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强度约束下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2016-05-14韩静唐文萍
韩静 唐文萍
[摘 要] 碳强度约束是适应和缓解全球变暖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碳强度约束下,地区产业结构需发生一定的调整和优化,才能实现节能减排,满足碳强度约束条件。本文首先对碳强度约束的内涵与提出背景进行了阐述,再以东北地区为例,对其产业结构现状、碳强度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与调整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碳强度约束;东北;产业结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5. 086
[中图分类号] F205;X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5- 0163- 02
0 引 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但能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尤其是能源利用后产生的温室气体的不断积累,使得温室效应问题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破坏。我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全球能耗大户,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实现碳排放量的合理控制,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老工业基地,目前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工业能源消耗量极大,如何合理转变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赢,是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急需思考的问题。
1 碳强度约束概述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强度是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每单位 GDP 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下降,那么说明该国就实现了一个低碳的发展模式。
碳强度的高低并不能衡量效率的高低,碳强度指标恰恰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而下降的。本文中所指的碳强度,指的是单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社会生产中,所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单位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不同的,因此碳强度是一种衡量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程度的指标。
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气候变化减缓目标,即:到2020年时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即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的水平低40%~45%,到了2011年,中国进一步将2010-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到17%,表明了碳强度约束政策。
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特点
如图1所示,近年来东北三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浮动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此外,东北三省第二产业比重虽浮动较大但始终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较大比例,第三产业产值虽不断上升但距全国水平而言仍然较低。而众所周知,第三产业多为低碳行业,第二产业多为高碳行业,这一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约束下的产业机构调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 刚性化的重型产业结构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地区,其重型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在未来一段时间中,重型企业的发展仍然是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这是因为,目前,东北三省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产业化特征非常明显,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重化工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重化工产业具有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强度大的特点,如何实现重型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是碳强度约束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2.3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东北三省企业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随着产业多元化发展,近年来以石油、天然气为能源的产业也不断增多。但以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仍然很少。相对煤炭、石油而言,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高效的能源,东北地区天然气储量丰富,但长期以来开发利用力度较小,天然气消费比重低于全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排放量的降低。
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东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碳强度约束背景下,应结合产业结构现状谨慎采取优化调整措施,从而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此可采取以下思路。
首先,对于碳排放强度低、发展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政府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优势行业。
其次,农业是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的优势产业,随着工业化发展,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降低,虽然农业总产出基本处于增长状态,但农业在东北地区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鉴于东北地区农业人口数量巨大,应将农业总产出维持在一定比例内,以维护该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除此之外,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也是促进农业总产出不断提高、提升农业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此,各级政府应积极扶持那些技术先进、碳排放强度低的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除此之外,加大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行业的扶持力度,也是巩固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低碳、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此外,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老工业地区之一,交通运输、石化工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加工业等高碳行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且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仍将占据东北地区总产出的相当比例。在此情况下,应引导这些高碳行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低碳技术利用、能源利用结构的调整等措施实现碳排放强度的控制,在促进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降低其碳排放量,以确保碳强度约束目标的实现。
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政府、企业、群众的共同支持、配合和努力,针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作者认为要实现上文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发挥政府引导职能
政府在碳强度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就东北地区现状而言,政府可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职能:①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低碳化转型。当前,既是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关键时期,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对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通过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区来扶持低碳产业发展和引导高碳企业转型,通过强化城市绿化建设、打造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并引导企业、居民树立低碳生产、生活理念。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强化环境规制和产业制度建设,规范碳强度约束下企业生产模式,引导高碳企业的低碳化转型。③强化对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由于工业结构的内部升级是东北地区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东北地区当前工业内部升级缓慢的主要成因是密集型工业技术创新缓慢,因此,在低碳约束下,应强化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机构的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促进低碳技术的转化与普及。
4.2 大力普及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大力普及低碳技术,对于促进工业生产低碳化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政府和科研机构应积极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的低碳技术,建立和完善包括新能源、煤炭清洁、再生能源在内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积极开发二氧化碳捕捉、高性能电力存储、煤炭高效发电等技术,为碳强度约束下的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
除此之外,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低碳技术普及、推广和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主体,企业应将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对此,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创新技术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吸收、研发低碳技术,促进关于低碳技术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强化与高校等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合理选择适用于自身的低碳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经营方式,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产品的绿色升级,开拓新的商业模式,在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4.3 转变公众消费方式
碳排放影响着东北地区每位社会成员的生活,而相反的,每位居民对于降低碳排放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宣传策略使每位居民建立起绿色消费观念。在工作中,生活上,自觉选择绿色、低碳的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刺激绿色产业发展。例如,引导居民改掉高能耗的便利消费习惯,尤其是拒绝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包装等,发展低碳饮食,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其积极参与低碳教育、宣传活动,促进全民遵循低碳生活、绿色生活方式。
5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碳强度约束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积极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全国各地未来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之一。东北地区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必须协调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期望以此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为碳约束背景下的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卫东,陆大道,张雷,等.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一实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的路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宄[D].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2.
[3]夏炎,杨翠红.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的行业节能潜力和节能目标分析[J].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2010(6):93-99.
[4]牛芳兵.基于脱钩模型的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7-21.
[5]梁日忠,张林浩.1990年-2008年中国化学工业碳排放脱钩和反弹效应研究[J]. 资源科学,2013(2):268-274.
[6]吴振信,石佳.北京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状态实证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2):47-54.
[7]涂正革,王玮.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我国低碳政策选择——基于1994~2010年工业39个行业的证据[J]. 广东社会科学, 2013(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