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14王世波王成安佳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

王世波 王成 安佳慧

[摘 要] 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中心,是高校教学科研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是当今各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资源;评估;共享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111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203- 02

0 引 言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信息资源可以由网络传递到读者手中,方便读者的同时,自身的服务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一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其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不到位,管理与共享的投入产出比过高,影响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体系中作用的发挥。

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问题

由于我国资金、科研力量投入不足,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上才刚刚起步。全国各地条块分割,块与块之间缺乏联系,造成各图书馆系统局域网、广域网无法互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将重点体现在共享上,管理体制的欠缺,造成信息资源只能在某一区域可以访问,不在这一区域的用户只能望洋兴叹。

1.2 观念问题

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不是同步发展的,传统图书馆管理思想要求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大而全,这势必造成文献收藏的低水平和大量重复,缺乏全局观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存在着片面强调信息网络的作用,认为只要实现文献资料的电子化和服务网络化后,任何资源都可以实现共享的现象。

1.3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虽然都上了互联网,但是图书馆链接却未在其主页上出现或主页上有了链接却没有实质性的共享资源,因此不能通过网络上传、下载图书馆信息资源。而且图书馆从自身需求出发,所建立的数据库软件兼容性较差,转换相当困难和复杂,数据库建设质量的参差不齐、信息不一致以及重复信息不断出现,效果并不理想。

1.4 人才问题

今天,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既有专业知识,又擅长计算机知识和网络通信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人才并不多。虽然和以往相比,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的要求,特别是很多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知识欠缺,尤其是当前由于图书馆建设问题引发的异构数据集成问题更是缺少计算机人才来从事相关集成工作、搭建异构集成检索平台,这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1.5 信息安全和版权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还包括网上信息资源的安全保护、数据库的安全等。由于信息保密技术的不完善、网络传播的随意性、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使网络安全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另外,当前对于网络信息资源保护的立法不完备,出于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考虑,很多图书馆不愿意或不敢将全部的信息资源网络化。

1.6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了解问题

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情况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今后的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对自身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不是特别清楚,对于信息资源的下载使用情况没有相关统计,因而出现了对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了解的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制约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

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

2.1 增强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识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要有观念基础,观念上的保守是影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个高校图书馆应该彻底抛弃信息资源共享的保守主义和形式主义思想,改变以收藏文献种类数量、册数量作为衡量图书馆的规模、等级、服务能力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改变文献收集以印刷型为单一载体的观念,变为印刷形、机读型等多种载体并重收集;改变“大而全”的观念,树立信息资源协调共享的思想,走合理布局、联合建库的道路;改变注重收藏数量、种类、册数的观念,树立以信息利用效果为主要标准来评估图书馆工作的观念,克服“重藏轻用”的观念。

2.2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法制建设

针对目前情况,我国要尽快制定出有关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证、各信息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的体制、整体布局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加强对网络侵权行为的预防和惩处,采用数字水印制度,设置防火墙,有效地将互联网部分性隔离,防止非法人员的非法访问。要建立全国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调机构,具有计划、协调、研究和开发以及教育培训等诸多方面的职能,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信息共享质量。

2.3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和数据库建设,加强馆际合作和互借

加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首先要统一高校图书馆使用的管理软件,使其在稳定性、可靠性及信息交换协议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这样就不会因为图书馆间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上的差异而引发的异构数据问题;其次要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作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要依靠众多单位的合作,统一标准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库的制作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协作采购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协作采购可以协调各馆购买数量,分配学科方向、范围,有效避免资源重复浪费及缺漏,形成科学合理的文献收藏体系,同时加强馆际互借,增大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2.4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视人才培养

要保证系统长期正常稳定运行、数据完整准确,系统维护必须贯穿于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培养和拥有一支懂信息技术、管理业务的科技人员,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其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贡献自己的力量。

2.5 建立共享网络平台,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共享网络平台,能实现信息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的共享,使所有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地方文献等的重要学科的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6 阶段性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评估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展缓慢问题,要分阶段地、有重点地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是促进建设最好的方法。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评估是信息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的检验和保障。但是,出于具体操作的原因,现有的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多没有涉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有些评估指标体系把该内容涵盖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指标中,通过加大该指标的权重来体现共建共享内容,但体现得不明显,不能充分反映共建共享在高校图书馆事业中的地位。

3 结 语

总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很多方面的有效参与。诚然,在上述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一定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卓娟.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1,21(4):51-52.

[2]谭运桂.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J].情报资料工作,2001(3):51-52.

[3]吴兆兰.浅论大学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2):89-92.

[4]李雪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浅探[C]//山东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三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6:379-383.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
图书馆
关于构建党校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方案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和技巧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