丁又研究了转型期社会的跨学科教育问题,并得出在转型期社会的跨学科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和获取教育资源来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教育与既有分科教育达成互补关系的两种性质的教育,并指出当前官僚化教育管理体制下最稀缺的是具有跨学科教育能力的师资。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是使得心灵可以在不断更新的情境里重估一切价值的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批判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获得这种能力能够使得个体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具备更高的生存概率,而公安机关面对很多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这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恰恰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要求相吻合,因此,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专业急需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必要补充。
跨学科教育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打破原有的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作为传统模式下的有益补充,是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有人提出大学的设立是跨学科教育,不同学科分布在不同院系,学生可以在各个院系之间进行多学科学习。但是,我国大学院系严格的分科制度教育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受到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只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其他学科如何融入本专业并更新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并不关心,最终,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用跨学科教育的思维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重新设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手段和课程体系,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评估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合格人才。
3 跨学科视角下公安院校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公安院校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按照胜任公安实际工作需要进行的,公安机关面对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如非法集资、征地拆迁、集体讨薪等事件。而在转型期社会,会有更多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这些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如何培养面对不确定性条件下具有应急预警分析、研判和更有效处置能力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是公安院校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在以下方面进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1 构建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传统公安院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以公安实战为导向,掌握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公安业务为核心进行相关知识传授,与公安实战保持长期互动。但是,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与动态,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犯罪和突发事件,这些新型事件在具备公安基本素质外,还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来应对。视野不断扩宽和知识持续更新是以问题导向为基础,面对的新问题要具有敏感性和学习能力才能够将新问题分析透彻进而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处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在基本公安素质基础上,掌握公安业务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的培养目标,创新问题导向的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高具有解决新问题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
3.2 完善、优化、创新教学手段与课程体系
按照应急管理专业特点、过程和需要,适当引进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师,如心理学、经济学、系统工程,逐步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定量分析能力的问题。在院校内部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将其他部门的教师请到应急管理专业课堂,在专业老师阐述清楚目标和内容后,由其他部门教师提出从本专业角度对应急管理专业的理解,这种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应急管理的领域方向。将慕课、微课、反转课堂、实战专家进课堂等形式逐步融入到应急管理专业教学上。在课程体系上,尤其是专业课上要加入应急管理的专题研究内容,由某些案例来扩展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点,从多学科多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应急管理案例,进而完善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所需要的知识结构。
3.3 制定适应跨学科教育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
跨学科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而不是按照传统指令性教育方式进行,所以关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基本素质的管理手段要进行改革,逐步取消更多形式上的教学管理标准,而是更多发挥教师以讲授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围绕课程的核心内容联系转型期社会特点进行教学,更加突出和强化课程实践内容,避免公安院校过多的行政部门参与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对教师的评估方法,更多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将教师年终考核从以科研为主适当往教学环节倾斜,能够分配更多时间在以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应急管理问题上,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跨学科教育中。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震. 公安院校开设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专业之思考[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4):68-70.
[2]缪金祥. 新时期公安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0):136-138.
[3]汪丁丁. 转型期社会的跨学科教育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7):197-201.
[4]汪丁丁,罗卫东,叶航. 跨学科的范式[J]. 社会科学战线, 2004(6):17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