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形,一言止杀
2016-05-14柳冰瑜
柳冰瑜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阙词吧——
大道无形。方寸何凭。在人人、智见高明。能降众欲,解断群情。作闹中闲,忙中静,浊中清。情态如婴。怀抱如冰。自蒙笼、觉破前程。吾言至嘱,君耳深听。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诚。
这阙词的作者,是丘处机。
公元1219年,一个艰难的的抉择
南宋末年,正值宋金对峙,蒙古帝国南侵之际,政治格局巨变,局势错综复杂,社会动荡,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就在这离乱的时局里,公元1217年,年过五旬的丘处机成为了全真教第五任掌教。当时,很多人为了寻找心灵寄托而纷纷加入全真教,使得全真教在北方声名大振。随着丘处机社会声誉日益高涨和影响不断地扩大,使得金朝统治者、南宋王朝,以及创建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都认识到丘处机的价值,都向丘处机发出邀请,期待着与他商讨治国安邦之策。
其实,那些统治者又怎会是真心实意想向丘处机请教治国之法的呢?一个道士,在他们心目中不过是方外之人,他们掩盖在治国策略下真正所求的其实不过是长生不老的秘密。长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又难以实现的一个奢望。对于贪恋世俗的人而言,长生就更具有诱惑力了。
当时是,丘处机鹤发童颜、碧眼方瞳,于是外界纷纷传说他精通 “长生不老之术”。这些传言也传到了正在率军西征花剌子模国的成吉思汗耳朵里。成吉思汗,草原上的雄鹰,以铁骑踏平了广阔疆域的君主,终究也是一个人而已,不论他曾经创造了多少功业,终究还是免不了走向生命的尽头。更何况,此时的成吉思汗已是耳顺之年,感到精力日衰、老之将至,对长生的期望就更加迫切了。加之他身边的人又向他进言说,丘处机活了三百余岁,肯定有长生之术,这样的神仙应该赶紧请来。
于是,成吉思汗先后两次遣使召请丘处机,可是丘处机隐居山林,深入简出,避而不见。成吉思汗求贤若渴,不肯放弃。终于,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写下一封言词谦虚、恳切的诏书,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刘仲禄备诏请丘处机出山,演绎了自三国以来又一个帝王虔诚躬迎,礼贤下士的故事。
起初,接到诏书的丘处机颇感为难,全真教一向主张清心寡欲、清静无为,不希望与乱世的政治有任何瓜葛。为此,他曾先后拒绝过金和南宋的邀请。也许是成吉思汗不远千里的三派朝臣诏请他出山的举动终于打动了丘处机,也许是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蒙古统治者很有可能一统天下。总之,丘处机经过艰难的抉择,认为这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好机会,可以借机劝蒙古大汗少杀无辜,与这相比,全真教以及他个人的名誉又算的了什么呢!于是,他最终决定应召西行拜见成吉思汗。
公元1221年,一场伟大的西征
伴着公元1219年腊月的朔风,丘处机带领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弟子从山东启程,踏上了漫漫西征之路。公元1220年2月20日,他们抵达了当时蒙古统治下的燕京(今北京),而此时,率军西征的成吉思汗却越行越远,丘处机眼见在燕京见不到成吉思汗,便上书《陈情表》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并无治国才能,盼望能等大汗东返后陛见。然而成吉思汗拒绝了,反而催促丘处机尽快动身。公元1221年2月8日,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踏上万里征途,向塞北高原挺进,开始了一年多的西征之旅。
晴日里草原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使人常生乡关之思;更多的时候,塞北的黄沙淹没了悠扬的驼铃,漫天黄沙蔽日,沙尘暴、流沙则成为了西征路上的困局。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流沙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甚至,在艰苦的西征路上,还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丘处机的随行弟子之一赵九古就病死在了西征的路上。
但是一切路途上的艰苦,都没有使丘处机退却。公元1222年初夏,他终于到达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见到了成吉思汗。初次见面的两人都对这次会面较为满意。成吉思汗见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十分高兴,认为长生或许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丘处机则趁机抛出了自己深思熟虑的劝诫——“世界上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短命之人皆因“不懂卫生之道”。而卫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即“一要清除杂念,二要减少私欲,三要保持心地宁静”。
成吉思汗后来又将丘处机留在了大漠一年多,在二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丘处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告诫他上天有好生之德,要尽孝道,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虽然长春真人所提供的这些长生秘密并非成吉思汗真正所需,也没有完全得到他的认可,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汉人的残酷杀戮。也正是基于此,康熙曾对此赞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止杀令,不应被遗忘的功绩
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为了突出郭靖的大侠形象,金庸将丘处机的“西征”处理得并不突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丘处机师徒这一路却颇不平凡。他们历经磨难,甚至付出生命,最终得以面劝成吉思汗体恤百姓,解救万千黎民苍生。可以说,丘处机的贡献恐怕要比郭靖大得多。
七十多岁高龄时,历时两年多,西行三万九千里,面对一个喜好屠城的异族暴君,想必,丘处机也是怀着杀身成仁、虽万千人吾往矣的信念,踏上西征的路的吧。
黄沙百战穿金甲,铁马冰河入梦来。战场上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成吉思汗,对生命充满了漠然的忽视,丘处机用他的淡然与静和,使成吉思汗渐渐开始明白——人永远不会走到“日落之城”,人可以走到最远的地方,就是死亡降临的地方。在电影《止杀令》中,丘处机一句“你头上的长生天和我头上的天是一个天”的凄苍嘶喊,终于扫却了一代天骄铁衣上的惊霜,也扫清了他心中对杀戮的执念。
不辞岭北三千里,一言止杀万念仁。这就是丘处机。一生坚持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道教的生命伦理。他之所以不避凶险、不畏艰苦,西行雪山去见成吉思汗,其最大动力便是借此千载难逢机会,用道德的力量打动成吉思汗,拯救众多的生命于战争灾难之中。这是符合道教修道度人的思想宗旨的,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典范。他的功绩,也是全真的功绩,赋道予形,永铭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