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及对比分析72例

2016-05-14苗苗卫秀玉

医学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对比

苗苗 卫秀玉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足病的X线、CT及MRI影响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为患者后期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共72例,根据不同影像表现将其均分成三组,每组各自24例患者,其中A组患者采用X线进行诊断检查;B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检查,C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检查,对比分析三组患者采用不同影像检查的表现。结果 对糖尿病性足病患者采用不同影像方式检查后,其结果显示:A组患者检查出骨质疏松者11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者10例,神经性骨关节病2例,1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车未发现异常状况;B组患者检查出患者有血管壁钙化现象明显优于A组患者,此外MRI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软组织水肿、骨髓炎、神经性骨关节病变及血管改变情况。结论 在为糖尿病性足病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时,X线平片能够对患者的病状进行诊断,CT扫描检查能够更加清晰观察到患者下肢及足部血管壁钙化状况,而MRI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细微解剖结构,提高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糖尿病性足病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影像检查。

关键词:糖尿病性足病;影像表现;对比

糖尿病性足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由于糖尿病患者在疾病和治疗阶段出现了骨关节改变症状,且伴有软组织坏死和足部骨关节感染情况发生。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此病与神经系统、血管病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病在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有可能会由于足溃疡久治不愈而发生重度感染,使得患者致残,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1]。本文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共72例,根据不同影像表现将其均分成三组,分别对患者进行X线、CT和MRI影像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为糖尿病性足病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指导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共7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及糖尿病性足病病理分析后,根据不同影像表现将其均分成三组,A组、B组和C组患者各自24例,其中A组患者经X线诊断检查,该组中男性患者占15例,女性患者占9例,患者年龄33岁~80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3±2.6)岁,患者病程8年~20年,平均病程为(12.5±2.4)年,B组患者经CT诊断检查,该组中男性患者占14例,女性患者占10例,患者年龄30岁~79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4.1±2.3)岁,患者病程在7年~24年,平均病程为(13.4±2.2)年,C组患者经MRI诊断检查,该组中男性患者占10例,女性患者占14例,患者年龄34岁~82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8±3.8)岁,患者病程7年~19年,平均病程为(111.4±2.1)年,A组、B组和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研究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研究。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A组患者采用X线诊断检查,对患者均以GE数字DR机进行拍摄,诊断和检查双足正斜位、侧位片。对B组患者采用CT诊断检查,采用GE公司64排全身CT扫描机全面扫描后,观察患者血管壁钙化现象,C组患者经MRI 检查,对患者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机检查,重点检查患者腰椎、髋关节部位,了解其软组织及骨折解剖情况,对比三组患者采用不同影像的结果[2]。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足部骨关节改变情况、软组织、骨质解剖情况及有无感染,并做好详细记录。

1.4统计学分析研究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用%具体表示,若P<0.05则组间差异显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若P<0.01,则组间差异极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对72例糖尿病性足病患者经不同影像检查后,A组患者检查出骨质疏松者11例,占有率为(45.8%),关节旁皮质骨缺损者10例,占有率为(41.7%),神经性骨关节病2例,占有率为(8.3%),1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车未发现异常状况,占有率为(4.2%);B组患者检查出患者有血管壁钙化现象明显优于A组患者。此外MRI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软组织水肿、骨髓炎、神经性骨关节病变及血管改变情况,且C组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相比A组更清晰,能够观察到患者微组织结构。

3讨论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足病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又称为肢端坏疽,且以肢端疼痛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特征[3]。糖尿病性足病是由于患者血管性发生病变和神经系统发生病变,并伴有合并感染。患者的发病部位主要表现趾间关节边缘、骨的韧带附近出现骨质破坏。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性足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因此,对该病的诊断、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指导和参考[4]。

本研究结果发现:X线作为骨髓炎的主要诊断依据,能够观察到患者化脓性骨关节炎,CT比X线更具有优越性的地方表现在,它具有高分辨率,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发病关节端骨质破坏程度,且对关节腔内游离体和关节腔积液情况能够全面了解;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特征,对于患者骨质的异常变化及软组织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水平,同时这种影像还可以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对糖尿病性足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和检查依据,以便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感染[5-7]。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三种不同影像表现,根据各自影像诊断检查的优势提醒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诊断检查时可以将三种影像相结合,共同作为判断糖尿病性足病的诊断依据。此外提醒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致残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学川,杨启明.82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02(20):204-205.

[2]冉兴无,赵纪春.加强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设,提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与足病的诊治水平[J].四川大学学报,2013,05(22):325-328.

[3]陈大伟,宋元霞.糖尿病足病患者踝肱指数和下肢动脉造影特点及相关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2012,07(15):202-203.

[4]王焕萍,夏淑媛.探讨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01):324-328.

[5]王永刚.糖尿病性足病11例X线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02(10):111-114.

[6]梁丽荣,谭岩,赵维彦,等.糖尿病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04(03):102-104.

[7]孟晟,朱砚.2型糖尿病足病临床放射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05(22):125-128.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对比
关于杨德豫与黄杲忻版本的露西组诗译文对比分析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语法衔接在英汉法律翻译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下)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