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5-14周敬华
周敬华
【摘 要】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内容的讲授,更要发掘历史知识所蕴含的体现美好人性的情感素材,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增强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历史人物;学生情感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经过这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基本做法,希望能和同行们共同分享。
一、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为主,很难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我在讲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几个镜头,尤其是毛泽东同志用浓厚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全国人民高涨的情绪再现大屏幕,不仅形象的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群众无法形容的喜悦之情,而且让学生了解了开国大典的意义,使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又如在讲《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先制作、播放了余光中的《乡愁》配乐诗Flash,让同学们仔细聆听,并且默默感受作者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用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后播放视频《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让学生感受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培养学生对邓小平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坚定统一台湾的信念,并认识到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长期不懈的斗争。
二、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激发情感
利用典型的历史片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体验价值观。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红军建军与红军长征》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段,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红军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为了保存实力而进行的艰难跋涉,了解长征中的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环境、物资匮乏和饥饿寒冷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提高学生抗击生活挫折的能力,在学习中以苦为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就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片段,再现“致远舰即将沉没时邓世昌义不独生,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中 的情景,让学生深受感动,师生引起共鸣,在此基础上,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决心。如讲“九 一八”事变,可以先让学生听《松花江上》的歌曲,让学生通过聆听激昂而悲哀的音乐、忧伤而充满怒火的歌词,达到一种情感震撼的效果;讲《巩固新政权的措施》这一课时,先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用歌曲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意境,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责任感,使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启迪学生心智,激发情感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星辰,将人类历史点缀得绚丽多彩;历史人物的活动,使人类历史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杰出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或体现了爱国主义高尚情操、或表现出追求真理的伟大志向、或彰显严谨求学的认真品德。这既是历史学科思想教育的源泉,也是丰富学生健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养料。
比如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投笔从戎的班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九死一生通西域的张骞;“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己,岂因祸福避驱之”的林则徐;钱学森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等等。教学时,教师如能善于借助这些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生存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不惜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股浩然正气,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我在教学中适时把这些人物的言行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悲壮和崇高的美感,进而联想到:假如我处在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象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从而陶冶学生的品格与情操,启迪他们的历史智慧,达到“注之以爱,启之以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目标,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也升华为一种时代的责任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课堂中的讨论(辩论)激发学生情感
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正如孔子所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能实现平等互补。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两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例如:在学完岳飞抗金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岳飞为什么能流芳千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的说岳飞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有的说岳飞作战勇敢,有的说岳飞抗金是正义之举,还有的将岳飞与秦桧两相对比……最后,同学们得出了精彩的启示:“我们要堂堂正正的做人,认认真真的学习。”这表明学生不但掌握了岳飞抗金的过程、事迹及相关知识,而且从讲岳飞谈岳飞议岳飞学岳飞的过程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和提升。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在讲授“李鸿章”时,有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卖国贼、大奸臣;也有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强手,也是经济天才,有满腹的冤屈无处申诉。于是,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论,如何评价李鸿章?让不同意见的学生互相争辩。共同观点:李鸿章是地主阶级大官僚,一生活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正方观点:所办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所创办的近代海军增强了国防实力。两次对外战争求和,均与慈禧太后的态度有关。李鸿章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思想上有开明的一面,看到了时代的潮流。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他不能过分苛求。反方观点:他顽固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思想和文化,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状态,因此其进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办企业均采取封建式管理,李鸿章又中饱私囊,这些企业不是近代意义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企业,他只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战略失误,指挥失当,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战后代表清政府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因此说其是卖国贼也毫不过分。李鸿章迎合慈禧太后,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是千古罪人,他既是清廷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决策者。思想上与顽固派没有本质区别。让学生在争辩中思考:既了解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要看他是否推进历史发展,是否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方法还有很多,中学时期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情感态度的培养教育比多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更为重要,作为施教者如何把握良机,让传统的优秀人格品质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这还需要长期探讨。在这条并不平坦的路上,我们要勤于思索、善于总结、不断探索,相信会越走越好。