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失独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研究
2016-05-14王涵
王涵
【摘要】目前,数量庞大的失独群体俨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镇江市,本文从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出发,分析其在物质、生活、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并发现与失独老人最为贴切的社区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综合老人的需求和我国的国情,提出完善失独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以解决失独者的养老难题。
【关键词】失独老人 养老现状 社区养老
一、引言
对于我国三大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最贴切失独老人的真实情况,基于此,笔者以镇江市为例,在整理、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访谈分析镇江市失独老人的养老现状以及社区养老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为失独老人社区养老的健全提供建议,让失独者老有所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一)失独老人养老现状
1.物质匮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最低的需求便是生理方面的需求。以镇江市京口区为例,失独老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退休金、农村低保和特别扶助政策中的补贴。然而在普遍是“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这样的补助无异于杯水车薪。另外,失去了家庭养老这一最大的支柱,当失独老人逐渐失去自理能力时,来自疾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更是让失独者雪上加霜。
2.精神贫瘠。对于多数失独老人而言,缺乏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包括丧子的绝望和无人赡养的尴尬。父母为孩子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是父母的一切,一旦出事,短时间内很难消弭肝肠寸断的悲痛。而且容易陷入自卑情感中,导致自我效能降低。为了平复心中折磨,很多老人走进寺庙抱团取暖,像镇江市丹徒区便有170多位老人入住大圣寺安养院,根本无法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生活。更有严重者,由于无法走出阴影,精神极度空虚,夫妇间出现感情破裂,导致离婚率增加。
(二)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
我国的养老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类: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家庭养老即下一代对上一代的赡养。此模式有独特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满足其落叶归根的需求心理,转移社会的养老负担,却使老人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的服务,具有专业化、全方位的职能特点。但入住养老院的高门槛高费用低容量使多数人只能望而却步,重要是多数老人并不愿意入住,无法容忍压抑的氛围。社区养老是社区提供活动场所和上门照料等服务,而老人仍在家中居住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兼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故深受老人的欢迎。
对于失独者而言,家庭养老已不复存在,必须有监护人签字的机构养老也难以实现,只有社区养老符合需求。故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推动和健全社区养老模式,满足老人的需求。
(三)镇江市社区养老模式现状
据2014年镇江市老年人口基本情况统计,60周岁以上约占总人口数的23.15%,其中失独者比例众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镇江市社区养老中心已有400余家,像润州区康乃馨惠民服务中心、温馨居养老中心、真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硬件设施较为齐全,服务内容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另添有文体娱乐设施活动,受到老人极大好评。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非营利组织社会儿女红十字公益服务社和青柠檬公益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团队的帮扶,力求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打造专业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社区养老虽然有着很大的改善,但在推进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覆盖面狭窄、服务内容单一、专业人员缺乏、评估反馈未形成等问题。
(四)完善失独老人社区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扶助政策
(1)加大对社区养老机构的扶持、投资力度。可以通过社会募资,企业,个人等捐赠取得资金增强社区的经济能力,进而提高社区硬件设施的质量和服务的多元化。
(2)降低入住养老院门槛。对于有能力想进入养老院的老人应适当放低门槛,或者对于接纳他们的养老机构或愿意签字的担保人实行奖励措施,满足老人需求。
(3)让养老金多方面钱生钱。可以设立专项养老基金,养老金入市使其保值增值,创新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等。
2.完善社区服务内容
从镇江市的社区养老服务调查中发现,其服务主要侧重于日常的生活照料和一般的上门家政服务,缺乏个性化。可以为老人建立档案实行积分兑换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扶社区内的日常卫生打扫等换取相应的积分,以获得等值的免费服务或减免娱乐设施的收费。另外要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定期提供健康体检、康复护理、医疗服务等,在医疗卡报销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减免,消除老人看病难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多为老人多安排外出旅游活动,打开失独者内心壁垒,使其融入社会。最后,设置反馈机制。对于社区提供的服务,定期回访从而加以改进完善。
3.注重精神慰藉
(1)组织培训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社区应当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并与科研所、学校等多方面联系,寻找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定期安排来社区举行讲座会谈,对老人进行回访工作。
(2)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地方政府要创新发展互联网+,借助微信等公众平台发展养老产品等,整合社会非营利公益组织,为老人提供便捷多样化的网络服务。
(3)转移注意力。对于有工作能力的老人,社区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既能赚取生活费,也可以照顾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失独者也可以尝试把爱的能量传递到他人,如投身公益活动,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4)重组家庭结构。对于有意愿收养子女的失独老人,民政部门应积极辅助社区联系福利机构,优先安排收养子女,并给予一定补贴;也可以将多名老人重组为一个家庭,既排解老人的寂寞,也能将多余房子租赁变现。
二、结束语
失独老人作为社会中一类特殊的群体,理应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对于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社区养老具有显著的优势,弥补了家庭和机构养老的不足,值得推进和发展。因此,探索失独老人社区养老模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失独者面临的难题,也为日益严峻的当下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思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盼盼.失独老人的社区照顾模式探究-基于福利多元主义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04):65-71
[2]曾维涛,熊小刚,朱椿荣.我国失独家庭经济扶助政策分析及其完善对策[N].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03):42-50.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大学2015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失独老人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